吕 娜 杨 蓓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中国 珠海 519000)
随着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汉语,存在缺乏第二语言学习真实语境的问题。正因如此,当美国学生掌握了语言系统内部的基本知识,其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阶段后,常常会遇到瓶颈,提升速度严重放缓,甚至在脱离课堂后,因为没有经常使用汉语的环境而导致退步。所以,如何因势利导地帮助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突破瓶颈,获得真实的汉语语感成为了汉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另外,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面临着言语交际障碍,以及对美国校园文化感到陌生和疏离的问题,他们短时间内只倾向于在华人群体中交友,很难交到本地朋友并深入地融入校园生活。基于中美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本文从服务性学习理论(Service-learning)出发,将语言学习与服务实践相结合,以期使中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服务性学习近年来在美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Giles, Honnet & Migliore(1991)指出,它既是一种课程类型,也是一种教育哲学。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服务学习不规定特定的学习方式,总体原则是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参与社会的服务性活动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反思。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反映了教育必须与社会责任相联系的教育信念:最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并与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与经验联系在一起。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服务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实践性质的教学活动,Hollander and Saltmarsh(2000)将其解释为学生参与的有组织的活动,以满足特定的社区需求,并通过对活动进行系统反思以加深对课程内容、乃至对某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更广泛的理解,进而增强公民责任感。从如上定义中可以看出,服务性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以学生为主导,这一理论改变了以往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以往的研究中也确实可以发现服务性学习对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例如Carmen(1999)设计了西班牙语翻译的教学实践,学生自主寻找需要翻译帮助的社区或有翻译需求却无力支付翻译费用的个人,在服务过程中培养了翻译的精准性和专业性。J.Patrick & Denise(1999)组织在现代语言系学习西班牙语的学生为匹兹堡市的一小部分古巴难民进行语言支持,从中检验、练习和巩固了课堂知识,并获得了新的语言学习体验。高级西班牙语学习者总结出的书面材料也可以用作低水平学生的阅读材料。由此可见,服务性学习对帮助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突破瓶颈具有启发意义。
另外,将服务性学习中用于汉语二语教学的客观条件也日渐成熟。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随着国际化教育愈发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中、美学生的接触日益增多,交际需求日渐增强。而网络社交软件的即时通讯功能更加方便了学生们的交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一方面,想要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真实、有效的留学信息,相应地,美国学校也希望找到更好地介绍和宣传自己的方式;另一方面,如何帮助已经来到美国的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和美国文化也是校方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
因此,本研究以服务性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为期两学期的教学设计,让汉语学习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服务于在美留学和希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以期验证服务性学习的可行性。具体来说,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本文希望从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得知这种教学手段是否能提供真实的汉语语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是如何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发展的。另一方面,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有何不同。以下将具体阐述服务性学习教学设计及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
