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盟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政治的需要,以租借的方式向苏联援助了大量武器装备等物资,增强了苏联军队的战斗力,为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租借法案是美国在参战前于1941年3月通过的一项名为《增强美国防务法案》的法律文件,旨在通过规避国内法律和维持中立政策间接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援助。该法案规定: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对美国的防务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总统就有权批准给予援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由于德军的突然袭击而损失惨重,仅在战争开始后的头半个月,苏军就伤亡75.5 万人,损失坦克11703 辆、火炮和迫击炮18794 门、飞机3985 架。①参见朱世巍:《东线:巴巴罗萨与十八天国境交战》,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年,第304 ~305 页。依靠苏联自身力量,如此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补充。
另一方面,苏德战争的爆发也使得在意识形态上对立的苏联与英美西方阵营之间出现了相互合作的可能。6月22日当天,丘吉尔在全国广播中表示了对苏联的支持。②参见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部第3 分册,韦凡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566 ~570 页。6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也谴责了德国对苏联的侵略,称其是希特勒谋求世界霸权野心的又一个表现。他还强调美国愿意援助那些正在抵御德国入侵的国家和人民。这显然是对苏联抗战表示支持的明显信号。③The Acting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the Soviet Union (Steinhardt), June 23 1941, 1941. I, pp767-76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 tes (FRUS), Washington, D.C.罗斯福则认为,与共产主义相比,纳粹德国的扩张将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利益产生更大威胁。6月25日,白宫宣布中立法不适用于苏德战争,并解冻由于苏芬战争而遭到冻结的苏联在美财产。这为美苏关系正常化和对苏援助打开了大门。
出于长久以来对西方国家的敌视与怀疑,苏联在美英相继表达援助意向之后依然保持沉默。在苏德战争的第一周,莫斯科没有向其驻外代表们发出任何与西方阵营建立某种形式的战时同盟关系的指示。6月22日,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向苏联驻英大使伊万·迈斯基指示,“如果(这种帮助)确实反映了英国政府的态度”的话,苏联政府只是“不反对”英国派出军队和经济专家前往苏联。①Г. П.Кынини др, Советско-англи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том 1: 1941-1943, Москва:Политиздат, 1983,c.47.
事实上,苏联领导人没有对西方援助表示出热情的主要原因除了对西方的不信任以外,还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战局正在朝远不利于苏联的形势发展。相反,他们在战争的第一天对战局普遍持有一种乐观情绪。6月22日23 时15 分,苏联以国防人民委员谢苗·铁木辛哥元帅的名义发表了国防人民委员第三号命令,要求苏军各方面军应对德军转入反攻,粉碎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向敌国领土挺进。②参见Г.К 朱可夫:《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徐锦栋、思齐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267 页。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莫洛托夫在最初的指示中并没有要求苏联驻美大使康斯坦丁·乌曼斯基立即开始与罗斯福和威利斯进行关于苏联和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政策及获得美国物资援助的谈判。6月26日,莫洛托夫指示乌曼斯基搜集美国官方关于苏联和苏德战争的明确态度,他特别强调不要主动提出任何请求美国提供援助的问题。③Г. А. Арбатови др, Совет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том 1: 1941-1943,Москва: Политиздат, 1984, cc.45-46.
由于以上原因影响,直到战争爆发的第二周,苏联领导人才开始抛弃对西方国家的怀疑和对使用外交手段的克制,转而向西方寻求援助。因为战局表明,战前拟定的对德国反攻计划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事实上,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苏军已经遭受惨重损失,向德国境内推进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
在新的形势下,苏联调整了其军事和外交战略。军事上,制订了在本国进行防御性消耗战的战略;外交的重点则主要集中于巩固与潜在盟友的关系,尤其是实现立刻获得西方国家的援助这一迫切目标。假如能够从美国获得物资援助,那么无疑将有利于巩固苏联摇摇欲坠的前线,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展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盟国的关系。
作为试探,莫洛托夫在6月29日希望乌曼斯基向美国递交一份包括3000 架战斗机、3000 架轰炸机、2 万门防空炮在内的大量物资和装备的清单。④Г. А. Арбатови др, Совет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Отношения 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том 1: 1941-1943,Москва: Политиздат, 1984,c.46.接到苏联的请求之后,威利斯立即告知乌曼斯基称苏联的订单将会在建立一个关于分配货物的联合委员会的基础上得到优先处理。⑤Г. А. Арбатови др, Совет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Отношения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том 1: 1941-1943,Москва: Политиздат, 1984,cc.49-50.
