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分析

2020-12-04 08:15宁海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0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宁海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进入到大家的视线中。小学作为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塑造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课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教学情境,不断促进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本文以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出发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对于育人来讲有着较大的意义,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准则,更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取向以及法律知识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选择方向。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以不断加强核心素养教学,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键,教师要从已有的教学经验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程的教学重点,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实际教学意义,促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为例,教师可利用幻灯片或微课,在课前引导学生对四类垃圾进行初步了解,并了解各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对垃圾分类、回收等意义进行深度了解,达到废品再利用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将学生氛围人数均衡的学习小组,提问学生在哪里见过什么类型的垃圾,能否将它们变废为宝。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发言代表,与全班进行交流与分享。垃圾分类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话题,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进行进一步了解,也能促进学生对垃圾变废为宝产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身的体验、观察等方式,与同学形成探究学习小组,在探究中进一步掌握本章重点内容。核心素质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切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点内容及知识,加深理解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核心素质教育导向,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核心素养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与课程形成有效互动。小学生还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纪,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核心素养教学,促进学生投入学习状态[1]

以“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课程主题,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并请同学说说他们的用途,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生活用品,并进一步推进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来的。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源于工厂。教师可以电动玩具车的生产为例,用图片或视频形式,带领学生了解玩具车的生产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在探究时可能出现讨论偏差等情况,教师要针对不同小组的讨论进度进行适当指导,进一步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亲身实践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生活素材为教材内容,立于实际角度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2]。教師可适当开展体验教学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形式,进一步获得直观情感体验,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积累双向发展。

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为例,教师可由话题等方式,询问学生日常三餐是由谁为我们准备的,并由此开展接下来的课程教学。首先,请学生看教材内容,并在小组中讨论,是否帮过父母做过家务,是否体验过父母做家务时的辛苦。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生尚处在中年级,家庭中事务的参与度并不高,所以会存在有的学生参与过,有的学生没有。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布置一项具体的教学任务,例如,帮父母打扫房间,喂养家中宠物等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家中事务的管理,并在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后,再一次进行小组讨论,实践后的讨论质量会比实践前更好,学生会基于自身感触进行发言,进一步加深本章课程的学习深度,全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亲身实践,用自己的实际体验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在生活中促进学生能有效利用,加强正确三观的形成。教师也可根据班级中不同时期和当前学习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多方面完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生活及教学中不断完善自身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佴文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33):43+59.

[2]刘国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9(26):292.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洸河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