32位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参与了服务性学习项目,学生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对所在的某北美高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介绍,并面向中国用户提供留学咨询服务。此前这些学习者都至少完成了两年的中文学习,根据ACTFL[1]的标准,其汉语水平都在中级(intermediate-mid)以上。项目开始时,他们在北美的一所大学里学习汉语三年级的课程,服务性学习计划被编入课程的一部分,以保证项目的持续性和学生对该项目的完成度,项目时长为两个学期。
如上文所述,服务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但是项目伊始,教师需要完成在课堂中对服务性学习的介绍,确定服务的对象及其可能的需求、操作平台和手段等工作。教师首先讲述了一篇与社交网络相关的课文,此篇课文根据媒体报道改写而成,并附有生词表、语法说明和相关练习。通过对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社交媒体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与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相关的词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利用这些网络社交软件为中国读者提供服务,即为接受服务者提供他们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们进入服务性学习的实践阶段,两个学期的设计和安排基本相同,包括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两部分。
小组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每学期每组完成18周的微博。每5到6个人一组,商定一个话题,然后负责每周某天的微博更新,如A组负责在每星期二发布关于学生活动的微博。发布微博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每六个星期讨论一次,总结自己的微博内容(包括图片、表情包的使用)、写作(改进词汇、语法)和影响等,并拟定下周的写作计划。服务性学习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反思和总结进行统一整理、配图,并公开发布在网上。
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制定计划:开始微博实践前写300字以上的小作文,介绍自己从哪些方面准备了某个话题的相关内容,自己打算在这次服务性学习中学些什么。第二,记录:记录自己参与这个服务性学习计划的日期和时间。第三,日志:主要是和自己的语言搭档(在英语系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见面讨论的内容,包括从讨论中学到了什么,撰写微博对自己有何益处,以及有哪些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第四,反思作文:完成所有的微博后,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小文章,总结自己所写的微博,在此期间学习到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等。
在服务性学习项目中,任课教师会对每一位学生的微博条目进行修改;批改日志、记录、两篇作文(服务前制订的计划和反思总结)并给予评价;定期在课堂上总结学生撰写的微博及相关评论等,并对出现在微博评语中的生词、网络流行语进行解释。
为了实现本项研究的目标,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本文采集了以下三种来源的数据:一是新浪微博上的微博条目及相应的评语数、转发数及点赞数,三者之和统称关注量;二是任课老师的教学课件、教学笔记和作业批改笔记,根据这些课件和笔记归纳总结学生在作文中的突出问题;三是学生在公开网页中的反思和总结。
三种来源的数据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上学生在完成服务性学习项目过程中一些书面材料及其统计数据;二是服务结束后体现学生主观感受的反思总结。从对前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服务性学习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二语发展,包括汉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变化;而后者更多地反映了学生对服务性学习的主体感受和接受程度。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兼有少数定量分析。