在7月10日与苏联大使乌曼斯基会谈的过程中,罗斯福也提出了美英苏三国应派出代表在华盛顿建立一个协调经济资源和援助分配的三方委员会的建议。⑥Г. А.Арбатови др, Совет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Отношения 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том 1: 1941-1943,Москва: Политиздат, 1984,cc.58-59.乌曼斯基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得西方援助和了解英美实际态度的绝佳机会,因此他不遗余力地促成三方委员尽快建立。
然而,由于英国方面的异议,建立三方委员会的构想并没有立即付诸实际。三边框架不仅意味着苏联将与英国在获得美援方面地位相等,还意味着英国获得援助的必然减少。因此,英国政府对建立三方委员会表示反对。英国外交部坚持要求与美国提前进行双边协商以决定何种资源能够分配给苏联。当美苏英三方在乌曼斯基的坚持下就成立委员会一事进行磋商时,英国代表拒绝了在没有本国政府明确指令下进行任何形式资源再分配的决定。于是,建立三方委员会和美苏英三方合作的第一次尝试无果而终。
1941年的8 至11月是整个二战期间苏联最困难的阶段。德国在夏季的突然袭击使得苏联在秋天面临严重危机:9月9日,德国和芬兰包围了列宁格勒;9月20日德军攻占了乌克兰首府基辅;10月23日占领了莫斯科附近的重要据点维亚济马。苏联在人员、武器装备和经济上都遭受了惨重损失,直到1941年12月初,在莫斯科城下对德国成功展开反击和美国参战之后,苏联的形势才得以好转。
在七八月份,相当一部分西方人士对于苏联能否从战争中幸存下来表示怀疑,他们由于担心苏联失败后援助物资被德国人据为己有,所以不希望迅速对苏进行大规模援助。美英军方都认为苏联武装部队缺乏组织性与作战效率。在他们的估计中,德国将很快取得胜利。英国陆军部认为,苏联保持对德国抵抗的价值主要在于,为英国赢得了德国在中东、英国本岛和大西洋等战场发起新一轮袭击前的缓冲时间。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在1941年7月递交给国务院的备忘录中就认为,苏联军队似乎处于失败的边缘。他相信,只有1/3 的苏联军队能够从德国的毁灭性打击中幸存并撤退到西伯利亚西部。①Larry. I. Bland, The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II,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p.564.
