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2 10:07党彦平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数学

党彦平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助力。文章结合本人的实践教学经验,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 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始终是教师的教育目标。因为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历史,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但从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模式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应用,这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被浪费。为了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对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进行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但当我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后,学生会发现数学知识的另一面,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升数学认知

做好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对于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和知识体系构建意义重大。从学生当前的数学水平来看,他们虽然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数学成果较为突出,但并没有深入的感受。当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后,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我国数学的成果,这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导入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主要环节,能够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来看,他们对于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认知方面了解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在导入中列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識,来提高学生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探究兴趣调动。

例如,在“数列”知识点的导入环节,我就为学生提出了“今有出门重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几何”的问题,并告诉他们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一篇名为“出门望九堤”的习题,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和思考,由此提升他们的认知。虽然有的学生完成了解答,但计算方式非常复杂,耗费时间很多,我在对他们的结果表示认可的同时,告诉他们还有更快捷的计算方式。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探究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是师生共同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环节,在此环节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为保证传统文化的合理渗透,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确保其在重要的环节、关键的知识点中予以体现,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圆”的学习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圆的性质,提升学生对圆的认知,我让他们对圆的定义进行总结。在完成概括后,我告诉学生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在其著作《墨经》中对圆的定义是“圆,一中同长也”。我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古汉语知识对这句话进行理解和分析。经过互动讨论,学生都认为墨子对圆的定义准确而简洁,这不仅帮助他们完成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动力。高中数学教育工作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后训练中渗透传统文化

课后训练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此环节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发现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后训练以习题解答为主,此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但形式相对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会定期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探究类的课后作业,并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数学思维的有效构建。

例如,在进行《解三角形》的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教材中“海伦和秦九韶”的内容,并让他们收集关于海伦、秦九韶的相关资料,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国内外数学的发展史,由此提升对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关系的认知,并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探究数学的动力,为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助力。

总而言之,做好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够为数学素养的构建带来支持,提高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地位,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融合,确保传统文化能够在符合学生认知、兴趣、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呈现出来,由此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他们发现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为他们数学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丙黄《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中学数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2] 鲁小凡《数学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数学文化案例举隅》,《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数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