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已经对汉语语言系统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其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往往会遇到瓶颈,例如母语者偏好的口语词和因时而异的流行语,句式复杂的句子,以及一直困扰学生的语篇、语用乃至标点问题,这些都是在传统课堂中难以解决的。对此,以下内容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标点符号这四个方面分析和讨论服务性学习对语言学习的促进效果。
1.词汇方面的提高
新浪微博2018年6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增至4.31亿,而且截至2018年底,24.6%的中国人为微博用户[2],这无疑是一种真实的汉语语境。并且这一庞大的社交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即时学习汉语词汇的平台,实用的口语词和最新的流行语都在其中有所表现,这部分词汇在传统课堂所采用的书面教材中较少出现。例如学生学习的新词“吃香”,类似意义在教材中的常见表述为“受欢迎”,其它口语化明显的词语又如“回头客”“矫情”“吃货”“刀(美元)”等。除此之外,学生在与网友的交流中学习了中国的网络流行语,如“歪果仁”“菜鸟”“宅男”“山寨”等。另外,作为汉语母语者的网友在选词、用词方面为“小编”提供了帮助,促进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但在微博撰写的初期,也偶尔出现非专有名词的英文词夹杂在汉语中的情况,例如“她有32个assists,一个发球直接得分和7个救球成功。”在微博评论中,就有网友指出了该词的中文应为“助攻”。
经过归纳总结,得到学生在服务性学习两学期中从微博中用到、看到的学过的旧词,以及从中学会的新词。通过对这两个板块的统计可知,学生第一学期总共接触到旧词128个、新词143个,第二学期总共接触到旧词129个、新词171个。我们又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据,统计了每学期甲到丁级词以及超纲词数量及所占比例,详见表1:
表1 词汇发展对照表
中高级水平的学生至少已经掌握了丙级词词汇,所以两学期中接触的旧词均以甲到丙级词为主,分别占74.31%、72.37%。而在接触的新词中,全部未超纲词分别仅占27.27%、34.5%。可见在微博提供的真实交际语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很多具有时鲜性的新词语是课本中根本无法触及的。从新词学习总量来看,第二学期的新词学习量比第一学期多了28个。而从词汇等级来看,对于比较基础的甲到丙级词汇的学习,第二学期的新词比第一学期的分别多了0个、7个、4个,丁级词和超纲词的学习分别比第一学期多了9个和8个。除了最基本的甲级词汇以外的其它等级词汇,其学习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学生的词汇表达水平得到了提高。
2.句法方面的提高
在句子层面,由于单条微博发布字数的限制,学生不得不学会“言之有物”又“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这就迫使他们必须精炼句子结构,提高单个句子的复杂程度,这种训练正是在传统课堂中缺少的。通过撰写微博,学生在两个方面暴露了问题,但也获得了提高。一方面,受到英语母语的影响,学生在造句过程中经常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从微博的写作中看,同位语、定语、状语位置不当的问题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吃货团’这个星期去了X,它是Y地最有名的餐馆”“两个星期前,在A街上新开了一家咖啡店,叫B”,这类句子没有语法错误,但汉语的习惯表达倾向把划线的部分插入句子当中,如“我们‘吃货团’去了Y地最有名的餐馆X”“A街上新开了一家叫B咖啡店”。但由于单条微博发布字数的限制,学生不得不尝试精简句子的长度,后期的微博出现了这样的修改:“A是位于B街尽头的一个特别的酒吧”,学生没有像从前一样以从句的形式表达定语性成分,并且顺序恰当地连用了2个定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又如在介绍体育比赛的微博中,早期的微博基本都是把队伍的比分单独成句的,例如“A大学击败了B大学的橄榄球队,比分为28∶3”。而教师发现半个月后,该组的学生学会了将介绍比分的内容作为状语插入句子当中,例如“我们的女子足球队在与C大学的比赛中以1∶0取得了胜利”,这种表达更加精练。
另一方面,除了语序问题外,复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除了关联词的使用,复句还涉及到逻辑关系的连接。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出现关联词使用不当的错误较少,更多的是逻辑问题,例如“*星期六在学校不但能看橄榄球比赛,还能跟朋友聊天、一起玩。”而当句子需要多层逻辑关系时,学生最开始很难构造合格的多层复句,例如“*虽然它的服务很慢,但是耐心地等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觉得这家餐馆很地道”,根据句子的内容,更适合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先表述因果关系,再表述其中包含的让步关系:“因为我们觉得这家餐馆很地道,| 所以即使它的服务很慢,‖ 等待也是值得的”。这类错误在微博写作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没有字数限制的网页制作,但是在逐渐适应言简意赅的微博后,学生更能够正确地使用“转折—并列”形式的多层复句,如“它虽然地方不大,但却非常舒适,而且还有很多不同的酒。”我们统计了学生两学期发布的152条微博,其中又分别统计了单层复句和多层复句的使用情况及正确率:
表2 复句使用情况对照表