这种观点不仅仅存在于军方人士之中,很多美国政府官员,尤其是外交官员也同样赞成陆军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苏联政治和军事前景的悲观预测。美国前任驻法与驻苏大使威廉·蒲立德(William Bullet)就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支持者。内政部长哈罗德·艾克斯(Harold Ickes)在1941年7月的日记中写道,“蒲立德不相信俄国能够继续抵挡希特勒的入侵……比尔(蒲立德的昵称)不相信苏联军队拥有较高的素质,经过良好训练。他怀疑一些苏联将军已经被希特勒收买了,而这很有可能是事实”②Harold. Ickes, The Secret Diary of Harold Ickes, Vol. III,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3, p.550.。
因此,在美英苏三方谈判暂时停顿的状态下,为更好地与苏联进行双边沟通,也为对苏联独立坚持抵抗的能力作出更好的评估,罗斯福决定派遣前商务部长哈里·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作为特使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就援助事宜进行当面会谈。
在7月30日的会谈中,斯大林表达了希望美国向苏联输送诸如高射炮、步枪和飞机等军火的同时,着重强调了苏联国内工业生产军火以及工业原料的能力。③Memorandum by Mr. Harry L. Hopkins, Personal Representative of President Roosevelt, June 30,1941,1941.I, pp.802-805,Foreign Relations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Washington, D.C.此外,他还向霍普金斯透露了苏军军事行动的总体战略:苏联最高统帅部正在逐渐掌控战场的总体态势,并准备进行关键的防御作战,直到冬天的恶劣气候使得敌人不可能进一步进攻。届时,苏军将把苏联工厂在后方重新安置完毕,并把前线稳定在莫斯科、基辅和列宁格勒西部一线。到1942年的春天,苏军在得到足够的兵力补充后将发起大规模反击。斯大林的表述显然是过于乐观和夸大的,其原因在于他希望给霍普金斯留下苏联仍然拥有抵抗德国的强大实力的印象,从而确保获得美国的更多支援。
斯大林向霍普金斯保证:截止到10月份,苏联军队将会在列宁格勒、基辅和莫斯科前线建立稳定的防线。然而在他们举行会晤时,战局显然不利于苏军。苏德两军前线位置距离莫斯科仅不足100 公里。霍普金斯认为,一旦德国突破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防线,苏联就会丧失3/4 的工业产能,这将对苏联造成致命打击。④Memorandum by Mr. Harry L. Hopkins, Personal Representative of President Roosevelt, June 31,1941,1941.I, pp.812-813,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FRUS), Washington, D.C.因此,霍普金斯做出判断:在目前苏德战争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迅速进行三方会议以商讨长期援助计划是不明智的。只有苏联能够将防线维持到冬季时,才能够召开这样的三方会谈,以制定长期的对苏援助计划。
但是,战争形势向轴心国的进一步倾斜,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改变了其消极等待局势明朗的策略。截止到1941年8月,轴心国集团已经占领了除英国以外的大部分西欧国家、整个巴尔干半岛、北欧的挪威与丹麦,且意大利、芬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均加入了轴心国阵营。英美两国首脑不得不在8月上旬举行会谈以商议进一步的应对措施。8月12日,罗斯福和邱吉尔共同签署《大西洋宪章》,就在同一天,两人联名向斯大林发出电报,进一步确定了三国共同商讨物资分配方案的方针。①参见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部第3 分册,第669 ~670 页。这标志着美苏英三国进一步合作的开始,也意味着联合国家战时同盟雏形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表明苏联争取西方盟国的援助的努力终于向实质性合作迈进。
此外,经过权衡之后,英美双方的有识之士也已经意识到,苏联失败的消极影响远大于援助物资落入敌人之手的消极影响。对于苏联军事崩溃的担忧使得一部分英国政治家认为必须采取一些手段避免苏联军事局势陷入危险之中。尤其是英国认为苏联的坚持抵抗将直接为其减少德国在地中海和北非的军事压力。为此,英国决定向苏联派遣一支代表团以商议开辟第二战场、增加军事物资援助等问题。当双方会谈于8月26日结束之后,丘吉尔立刻决定向苏联提供200 架战斗机,并且可能在此基础上再提供200 架。8月28日,丘吉尔正式通知斯大林英国已经决定向苏联提供400 架战斗机的援助。②参见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部第3 分册,第682 ~683 页。
但是,单凭英国并不能满足苏联的全部需求,为此需要尽快召开三方会议以商讨援助问题。苏联驻英大使伊万·迈斯基向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表示苏联迫切希望将会议的召开日期提前到8月底之前。艾登向丘吉尔反映这一情况,希望丘吉尔催促美国尽快进行会议。虽然按照苏联大使要求的日期提前进行会议是不可能的,但是丘吉尔依然认为进一步延迟会议召开时间的计划不具有建设性。在8月28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中,丘吉尔建议三方会议应该在9月底召开。根据内阁的授权,艾登随后向罗斯福传递了英国希望提前进行关于对苏联提供物资援助会议的意见。③Foreign Office to Moscow (Cripps), August 28, 1941, CAB 120/36, Conference Moscow (Beaverbrook) Mission, September –October 1941,National Archives, Kew, London, UK.
