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小培养规则意识

2020-12-06 10:39黎雪娟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家长

黎雪娟

江西新余一名少年不守交通规则将身体伸出汽车天窗被限高杆撞到当场身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两名高校学生漠视规定提前返校被学校处分……生活中类似的不守规则的现象不胜枚举,不守规则的行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不负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因为社会规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社会良性循环的根基。只有大家自觉遵守规则,才能推动社会向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才能保障人们正常、愉快地生活。那么,怎么让人们自觉地遵守规则呢?最基础的一点是培养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往往是从幼年开始形成的。因此,规则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定目标一步步实施。首先,在幼儿园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遵守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交往规则、社会公德等,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情境、事例让幼儿充分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其次,在小学阶段,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小學生守则》,还应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活动规则等,或鼓励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规则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为了巩固培养效果,教师还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注意督促孩子遵守一些规则,例如看电视或玩电脑之前,必须先完成作业;看电视或玩电脑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分钟;晚上不能超过多少点睡觉,等等。最后,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可以结合社会中出现的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遵守哪些规则,漠视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付出什么代价,从而让守规则的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规则是公共的,但规则意识是带有个性化理解的。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其他校外活动时,不可避免要制订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的制订应该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而且要注意提高学生对规则的普遍性重视程度。一般而言,普遍性重视程度越高,收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学生也就越乐于接受规则。所以,制订的规则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行为水平。例如规则的行文要简练、精炼、条理清晰,最好能以歌谣、口诀的形式出现,这样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有了规则,如果不执行,也无法体现规则的作用。因此,制订规则之后,执行规则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从“他律”走向“自律”。如何实施规则的执行并提高效果呢?首先需要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在学生和孩子面前树立一个遵守社会规则的好榜样;其次,需要教师和家长统一战线,制订相关规则后严格遵守和执行,避免情绪冲动之下不遵守规则甚至是变换规则,否则学生面对不同的标准会无所适从,甚至会藐视规则;再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知识竞答等活动对学生渗透规则意识,加强规则教育,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乐趣,认识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

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说过:“生活是一个庞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夺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规则,对生活是必要的,对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正视规则并对遵守规则产生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和成就感,把遵守规则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家长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