第二学期单层复句的使用量占复句使用总量的比率有所上升,且正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多层复句的使用量占比稍有下降,但是正确率下降幅度明显。这与学生出于交际的需要,即使在微博140字字数受限的情况下,仍然尝试使用了难度较大的三至四层复句有关。而在第一学期的微博中,我们甚至并未发现超过两层的多层复句,这都体现出学生在微博撰写中的努力与提高。
3.语篇、语用方面的发展变化
与传统课堂不同,新浪微博的读者基本是真正的汉语母语者,他们与汉语二语学习者处于同等的交际地位,也就自然地以母语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看待学生所写的微博。若与母语者的习惯不同,读者就会将这种不适感通过微博评论反馈给学习者,其包容度比传统课堂中的汉语教师要低得多。并且与语法错误相比,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在语篇和语用上表现出的问题,十分明显地暴露了学生汉语学习的瓶颈,造成母语者不适感的往往也不是语言结构上的错误,而是思维方式、逻辑层次等语篇、语用因素。在这些方面,微博正恰如其分地为突破中高级汉语学习的瓶颈提供了帮助。
早期微博的语篇问题在于拼凑感极强,对于某个表述对象,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或句子去描述,导致想到一句写一句,没有语篇上的考量,例如“我们学校的A餐厅很便宜,也有很多吃的。很多大一学生喜欢在这个餐厅吃饭。虽然人很多但是气氛很好。它比学校里别的餐厅好吃,可是不如学校附近的餐馆。A 最好的方面是方便快捷。如果你要去学校里很好的餐厅,毫无疑问你得去那!”从该篇的回复来看,不只一位中国网友指出这种段落像是不成熟的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而教师则在课堂点评中明确指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改正、提高的方向。
被指出问题后,学生有意识地尝试改进,但学生难免以英语母语思维来构造汉语篇章。例如“这星期吃货团去了麦当劳。①每个人都知道麦当劳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然而方便和便宜却是麦当劳具有的两个优点。②其它餐馆食物常常不好吃,有的餐馆还很脏,而且服务员不高兴为你服务,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麦当劳。③我们觉得他们的麦旋风是最好吃的。④但是如果身体健康对你很重要的话,我们建议你别去麦当劳。”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向别人介绍某个东西时,一般会将优点和缺点集中阐释,其中又往往包含、暗示了作者的褒贬倾向。这则语篇中明显违反了这种语感:①句先是指出了麦当劳的缺点,随后利用转折连词“然而”强调了它的优点,②③句也是进一步承接上文表述优点的,层层的铺垫让人很自然地以为作者对麦当劳持肯定态度,但是学生最后却突然指出不建议大家去麦当劳,这种转变未免完全超出了汉语母语者的预料。
又如在“这个星期六晚上我们要跟A大学比赛。希望每个人都去看我们的比赛,愿我们的橄榄球队战胜对手!”中,学生认为首先应该陈述比赛的事实,并独立成句;然后再将我们的愿望独立成句,其中先说希望大家去看,再把希望球队能赢这一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子尾焦点的位置。看似精心布局过的小片段却不是地道的汉语,其根本问题正在于谋篇布局的思维方式不同,在上述的情境中,母语者一般会表达为“这个星期六晚上,我们要跟A大学比赛,愿我们的橄榄球队战胜对手!希望每个人都能去为我们加油!”汉语的布局方式是优先连接话题相同或相近的命题;与此同时,在上文的情境中,发话人不会仅仅满足让更多人去“看”比赛,而应该是希望更多人去为我方加油。
在初级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一般不会指出类似句群中的语篇问题。而且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甚至很难发现或承认没有语法错误的语篇也可能会给母语者的阅读理解造成困扰。当学生已经获得中高级汉语水平后,以服务性学习的方式从母语者的反馈中感受真实的语感以及思维方式是一种恰当的手段。虽然语用和语篇上的学习和调整不如词汇、语法方面的学习提高显著,但经过两学期的训练,后期微博的表述也能体现出学生进步的趋势,例如“A(某餐厅)让人感到轻松自在,而20世纪50年代希腊的饰物更为其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气息”,句中出现了并列和递进关系。“这个星期我们吃货团去了B。这家餐厅的气氛很好。他们的汉堡包很有名,又大又好吃;薯条虽然很咸很油,但是也非常好吃。如果你的胃口很大,我们建议你去这家餐厅。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他们还会赠送免费的花生”中配合分号等标点符号,逻辑层次比较清晰。一条内容丰富、语篇构造合理的微博介绍获得了2.3万的阅读量,也是本项目中阅读量较高的微博。
图二 获得较高阅读量的微博条目
4.标点符号运用上的提高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本次服务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在于为中国读者介绍美国的校园生活和美国文化,所以微博中出现了大量建议性、引导性的语篇。在这种语用需求的推动下,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了语气和停顿在语篇中的作用。另外,在书面语系统中,标点符号需要配合语法使用,以表示词句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在标点符号运用上的进步得益于其语篇技巧的提升,在字数受限的微博中想要逻辑清晰地表达语篇内容,必须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进行辅助。