英国关于强化对苏联援助的敦促对美国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来自英国和苏联的压力,罗斯福起初仍然希望按照霍普金斯早前的安排进行对苏援助的准备工作,并且计划在10月中旬之前不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支援。然而,随着来自英国政府对于尽快解决对苏援助问题的不断催促,在仔细考量利弊得失之后,罗斯福和霍普金斯最终还是决定派遣哈里曼作为特使在9月13日前往伦敦与英方特使会合,并于25日之前一起抵达莫斯科。④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the United Kingdom (Winant),September 9, 1941, 1941. I, pp. 829-83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Washington, D.C.
10月1日,英美苏三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一份清单,详细列举了苏联所需要的各类物资以及美英双方从10月初起到次年6月30日能够提供给苏联的物资项目及数量,虽然这些物资远远不及苏联所要求的数量。清单规定:在接下来的9 个月时间里,美英将按月持续向苏联提供价值10 亿美元、重量为150 万吨的物资,相应地苏联也将向盟国提供一些战略物资作为补偿,主要是原材料⑤George C. Herring.Jr, Aid to Russia1941-1946,strategy,diplomacy,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p.17;AlbertL. Weeks.Russian’s life saver: Lend-Lease Aid to the USSR in World War Ⅱ,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4, p.111.。这份清单日后被称为《对苏联供应第一次议定书》。
10月4日,英国特使比弗布鲁克勋爵在给邱吉尔的电报中称“这个协定的效果大大鼓舞了莫斯科的士气。维持这样的士气有赖于物资的运输和交付”⑥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部第3 分册,第707 页。。10月6日,邱吉尔给斯大林发电称“我们将循环不息地派出运输船队,每个十天一次”⑦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部第3 分册,第708 页。。
此时,苏联的前线形势进一步紧张。在三方会议尚在进行的10月2日,德军开始重新向莫斯科推进。10月8日,奥廖尔陷落。10月15日,加里宁陷入敌手。同日,苏联党政机关和外交人员开始向古比雪夫(今萨马拉)撤退。
在这样的形势下,10月30日,罗斯福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决定将价值10 亿美元的第一批援助物资装船运至苏联,并电告斯大林:这些物资将在战后5年开始由苏联分10 次无息贷款进行偿还。11月7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将苏联纳入租借法案援助对象。①George C. Herring.Jr, Aid to Russia1941-1946,strategy,diplomacy,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p.21.
美国租借法案和英国等其他西方国家对苏联援助的具体实施,主要是经美英苏加等国谈判后,按照四次议定书的内容进行落实的。
(一)《第一次议定书》之前的对苏援助情况。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英美等国与苏联的关系得以缓和,西方国家的对苏援助也开始提上日程。战争初期,苏联为采购向美国预支了价值1000 万美元的黄金。②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1 , Washington, D.C.为帮助苏联缓解资金紧缺的状况,美国额外向苏联提供了5000 万美元的财政援助作为货物的预付款,以便于苏联向美国预支购买各种物资所需款项。这一时期的货物供给数量相对较少,总计约为16.87 万吨③约合16.6 万长吨,为统计简便期间,下文如无特殊需要均换算为公吨。,包括444 辆卡车、59 架战斗机、4655 吨金属、132446.17 吨石油制品、4801.6 吨化学制品及爆炸物、3980.88 吨食品以及2664.97 吨其他物资。④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1 , Washington, D.C.
