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保 民
(陕西理工大学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教条主义本质的多维审视
刘 保 民
(陕西理工大学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教条主义是长期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对教条主义的范畴或概念的阐释及其观点有所不同;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展现也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万变不离其宗”,教条主义的本质是相同的,即教条主义始终是以“教条”为依托的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论形态;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它对社会和个体会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严重危害。
教条主义; 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多维审视
“教条主义”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当今,教条主义依然以有形和无形的各种不同的形态滋生和存在,有时还表现得十分猖獗。为了防止教条主义的产生和存在,必须科学揭示教条主义的本质。“教条主义”的理论渊源,在古希腊哲学的“存在主义哲学”鼻祖巴门尼德的“真理与意见”中已经孕育,在柏拉图的“知识与意见”中已经产生。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的《尚书》中的《舜典》与《洪范》同样有事实性的记载与说明。而对教条主义本质的真正揭示,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所进行的审视。可以说,教条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学说,它借助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把现实当中的“教条”视作永久不变的“真理”,到处加以应用和推广。
对教条主义本质的揭示,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从范畴或定义的角度进行挖掘,是其基本内容和手段。“教条主义”究竟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范畴,这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论是概念问题,还是范畴问题,都无妨对教条主义本质的揭示和概括。
从经典作家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对教条主义都没有直接下过定义,但对教条主义均持坚决反对、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与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而有效的斗争,取得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断胜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和刘少奇等同志,对教条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刻的研究、批判和斗争。毛泽东在其反对教条主义的名著《反对本本主义》、《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对教条主义都有一定的论述和说明,但对教条主义没有下过完整定义[1]。相对而言,刘少奇对“教条主义”从定义的角度论述比较全面,他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认为,教条主义总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当作死板的公式,言必称“希腊”,“主义”必提马列,这是教条主义的基本特点[2]。
当前学术界对教条主义范畴的研究和解读,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教条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以汪信砚为代表[3];有的认为教条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方法论,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以张义生为代表[4];有的认为教条主义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思想方式,这种观点主要以金伟等为代表[5];国内外有学者还认为教条主义是宗教学说的一种表现形式等等。
纵观思想家和学者对教条主义范畴的各种解读,可以看出,教条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理论;既是与科学意识相背离的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的一种唯心主义形式;它既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形而上学理论与方法;它既有一定的所谓思辨性、诡辩性,又具有一定的简单性、强词夺理性和软弱性。教条主义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的思想意识,是一种僵化的思想体系和死板的思维方式。
教条主义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教条主义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纵观历史到现在,横看国内与国外,概括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教条主义研究的表现形式[6],我们可把教条主义划分为“土教条主义”、“洋教条主义”、 “个人教条主义”、 “集体教条主义”、“国家教条主义”、“党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等;还可以从“政治教条主义”、“经济教条主义”、“文化教条主义”和“宗教教条主义”等角度进行划分。但教条主义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目出现,其本质都是相同的。
首先,凡教条主义都是从现成的“教条”出发,表现为“本本主义”为内容的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形态。“教条”是指“上所施,下所效”永久不能更改的“条文”或“指令”,是现成的“本本”或“规矩”。教条主义是教条主义者把这种现成的“条文”或“指令”变成永远不能变更的存在,并形成自己所谓的思想和理论,加以普遍推广和应用。这种推广和应用,一是从不考虑被推广对象的具体情况;二是从不视其情况的具体变化;三是也不考虑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条件。把这种“教条”不加分析地、彻底地强加于客观对象,其结果就把客观对象人为地变成了任由教条主义者“宰割”的对象。这种“教条”在教条主义手里就变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存在,教条主义者就自然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其它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的内容可能是可变的,而教条主义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的内容却是唯一的,即“教条”是不变的,否则,也就不成其为教条主义了;其它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变化可能是很快的,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同样是多样的,但它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其形式始终围绕“教条”来展示自己是不会变的。所以,所有的教条主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教条主义者总是善于把他人,特别是领袖、权威者、宗教的现成“教条”,进行主观主义的改造后,变成了终止不动的东西,“教条”决定了教条主义对象。
