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

2020-12-13 03:15杨悦苹
关键词:教学管理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杨悦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融合传统文化内容少,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导致教学质量过低,不能真正切合传统文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本文就传统文化影响下,如何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教学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现行教学管理机制日益不能适应自身和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主动适应社会刚性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去芜存菁,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管理的运行。目前,高职院校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性和实干型人才,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傳播。同时,我们需要正视的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就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来看,存在着不负责任的情况。在教育管理层面,教学能力较为传统落后,有官本位的现象出现,职能过渡机构与实际情况差距过大,导致层级划分严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从而影响到教育管理的效率,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整体的教学管理上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特别是在制度政策上,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无法准确落实,不适应实际情况,这是教育管理机制的一个问题,在针对教师的运行管理和运行的目标中,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由此,打击了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教学制度的进步产生了阻碍作用。

总而言之,不管是教育管理层还是实施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急需创新和完善,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中,促进教育的不断进步,只有进一步完善机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们带来发展的动力。

二、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

1.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和能力进步

教学管理机制运行不通畅,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自身有关,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要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打造具有活力的课堂。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把传统文化中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师资水平的高低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管理机制能否正常运行。

从实践看,教师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要聚焦“1+X”证书,积极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为

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提供专业支撑,也有利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其次,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使之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循规蹈矩,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一定要同自身的传统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展新的教育形式下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2.健全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目前,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传统教育教学大同小异,尽管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50%以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学时远远达不到规定要求,大多时候都是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这就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过满,实践知识不足。因此,高职院校仍然要将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作为当前发展的目标之一。高职院校在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机制上,应该根据课程需求,把传统文化和企业以及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和巩固课程的理论知识,也能增加实践操作,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

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水平,单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教学管理队伍,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在措施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特别是传统文化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其次,是要加强个人业务知识的学习,根据教学管理岗位的不同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在教学管理水平。最后,要提高管理层员的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4.加强校企合作关系建设,将实践作为发展的前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所以学校在实现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同社会接轨,开门办学,主动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跟进掌握企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为师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5.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分工协作

职业教育发展大有前途,职业学院必须要明确教学管理目标。所以,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会议讲话精神,明确自身教学管理目标,努力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将教学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管理人员身上,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具有活力的课程,推动高职院校有目标、有方向地发展。同时,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为提高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影响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是一个需要做长足准备,且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问题,不能只是对于某个单一的部门的工作进行改革创新,而是要利用传统文化,通过对整个教学管理层的把控,更好地将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学生的优良学风展示出来,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贡献力量。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运行方面,需要有长远的眼光,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自身实际出发,既要创新,也要形成体系,最主要的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发展目标,才能做好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做到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 屈战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9期。

[2] 赵爽《试析人本管理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必要作用》,《辽宁高职学报》2017年第11期。

[3] 邓小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探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