(二)《第一次议定书》期间的对苏援助情况。在苏联被纳入美国《租借法案》援助范围之前,如上文所述,1941年10月1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第一次议定书》。该议定书是日后三国之间就援苏物资而缔结的一系列议定书的基础,奠定了大规模援助苏联的基本形式。截止到1942年6月30日,大约相当于预定数量80%的货物被运往苏联,总计达144.54 万吨⑤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2 , Washington, D.C.,包括:1311 架飞机、263具船用引擎、2010 辆坦克、20 辆战场维修卡车、6292 辆越野吉普、36881 辆载重货车、1200 辆摩托车、70491 挺冲锋枪、1887 吨无烟火药和10488 吨TNT 炸药等武器装备;还包括:金属43.13 万吨、化学制品及爆炸物5.69 万吨、石油产品17.07 万吨、食物30.99 万吨、其他物资7.74 万吨。⑥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2 , Washington, D.C.
(三)《第二次议定书》期间的对苏援助情况。从1942年5月起,美苏英三国就开始就下一阶段的援助内容和援助方式进行谈判,直到10月6日才在华盛顿正式签订《第二次议定书》,但早在协议签署之前美国就开始了这一阶段的援助。在此期间,西方各国共向苏联运输310.33 万吨的货物,相当于计划数量的76%。按照援助国别构成划分来看,美援货物为304.51 万吨,相当于货物总量的98%;英国(以及加拿大)⑦此时加拿大在英联邦框架下也提供了一部分货物,但是并未直接参与议定书的谈判。援助货物为5.79 万吨,相当于货物总量的2%。⑧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3 , Washington, D.C.其中包括:3816 架飞机、1335 台船用引擎、882 门海军用火炮、1206 辆坦克、284 辆战地维修卡车、16158 辆吉普、77555 辆卡车、10200 辆摩托车、1719 辆拖拉机、62292 支轻机枪、35834 吨无烟火药以及23415 吨TNT 炸药、21.68 万吨石油制品、101.3 万吨食品。①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3 , Washington, D.C.
(四)《第三次议定书》期间的对苏援助情况。从《第三次议定书》的协商开始,加拿大也派出代表参加了谈判。谈判于1943年1月初开始,10月正式签署议定书。但援助物资的运输工作在1943年6月30日《第二次议定书》到期后就立即开始进行。这一时期,随着同盟国一系列合作会议的召开,美英等国与苏联的合作逐渐走向了高峰。但随着苏联开始在东线战场逐渐取得优势和西方盟国开始认真考虑开辟第二战场,对苏援助的优先地位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动摇。尽管如此,对苏援助规模仍然是空前的。《第三次议定书》规定,自1943年7月1日到1944年6月30日,苏联将得到460 万吨租借物资。
这一阶段的实际援助物资总量为583.79 万吨,其中美国援助物资为550.22 万吨,占物资总量的94%;英国及加拿大援助物资为33.57 万吨,占总量的6%。美国向苏联提供了5735 架飞机(其中1732架飞机为在议定书框架下以英国名义向苏联援助)、70 艘猎潜艇、3172 台船用引擎、2958 门海军炮、1770 辆坦克、800 辆战地维修卡车、20012 辆吉普车、121947 辆卡车、12716 辆摩托车、2610 辆拖拉机、2850 挺轻机枪,以及包括8864 吨无烟火药、64431 吨TNT 炸药在内的45.53 万吨化学品和爆炸物,102.86 万吨金属,45.39 万吨石油及石油制品,1640 辆平板货车,339 辆蒸汽机车。②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4 , Washington, D.C.