其次,凡教条主义都是主观和客观相脱离,主观决定客观的思想理论倾向。教条主义是教条主义者自身严重脱离现实的一种思想理论倾向,一方面,为了图省事,用“拿来主义”捡来现成的“教条”为“我”所用;另一方面,盲目崇拜领袖或宗教权威,一味地服从或顺从权威,把权威者的“指令”、“教条”、“思想”照抄、照搬。一切无视具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及其变化,甚至拉大旗作虎皮,喊空口号,以势压人。其结果是,不仅使教条主义者严重脱离了实际,而且,也使得领袖的思想和理论严重脱离了现实,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最为典型代表的莫过于“王明教条主义”和“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毛泽东思想教条主义”了。所以,不论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如何,它实际上均是教条主义者主观脱离客观实际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而已。
最后,凡教条主义对“公”与“私”都是一种祸害,即是一种公害。不论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其“运动”的结果,都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有时,这种危害是巨大的。不论是从纵向看,还是从横向看,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且与人类社会的历史相伴随。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教条主义的存在,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教条主义者的存在。因为,他们均是社会性的存在和产物。但作为反面形式的教条主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会有不同的危害。“土教条主义”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保守”、“落后”、“本位”、“闭锁”,甚至“自取灭亡”的严重后果;“洋教条主义” 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崇洋媚外”、“机械照搬”、“盲目跟风”, 被“同化或异化”的严重后果;“集体教条主义” 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严重的社会后果;“个人教条主义” 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端利己主义”、“长官意志主义”、“极权主义”、“自私自利”等严重问题和重大危害。“政治教条主义”、“经济教条主义”、“文化教条主义”和“宗教教条主义”等同样如此。这些,即所有不同形式的教条主义,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虽表现形式不同,程度可能不同,但其性质都是相同的,都是反面的和消极的作用和后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来看,还是从苏联共产党解体来看,不论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来看,还是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来看,教条主义一旦泛滥,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无疑是十分严重的,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教条主义者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教条主义者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从教条主义的产生和形成看,它总是教条主义者把现成的理论和思想与应用对象相割裂的结果。教条主义之所以能产生和形成,就是因为教条主义者,把自己所需要的理论、思想或言论、规矩等,绝对地孤立起来,并使其僵化,变成不可改变的存在;把所要应用的对象,无视其具体性和变化性,进行一概而论的界定和确立,加以固定化、模板化。在其基础上,教条主义者就把这些理论、思想和规矩强加到应用对象上,加以应用和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这种理论、思想和规矩就变成了不变的“教条”,把应用对象就变成了“被动”套用的“死存在”,教条主义就自然产生。所以,教条主义就是教条主义者把理论和实践、把思想和规矩与对象的本有的辩证关系主观割裂后的思想理论倾向。
从教条主义者处理主客观关系来看,总是无限片面夸大主观,贬低客观,使得教条主义得以推行,甚至泛滥。教条主义者总是把所需的理论、思想和规矩无限上升、夸大,变成静止不动的存在,并使其成为永久不变的、普遍应用的真理;对其它理论、思想和规矩,教条主义者则加以贬低或忽略不计,或用自己所崇尚的理论、思想和规矩来取而代之;若是领袖或权威的思想、理论,就会首先无限抬高、无限夸大领袖或权威形象,使其理论和形象形成“合力”,变成无限的能量;对其他社会主体或客体,则加以贬低和忽视,使领袖或权威者的理论、思想强加于客观对象之上,实现教条主义者的意图。同时,从教条主义者自身与教条主义的对象来看,教条主义者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只见自己,无视别人,使对方直至丧失独立的人格;在处理自己与领袖、权威的关系问题上,却抬高领袖、权威,忽视自己,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使自己成为领袖和“教条”的依附品或奴隶,最终,教条主义就必然形成。“宗教教条主义”、“领袖教条主义”就是这种典型的教条主义表现形式。所以,教条主义在本质上就是无限美化领袖和其他权威形象,无限贬低人民群众和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汪信砚.反对教条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6).
[4]张义生.教条主义的三大根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2).
[5]金伟, 姚锡长.论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探索[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6]刘保民.教条主义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陈忠.历史与解释之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汝信.论黑格尔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9]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康德.康德历史哲学文集[M]. 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1]刘保民.教条主义根源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刘英]
2017-03-12
2017-04-05
刘保民(1960-),男,陕西宜川人,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条主义的形成及防范研究”(15BKS022 )
B081.2
A
2096-4005(2017)03-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