在表示停顿的用法中,学生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不会在合适的位置使用逗号,例如在因果关系的主从句之间经常使用句号:“今天校园里的运动设施在六点半就会关门。所以如果你们要去运动的话,记得六点之前去。”又如在早期的微博中,学生几乎不会在句首的时间状语成分后使用逗号,例如“上个星期天A大学的女子排球队大获全胜”,这些问题在后期的微博中已经很少出现。顿号作为汉、英书面语系统中的非共有符号对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学生在词语间的停顿处基本都使用了逗号,而当学生第一次在微博中尝试使用顿号时,得到了网友的赞许。
在表示语气的用法中,叹号的用法一般在教科书中描述为表示感叹、祈使、反问等强烈语气,但这类表述实际上是比较抽象的。微博作为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平台,其服务目标就在于为中国读者提供有效信息,所以难免会有很多介绍、推荐性质的博文。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语用环境中,更好地学习、掌握了句子内容、句末语气副词与叹号配合使用的情况。试比较早期的使用情况“这个Workshop是免费,所以有时间的话就去吧。”与后期的使用情况“因为有很多人都要去看,所以早点去!”最初即使句中出现表示感叹(建议)的句末语气词“吧”,学生依然使用了句号,而后来虽然不再有标志词,学生也依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选择使用叹号。另外,学生甚至通过观察和模仿网友评论,尝试使用了表示轻快语气的网络流行符号“~”,例如“请见谅~”。
与其它句内点号相比,冒号用来提示下文的用法更加需要语法、语篇基础的支持,例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在校区或市区找到房子:想住校外的可以上网看看,网上有很多选择,大多离学校很近;想住学校的,则可以待在宿舍。”学生根据语义关系,正确地搭配使用冒号、分号和句号,实为令人欣喜的进步。总之,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学生的提高非常明显,这不但说明了学生对汉语书面语系统中重要的符号标记标的掌握,而且体现了在语篇布局、逻辑关系和信息传递上的进步。
学生在反思总结中写道,服务性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其课余生活,为了介绍和学校有关的信息,他们常常需要结伴进行实地调查。而每个人在与语言搭档接触的过程中,自然将对方当作了朋友,为了能更好地与中国朋友用汉语交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中文并乐在其中。
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认为自己学有所得并且学有所用,真正地帮助了需要了解美国学校、美国生活及文化的人。其中有一条介绍学校当地博物馆的微博达到了2.3万的阅读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另外,在撰写微博的过程中,来自众多母语者真实的鼓励是促进学生敢于开口说话不可或缺的动力。在微博创立初期,网友因为不知晓作者的身份,偶尔会对生涩的语篇发出质疑和抱怨。但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限,不久之后部分网友就发现并渐渐接受了写作者的非母语身份。上文提及的关于麦当劳的微博发布后,不少网友觉得这种记叙风格十分有趣,并利用表情包等形式非常生动地鼓励了“小编”,后来有些网友将之称为“A校指定翻译腔”,甚至认为这是作者的“萌点”所在。例如:
另外,学生通过微博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以及当代的、真实的中国。在与母语者的沟通中感受到了中美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不断摸索汉语母语者感兴趣的话题及能够帮助他们的有效信息。通过对152条微博的分类和统计发现,学生们对于“美食与餐厅、校园活动与学生生活、运动与比赛、季节与节日、校友介绍与采访、美术与音乐”等话题显示出较高的兴趣。[3]其中,最受中美学生欢迎的话题是“美食与餐厅”,占比达36.6%,“校园活动与学生生活”和“运动与比赛”两类话题受关注度紧随其后,分别占比28.1%和18.4%,仍然有9.1%的同学对“季节与节日”保持关注。与此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中美学生对于“美术与音乐、校友介绍与采访”等话题的关注度逐渐减少,二者分别占比为3.4%和2.9%。学生在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对发布内容进行调整。例如有中国学生回复反映对歌剧不感兴趣,且“美术与音乐”话题的整体关注度都不高,所以微博相应减少了该话题的发布。
从服务者的角度看,学生通过服务性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在与中国的语言搭档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中国留学生很难交到本地的美国朋友。并且初到美国,语言问题困扰着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往往会觉得紧张。为了能进一步帮助中国的语言搭档及其他受此问题困扰的中国留学生,美国同学在后来的感恩节活动中为留学生特别设置了交流项目,并邀请中国的语言搭档一同分享美国节日的快乐。美国学生也从与中国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了解到中美校园饮酒氛围的不同,美国学生认为在聚会中饮酒是必要的社交方式,但中国留学生普遍不愿意参与其中。他们与中国学生多次探讨美国高校的饮酒氛围以及中美酒文化的不同,并认为中国学生应该主动尝试融入美国校园的酒文化,也更容易交到本地朋友。
