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芙蓉小学 苏 薇
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班上过一节以信息化教学爱国为主题的班会课,传统的班会课就是教师为主体,整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他们也会觉得这种班会课索然无味。这次我一改往常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搜寻爱国影片、图片、文章,让学生争当小老师,上台讲讲他们对爱国的理解以及如何做一名爱国的少先队员,这样让学生有了主人翁意识,当学生上台图文并茂地讲解时,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整节课也显得生动活泼了许多,尤其当学生在自主搜索的过程中,能被这种爱国情绪所感染,这样这节班会课才真正达到了目的。正是现代的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让教师“退下”了讲台,学生登上了讲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家长的影子,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在他眼里孩子哪都好。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他家这一个孩子,而作为教师的我,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孩子身上的问题,老师一目了然,我始终认为小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当我发现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我就需要及时地跟家长沟通,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我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只能是把他叫到学校来当面聊,可是现在的家长工作都很繁忙,随时来学校不现实,这样就没法沟通孩子的问题了。这时候微信这种信息技术产品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可以随时给家长发信息,介绍孩子的在校情况,我们可以文字交流,也可以语音电话,这种交流方式对我们来说都很便捷。在我们的沟通中,我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长背景,这会让我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另一方面,我也能如实地跟家长描述孩子的在校情况,往往这些情况是孩子在家里不会表现出来的,这样也使得家长对自己的宝贝子女有更全面的了解。尤其在交流学习成绩的时候,避免了学生欺瞒家长的情况,我与家长直接微信沟通,能让家长客观真实准确地了解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微信里的小视频也在工作中帮了我大忙。每逢学校举行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会捕捉一些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发到群里,这样能让家长及时地看见自家宝贝的真实情况,他们就会很放心,这种小视频的方式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还有微信朋友圈功能,能让家长看到我除了教师身份之外的自己,能让他们更多角度了解我,这样无形中能消除很多误会。
我的微信群不仅有家长群还有一个学生群。因为现在我班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都有自己的微信了,于是我建立了一个班级学生群,这样很多时候,班级发生的事,他们不敢当面告诉我,都会通过微信跟我说,甚至我有要通知的事情,也会直发信息给学生。这样既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又能拉近我们师生的距离。在学校里,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而在微信里,我们是朋友,孩子们经常跟我分享一些他们的小秘密,我能感到有了微信的联系,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甚至能帮我解决一些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个女生放学后临时参加了一个田径社团,但她没有及时告诉家长也没告诉我,导致家长在学校门口等了她一个小时也没接到她,焦急地给我打电话问情况,孩子奶奶一度情绪失控,担心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我在楼道里找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孩子,后来我通过微信给学生群发信息询问她的情况,同学告诉我她是临时参加了一个田径社团,后来我去操场一下子就找到她了,于是赶紧跟家长联系,这样才解决了这个紧急事项。这次事情多亏了我有学生的微信,才及时安抚了家长的情绪,这也正是信息化给家校合作带来的便利。
马卡连柯说:“谁在教育孩子?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让我们带着一致的信念,利用好便捷的信息技术,共同为孩子更美好的明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