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琳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诞生于1937年的《实践论》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首先,为了避免再次遭受革命挫折,党内需要从根源上纠正错误思想。其次,1937年前后国内局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需要全党在思想上形成一次大的转变。最后,革命不断发展,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知识分子的头脑。
知与行的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实践论》的一条主线,《实践论》围绕着这条主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其次,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认识发展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认识会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最后,《实践论》论述了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毛泽东指出: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实践论》作为特殊时期毛泽东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讲稿,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和方法对于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紧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当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初,教育者应敏锐地感知这种变化,并做出调整。
20世纪30年代末,党内还存在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成了亟待的问题。《实践论》针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提出了纠正的方法。例如,从主观出发,忽略客观事实是教条主义的症结之一。针对这一症结毛泽东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对于经验主义不能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毛泽东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了达到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宗旨,毛泽东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了认识的运动过程,使人们能够从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出发实现认识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吸收和主动内化,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群众不能理解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无法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
考虑到大众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的差异,《实践论》巧妙的使用谚语和方言。例如,在文章中引用中国人熟知的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另外,在论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时,毛泽东还用了“知识里手”一词,“里手”是湖南方言,意思为“内行”。除了文章的语言外,文中的案例也符合大众的生活经验,例如运用“延安考察团”对延安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显到深入来说明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用《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来解释理性认识。
毛泽东运用大众耳熟能详的谚语和地方语言,通过生动活泼的中国故事和符合大众认知的案例来阐述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使《实践论》成为大众的精神武器。
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毛泽为首的共产党人早就认识到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实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面对着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情况,只有从思想根源上帮助人们树立起知于行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其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针对这一情况,《实践论》向群众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受教育者理清楚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为日后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群众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1-284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