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陈 曦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师纷纷引进数学文化教学理念,建立数学文化社团,开展数学文化社团主题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利用数学社团活动辅助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引进数学文化故事,开展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小制作,激发小学生的数学社团活动热情,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对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社团活动设计策略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究。
数学游戏是小学数学社团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数学游戏,引进相应的活动工具,如六面数学魔方,同时还要精心设计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过程,让小学生在参与魔方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的课堂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建立1 克、1 千克、1 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学游戏工具,如数学魔尺。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数学社团活动,准备手工胶水、胶棒、棉线、若干张30 厘米长(5 厘米宽)的尺子形状硬纸板、空心的塑料小长方块、塑料小架子、若干个1 克小砝码、若干个10 克中砝码等多种游戏工具;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数学魔尺的成品及制作方法,将班级学生2~3 人划分到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数学魔方。最后,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学生制作的魔尺,组织学生开展“1 克与1 千克的对比与换算”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魔尺。
要想通过开展数学社团活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紧紧把握“数学文化社团”主题,引进不同的数学文化故事,利用小故事启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小学生主动融入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成果。
在《海鸥回来了—11~20 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文化社团活动,明确主题为“分享数学故事,了解数学文化起源”,引进数学故事,通过多媒体工具将数学小故事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演示出来。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小海鸥插图”,引出“原始部落中的识数方法”,如:“人类在最原始的时代,在一个原始部落中,原始人计算部落的成员、敌人、食物等时均是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原始人开始利用手指计算数量,后来数字超过了‘10’,原始人便开始用小竖条等作为计数辅助工具。”通过这种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原始部落”情境中,渗透数学文化,辅助课堂教学,深化学生对于数字及运算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利用数学社团活动辅助数学教学,就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主体感受,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点,开展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探索兴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11~20 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喜欢参与室外活动的特点,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数—周六植物园一日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避免小学生对陌生的环境产生胆怯心理,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完成实践任务,如:植物园游玩区域一共有多少个座椅?笼子里有多少只兔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小制作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通过小制作运用出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认识钟表》课堂教学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数学社团学生开展“制作钟表”活动,让学生将学习过的“时、分、秒”的知识运用到活动中,既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锻炼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就要灵活运用数学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社团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数学趣味故事、数学实践活动及数学小制作等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