从被服务者的角度看,中国留学生在本地学生的帮助下,不但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也能够更加放松、自信地融入以美国文化为主体的校园生活。[4]中国学生能够通过微博获取校园资讯,如图一中通过微博回复得知了该美国大学的购书Facebook小组,一条关于校外租房渠道的介绍中,有中国学生留言称“小编”为救命恩人;中国学生还能从微博中感受真实的美国校园生活,如图三中网友对微博介绍的内容十分期待,在“美食与餐厅”等高热度话题下的谈论也十分热烈,一则关于中餐馆的微博下有12次转发、9个点赞和15条回复。
图一 美国学生利用微博介绍学校的购书渠道并回答中国网友提问
图三 中国网友对美国学生的鼓励
Chaudron(1985)曾指出第二语言的习得需要经历从初级内化(preliminary intake)到终极内化(final intake)的过程,前者主要通过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来完成,后者主要通过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来完成。Swain(1985)最早提出了可理解输出的概念,即略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出。这种输出又称有效输出(pushed output)[5],靳洪刚(2017)指出,二语学习者需要借助一些来自外界的“推动力量”,促使其使用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也就是超出现有语言水平的更准确、复杂且得体的表达输出,这也就是所谓的“pushed output”。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基本完成了初级内化的过程,却大都在终极内化的过程中遭遇瓶颈。服务性学习恰恰可以通过社会活动来创造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将强调输入的课堂语言学习延伸拓展到强调输出的社会服务当中。学生在进行社会服务的同时,能够逐渐推进第二语言习得的终极内化过程,进而突破中高级汉语学习的瓶颈,并切实掌握有效的语言交际本领。
回到本文伊始提出的问题,本文认为服务性学习可以为汉语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词汇方面,微博为学生提供了即时学习汉语词汇的平台,使之能够接触大量生动且实用的口语词和流行语。而在句法、语篇、语用方面,微博发布的字数限制和母语读者的严格要求共同构成推动二语学习者有效输出的动力因素,从而迫使学生精炼句子结构,提高单个句子的复杂程度,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语篇设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汉语标点符号的运用逐步脱离起初杂乱无章的状况,能够开始尝试运用多种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进行语篇的结构排布与逻辑划分,使之更加趋近于合理的汉语语用习惯。这些进步都是在以知识性教学为主导的传统课堂中很难取得的。微博这一真实的汉语语境不但提高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脱离课堂后自主融入汉语环境和中国文化当中。而且网络社交媒体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的时空限制,建立了外国学生与广大汉语母语者直接沟通的桥梁。
除此之外,服务性学习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当社会服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和自由,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学生在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由学习成绩提高带来的自信心,也获得了因可以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而产生的自豪感。并且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其社会责任感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之,服务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非汉语环境中的中高级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种值得开拓和推广的教学手段。
注释:
[1]ACTFL:全称为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即全美外语教学学会。
[2]数据来源于“新浪科技”微博账号及eMarketer网:
[2]https://www.weibo.com/1642634100/GtIy1uzIS?type=comment#_rnd1558883085386
[2]http://www.199it.com/archives/793797.html
[3]话题关注度为转发数、赞数和评论数之和。
[4]该项结论来自美国学生记录的日志,很多学生在日志中反映自己与中国语言搭档共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各自的目标语言上都有提高。
[5]Jin(2004)首次将这一术语译为中文“有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