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何 宽
(1.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2.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历史遗存,对大学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尹君[1]认为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遵义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和革命史诗的红色土地、转折之城,留存了丰富的革命遗迹、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因此,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将有一定的价值。
有利于激起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兴趣就得开展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教材所呈现的案例分析与现实的差距明显,在时空上存在差别,这就很难调动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学习爱好,从而致使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具有遵义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给遵义地区的高校提供了天然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大对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是地方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以后,一年多半时间都是生活在学校附近的城市里,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本地文化特色的亲切感,这为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可能,深入挖掘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代入感与亲切感,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有利于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在《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了解历史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还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纪念馆等方式。遵义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毛主席旧居、遵义红军山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反映出历史的连续性、完整性和丰富性。《纲要》课程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知道中国的历史,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三观,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正好在内容上贴合《纲要》课程教学,能够为《纲要》课程提供优质的、天然的教材内容,从而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进而也会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具有红色文化资源共性的同时兼具地方特色,有较强的地域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使其亲临现场感触历史,了解历史,较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真情实感。与纯粹式的课堂理论灌输教学相比较,当然这种情境现场教学的效果更为鲜明有效。将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带入《纲要》课程教学中,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印象,从而敬佩历史人物,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产生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遵义红色文艺作品。红色文化作品包括很多,有红色歌曲,艺术作品,诗词歌赋等。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央视播出后成为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优秀献礼;话剧《雄关漫道》成为多彩贵州艺术的关注焦点,红色题材电影《极度危机》等等作品都是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长征途中,有不少的诗词歌赋,在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后毛泽东写下《忆秦娥.娄山关》,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到处了他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冷静思索,表明党和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跨过生死攸关,踏上新征程的决心和意志。选择这些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把握《纲要》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遵义地方红色纪念馆。红色纪念馆、红色纪念场所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体现和内容,融入《纲要》课程教学,会增加其效果和提升其魅力。这种具体的场馆和场所对教学有直接体验式的效果,能够增加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说服力、感染力。遵义是长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地位也不可言喻。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革命纪念碑,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遵义总政治部旧址,毛主义旧居,四渡赤水战役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等具有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可利用的生动教材。
遵义红色文化精神。转战遵义时期铸就的“遵义会议精神”体现了政党文化的优质基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革命首创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质和核心;“顾全大局,善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文化心态,“民主集中。以理服人”的组织原则,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2]这种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挽救了党和革命,铸造了历史。不同形态的遵义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元素,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同时也是当下传承和延续的时代课题。为此,需要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注释
[1] 尹君.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11,(4):174.
[2] 徐明忠.贵州革命老区的“遵义会议精神”内涵[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