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
【摘要】本文以玉林市初中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初中地理开展“活动教学”的情况,分析当前初中地理开展“活动教学”的亮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提升“活动教学”质量的策略,即合理设置“活动”内容、开展“活动教学”专项研修、加强地理实践力考查及配备教学设施等。
【关键词】初中地理 “活动教学” 玉林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7-0015-02
“活动”是当前初中地理教材设置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是由“标准”和“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其中,“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条件进行选择,也可以自行设计。此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地理实践力素养,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观测、制作、实验等活动中。可见,有效开展“活动教学”,对实现地理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玉林市初中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设计了由16个问题组成的“玉林市初中地理教师开展‘活动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初中地理教学开展“活动教学”的现状,为进一步改进“活动教学”提供参考。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7份,参与调查的教师总人数占全市初中地理教师的80%。其中,参与调查的乡镇初中教师达251人,占74.48%,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度。
一、“活动教学”现状
(一)“活动教学”的亮点
1.拥有稳定的地理教师队伍
玉林市初中地理教师的女教师占比较高,约占74%,以本科学历为主,符合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教师职称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情况,即一级、二级教师居多,而未定级的教师和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教师执教地理学科的年限以5~15年为主,可见,玉林市各初中学校均拥有一支较稳定的地理教师队伍,其中乡镇初中教师居多,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教师理解“活动”的意义
参与调查的337名教师中,有291名教师理解现行教材设置活动的必要性,占比达86.35%;有325名教师认为“必要”或“非常必要”在地理课堂开展“活动教学”,占受访者的96.44%,占绝大部分。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形式包括实验操作、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知识竞赛、地理小游戏、地理演讲、专题辩论等,可谓多种多样。其中,占比最高的活动是“地理小游戏”,占43.24%,其次是“角色扮演”,占40.06%。
4.学生拥有较高的地理素养
80%的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且“能”或“基本能”在活动中对某一地理问题发表看法。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启迪思维、体验学习的本真。
(二)“活动教学”的不足
1.活动教学“蜻蜓点水”
61.72%的教师“偶尔开展”和“从不开展”活动教学,占教师中的一大部分。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思想上对地理课程“活动教学”虽然有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却轻于实施。教师尝试或观摩过“活动教学”,他们普遍认为开展“活动”需要另行准备学习素材,“活动”的过程、时间不易掌控,既费时又费力,且教学效果不一定理想,因此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活动教学”上,教学实践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活动教学”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地理课堂中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学”占47.18%,未过半;“教师演示,学生很少操作”“阅读活动内容,给出答案”等占比达52.82%。这说明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不鼓励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实则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个“袖手旁观”的角色。
3.设备现状“寥寥无几”
46.88%的教师开展“活动教学”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活动资源不足。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初中缺乏开展活动必需的器材,如没有地理实验室,校园内没有设置“地理观测园”,缺少风向仪、测温仪等地理实验仪器,甚至没有配备地理教学挂图等。
4.师资专业素养低
教师队伍中,地理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49.26%,占比没有过半,这说明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多数为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这些教师存在明显的地理专业素养低问题,如弄不清风向仪的安装、不懂得雨量器的使用、不能正确解释地理概念等。非地理专业毕业的兼课教师占比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提高“活动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教材编写:合理设置初中地理“活动”
当前,广西中小学校统一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都设置了“活动”栏目,每节课安排一个以上“活动”内容。如商务星球版七、八年级的地理教材共设置了118个“活动”项目(含每册的2节活动课),这些活动以观察图表思考问题为主,让学生动手制作、实验的内容较少。如七年级上册教材设置了32项活动,其中观察地图(图表)共14项,占43.75%;制作、实验共9项,占28.125%;讨论、展示共9项,占28.125%。《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圖表制作,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据此,地理课程应减少图表观察类活动,适当增加学具制作、实验,野外观察,乡土地理考察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地理模型、操作地理实验、观察地理现象中体悟、建构知识,锻炼地理实践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培训:开展“活动教学”专项研修
交流和合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渠道,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的指导。一方面,规划、开展“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引领教师围绕“活动教学”的开展进行专项研修。另一方面,打造“活动教学”交流平台,提供“活动教学”的教师观摩課、开展“活动教学”的讲课比赛等,赋予教师进行“活动教学”的动力。此外,通过申报、开展关于“活动教学”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研修共同体”等形式,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加强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在地理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特别是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以此提升学校和教师开展“活动教学”的积极性,达成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教师可以设置分值为2~6分的试题,考查学生在“活动教学”中的收获。如以下是2017年玉林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一组题目。
图1示意小贝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读图完成(1)~(3)题。
(1)给地球仪上的赤道标注纬度,应标注( )
A.23.5°S B.0° C.23.5°N D.90°N
(2)作为地轴的铁丝ab与地球仪的水平底座的夹角是( )
A.23.5° B.30° C.66.5° D.90°
(3)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A.自两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这一组题目考查学生在制作“简易地球仪”活动中,体现出的行动能力和学习品质,难易度为0.49,是较难题,反映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地理实践力素养。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制作地球仪”这一活动认知不足,同类题目的设置使教学评价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理解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设施:配备地理“活动”器材
对今后地理课堂开展“活动教学”的设定,75.67%教师期待学校配齐地理活动器材,至少要有基本的地理模型、仪器。如地理学习的入门课“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应配备地球仪,使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地球的形状,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公转等。教师应积极拓展课程资源,自制活动器材,如用橡皮泥(沙子)、黏土(泡沫塑料)制作地形模型,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以自制活动器材作为描绘等高线地形图的器材。此外,还可以用硬纸板制作大洲轮廓、我国省级行政区域拼图,用电脑制作动画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等。可见,只要用心思考和发现,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丰富的制作地理模型、器材的素材。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开展“活动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方式的需要。初中地理课堂要有效开展“活动教学”,在教材内容上要提高实验类“活动”的比例,教师要进行“活动教学”专项培训,在教学评价中要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评价,同时保证配齐配足实验仪器设备。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