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贵翠
摘 要现在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存在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应用题,因为应用题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下文笔者就将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以及解题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28-02
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在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随之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等也都发生了改变。再加上时代的不断进步,现在社会对于人才所看重的已经不仅仅是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为看重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身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就是应用题。但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现在大部分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根本不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导致应用题始终无法发挥自身存在价值。
一、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教师没有准确掌握教材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进行,现在小学数学科目中的应用题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于以往的传统数学教材来说,其会把应用题单独划分到一个章节。但新教材把应用题添加在了每一节知识点的后面。除此之外,新教材编写题目,经常会使用图画形式。如果学生想要获取与应用题相关的条件以及问题,就需要对图画进行分析。再加上应用题的类型越来越多,所以如果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如果提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性分析,那么学生在对题干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正确性引导。在此教学状态下,学生就很有可能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最终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二)教师的教学方单一,缺乏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还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其注意力也会被一些更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所吸引。但现在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会产生新颖感,再加上数学科目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比较枯燥,所以长期如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丧失,严重情况下学生还会对数学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感。所以针对该情况,如果教师想要保证自身的教学效果,组织学生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其一定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对应用题进行解答的过程,其实就是其思维发展的过程。但现在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要求学生使用固定的计算步骤完成应用题的解答。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始终被禁锢在这些特定解题思路中,其自身的思维能力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只注重学生的解答结果,对于学生的解题过程以及思考过程等,根本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这样一来不仅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实际目的根本无法得到落实,甚至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带来影响。
(四)教师缺乏解题方法的总结
虽然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时候,会涉及多种形式的解题方式,也会向学生讲解各种方式的应用技巧。但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解题方式的时候,根本不会结合应用题题型对解题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在此情况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不会结合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解题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解题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其思维也会被传统解题方式所局限。
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审题马虎,缺乏审题习惯及方法
现在大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即这类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对于题目基本上都是囫囵吞枣的读一遍,一遍结束就会提笔进行解答,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最终得到的答案都是错的。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的时候,也没有注意严格要求学生的审题方式,就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形成正确的审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错误。
(二)检查习惯的缺失,缺乏反思和评价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还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所以在做任何事上面相对来说都会比较马虎。对于解答应用题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在对应用题进行解答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抄错题目,或者是写错数字、计算错误等情况。而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不会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二次检查。即使学生在解题完毕以后还有充裕的时间,那么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静静等待规定解题时间的结束,根本不会主动进行检查。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平时所关注的就只是学生的最终解题结果,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习惯也没有过多要求,所以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始终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解题策略
(一)坚持由浅入深,建立学生解题的信心
对于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来说,其题目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类型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强,所以应用题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复杂且抽象。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大量接触应用题,会逐渐感受到学习应用题的困难,甚至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对解题思路不自信。基于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逐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主动鼓励学生,保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建立自信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与乘法相关的应用题时,对于“小明家中的桌子上一共摆放了三个水果盘,其中每盘平均有四个苹果,那么小明家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一应用题来说,由于学生刚刚掌握乘法这一运算形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很熟练。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加法,列出加法运算式子,即4+4+4=12进行计算,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乘法运算式子,即3×4=12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复习了以往掌握的知识,同时对于乘法的本质还有了充分的理解,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因此得到保障。
(二)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来说,其大部分题干都是文字形式。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其理解能力等并没有发展成熟,所以在面对一些语言类的应用题时,根本无法清楚理解题意。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比较难的语言类应用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语言类的题干转化为图画供学生进行理解,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于题目的解题兴趣可以有所激发,同时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题干含义。
比如,对于“甲乙工程队分别要对排水管道进行安装,甲队每天可以安装55.5米,而乙队每天可以安装46.6米,甲乙两队连续工作五天以后顺利完成了安装任务。问这条排水管道的总长为多少米?”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对题目阅读完毕以后,基本上都会感觉到迷茫,甚至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样计算。基于此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画图的形式把题干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甲的安装数量用直线代替,乙的安装数量用曲线代替,最后两条线加在一起的总长就是排水管道的总长。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为容易的理解题目,同时其解题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如果教师可以多利用画图形式表现应用题题目的大体含义,那么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兴趣就可以得到明显提升。
(三)通过设数计算,化抽象为具体
对于设数计算来说,其指的就是假设一个特殊值,把抽象化的问题转变为具体化,帮助学生更为快速的解答问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中,一部分应用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只会给出一定的比例关系,在遇到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对设数计算法进行使用。
比如,对于“在某市的一所小学中,一年级学生人数是二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一年级的女生人数是整个学校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二年级的男生人数是全学校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那么一二年级女生人数分别占据全学校人数的百分之多少?”这一问题来说,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利用题目中的百分比对答案进行计算,那么这无疑会增加运算过程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就利用设数计算法。即现假设二年级的学生总人数为1200人,那么一年级学生总人数就是1200×49%=480人,其中一年级女生的人数就是480×30%=144人,二年级女生人数就是1200×(1-42%)=696人,最终一二年级占据学校人数的百分比就是(144+696)÷(1200+480)=50%。這样一来,在通过假设数字以后,学生不仅可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同时解题效率也会因此提升。
(四)采取迁移策略,多方面思考问题
对于迁移策略来说,其指的就是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障碍,那么就对解题思路进行改变,分别从正反两个方向对题目进行思考,以此来提升解题效率。比如,对于“小明喝掉了一瓶冰红茶的六分之一,接着用水兑满以后,又喝掉了三分之一,接着又用水兑满喝掉了一半,最后兑满全部喝掉。请问小明最后喝的冰红茶多还是水多?”这一问题来说,如果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那么整个运算过程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复杂,所以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迁移策略,对题目进行反向思考,即现分析小明三次一共向冰红茶中兑了多少水,即1/6+1/3+1/2=1,而冰红茶也是一满瓶,所以小明喝冰红茶与水的量一样多。
再比如,对于“小明在测量井的深度时,选择利用绳子进行测量。如果把绳子折三折,那么井外还会多出四米。如果把绳子折四折,那么井外会多出一米。问:井的深度与绳子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这一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迁移策略,即利用井外多余的绳子长度进行计算,折三折时井外绳子长度即为3×3=12米,而折四折时,井外绳子长度即为1×4=4米,由于位于井中的绳子三折要比四折少一折,那么井深度即为12-4=8米,绳子长度即为4×8+4=36米。
四、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该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兴趣会有所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7(08):188.
[2]卞淑珍.小学数学解决应用问题步骤分析[J].散文百家,2014(04):93.
[3]张成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80.
[4]刘云燕.试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