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镇教育管理中心马饮水小学 黄宗合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议题结合多文本进行探讨学习。群文阅读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它体现为以议题为中心,选取多个文本、多篇内容,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由教科书上的课文发散,一篇引多篇的集体建构。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内容相连的文章进行分析品读,共同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会应用对比阅读等思考方式,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学议题,真正读懂文章内容,体会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感受语言的魅力,促进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热爱。
群文阅读所选文章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议题展开,多篇文章间具有关联性,联结点就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这一目标明确、具体。教师在设置议题时就是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它符合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丰富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能高效达到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使教与学不再拘泥于课本,阅读内容可以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提供的拓展阅读,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选择的文章。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结合多篇主旨大意类似的文章比较学习和思考。
在多篇阅读的背景下,阅读量会有所增加,教师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文章大意,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对文章的理解比单篇阅读时更加深入,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也增加了。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运用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规律,灵活处理。
在进行多篇阅读时,很容易漫无目的地泛读,导致课堂拖沓,反而效率不高。所以要想让群文阅读的优势发挥出来,教师在设置议题环节起到了关键作用,所设置议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符合部编版教材课程目标的要求,即贴合课文,部编版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课文并没有给出特定的主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阅读,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学习情况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总结出合适的议题。其次在跟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在学生能接受的阅读字数范围以及原有议题基础上选择多文本教学,不盲目选文,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用巧妙的议题引领学生阅读。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侧重于单篇阅读,教师可能觉得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容易,教师讲、学生听就行了,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素养是从小培养的,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玩手机已经很常见,课外自主阅读得不到保证,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提供拓展阅读的途径,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量变引起质变,从长远来看,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这对于教学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学文章这样一个输入的过程,还有写小作文这样的输出环节,有输入就要有输出,学生的语言水平才会真正内化。在多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句子、故事等素材内容,思维得到丰富,语言素养得到提升,最终体现在学生写的作文上。因此教师有必要关注语言表达训练,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
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素养的重要方法,由于群文阅读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中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讲求方式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合理设计议题,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调整,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