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中心幼儿园 李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间教室。幼儿教育中,家庭不仅是提供幼儿生理生存条件的基石,也是推动幼儿智力、心理等社会化发展的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曾就家庭教育民主化程度问题进行过现场观察式调查。结果发现,在幼儿教育民主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中,幼儿往往表现出更多的领导能力、旺盛求知欲、强烈好奇心和丰富的创造性,而民主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家庭中,幼儿呈现出更多反向发展的特点。可见,如果将幼儿个性品格比喻为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如同画笔。
家庭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教育行为总会在无形中成为幼儿个性品格形成的奠基石,主导着幼儿性格发展的整体方向。在学龄前教育领域中,不少幼教老师反映幼儿园中“小霸王”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孩子习惯于独占喜爱的玩具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分享,而且游戏过程中更加喜欢发号施令以指挥者自居等。无疑,这些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都是家庭教育养成的结果。这些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家庭教育中是众星捧月般的“小太阳”,到幼儿园后自然会以“小霸王”的状态展现出来。
而无数源自青少年犯罪的调查记录也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支离破碎或者缺少安全稳定状态的成长环境,其中家庭教育缺失或不良是最具典型性的导火索之一。
可见,进入幼儿园之前,家庭教育已经给幼儿个性品格定好了基调。虽然进入幼儿园后的系统性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改变幼儿部分性格,但整体而言,家庭教育毫无疑问是幼儿个性品格形成的奠基石。
中国民间有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虽然是戏言,但其中不乏些许教育道理,那就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会在无形中深刻影响子女的智力发育与学习能力。比如,平日热衷于刷手机的父母很难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远离手机,而整日坐在麻将桌前的父母也不会成为孩子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作为幼儿开始社会化发展的第一间教室,家庭教育是幼儿学习意识和能力养成的摇篮。旺盛的好奇心与卓越的模仿能力决定了幼儿对身边成人的行为产生强大“映射”力,如同一面镜子将父母长辈的言行举止“复制粘贴”贮存在意识深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成长发展。
幼儿强大的模仿能力要求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基本准则,家庭教育才能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否则就容易适得其反。比如,家长希望幼儿的人际关系良好,能够在幼儿园或社会活动中建立更加顺畅的人际互动模式,则家长就需要在家庭中、社区里随时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时恭敬谦和。
在鲍德温的调查实验中,能够表现出更多正面积极个性特点的幼儿通常生活在更加民主化教育的家庭里,这种民主化的具体表现不仅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宽松愉悦,父母能够尊重幼儿的意见表达并满足其合理要求,同时,这样民主化的家庭教育也是充满安宁和谐氛围的家庭环境。因此,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也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重要举措。
中国古代有“急则有失,怒则无智”的警世箴言,提醒世人戒急用忍,通过克制不良情绪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一般情况下,能够长期保持心境平和的人往往也是更有涵养、进退有度的人。可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不仅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核心,对家庭本身也是有益无害的经营策略。
重视家园互动,取长补短很有必要。一方面,家庭向幼儿园学习能够掌握更多系统性和规范化的幼教理念和形式内容,另一方面,幼儿园向家庭传授教学经验也有助于幼儿园教学成果的正面转化与家庭内的固化。可见,家园互动无论是对家长、幼儿、家庭、幼儿园而言都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实用性策略,能够进一步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人类实现社会化的漫长进程中,学龄前阶段是定基调、控方向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家园实现高度互动,幼儿社会化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全面且持续的发展。这既是健全幼儿个性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幼儿家庭教育作用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