(五)《第四次议定书》期间的对苏援助情况。1945年1月5日,罗斯福再一次重申了对苏联援助的重要性,体现了美国政府对维持美苏合作和租借援助关系的重视。但随着战局形势的逐渐明朗和美苏关系逐渐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初露端倪,新上任总统杜鲁门开始着手准备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对苏联的租借援助。在此背景下,《第四次议定书》于1945年4月17日在渥太华由美、英、加、苏四国代表签订,其中规定:取消对苏援助特惠制度和不签订第五次议定书。并且,此次议定书拟定的援助物资仅包括苏联未来对日作战的必需品。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苏联依然获得了大量援助物资,总量③在原始资料中,将第三次议定书完成之后,第四议定书签署之前的1944年7月1日至1945年4月17日之间的援助物资并入第四次议定书之中。为562.15 万吨,其中美国援助物资为529.89 万吨,占物资总量的94%;英国及加拿大援助物资为32.26 万吨,占总量的6%。包括:2983架飞机(其中178 架为以英国名义向苏联运送)、35 艘猎潜艇、2650 门船用引擎、1182 门海军火炮、1978 辆坦克、350 辆战地修理卡车、6615 辆吉普车、105006 辆卡车、9939 辆摩托车、2413 辆拖拉机、18487 吨无烟火药、42590 吨TNT 炸药、1256 辆蒸汽机车和8358 辆平板货车,以及117.59 万吨食品、76.07 万吨石油制品、40.57 万吨化学制品、114.06 万吨金属。④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5 , Washington, D.C.
此外,杜鲁门在1945年5月12日指示,将《第四议定书》中加入附件三,向苏联额外援助一批军事物资,以进一步支援苏联在远东的军事行动。从5月12日到9月2日,英美及加拿大总计向苏联援助了156.64万吨的物资,其中美国为145.97 万吨、英加为10.68 万吨。美国向苏联运输了744 架飞机、454 台船用引擎、92 辆坦克、89 辆战地维修卡车、2426 辆吉普、42599 辆卡车、1115 辆摩托车、1119 辆拖拉机,以及包括2459 吨无烟火药和5429 吨TNT 炸药在内的57788 吨化学制品,316 台蒸汽机车和2 台平板货车、41.27 万吨石油及制品、26.23 万吨食品、25.32 万吨金属。⑤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6 , Washington, D.C.
(六)《第四次议定书》之后的对苏援助情况。日本投降后,美英两国在9月2日至20日之间,仍然按照租借的方式继续向苏联提供了一部分物资。10月15日,美苏两国代表还达成了苏联以优惠价格购买价值约3000 万美元物资的协议。这一时期,美国向苏联提供了28494.1 吨物资,英国及加拿大提供了12125.54 吨物资,合计40619.65 吨。包括7990.22 吨食物、12004.63 吨金属、388.13 吨化学品、34台船用引擎、104 辆卡车及42 台拖拉机。①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7 , Washington, D.C.
总的来看,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9月20日,总计17781822.97 吨援助物资从美英加三国运抵苏联。这些货物的类型及运送路线详如下表所示:
表1:美英加援苏物资统计(1941.6.22-1945.9.20)(单位:吨)b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美国是对苏联援助的主要力量,援助物资占总量的94%;第二,从援助物资的构成来看,机器及机械设备约占总量的35%—40%,原材料、食品及初级制成品(如化学品,金属,石油制品等)约占总量的60%—65%;第三,经由大西洋路线和太平洋路线运输物资总量之比大致相等,说明两条路线发挥了基本同样重要的作用。
根据战后西方学者统计,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苏联物资总价值约为106.7 亿美元,其中军事物资价值约为45.33 亿美元,③Mark Harrison, Accounting for War: Soviet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se Bur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32.约占总额的42.48%。另外,英国和加拿大在二战期间以租借方式共向苏联输送了总价值约为12.6 亿美元的物资,其中军事物资经估算约为6 亿美元④Mark Harrison, Accounting for War: Soviet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se Bur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32.。总体而言,通过租借的形式,西方盟国共向苏联输送了价值约119.3 亿美元的各类物资,其中军事物资约占43.1%,价值约为51.33 亿美元。
(一)西方的租借援助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和物资,并在一些关键部分弥补了苏联军事生产的短板
战争期间,仅凭苏联自身的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满足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需求,西方租借援助物资及时弥补了这部分缺口,还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其国内工业难以生产或不能生产的性能更好的物资设备。比如,一些稀有金属、高级机床、越野性能较好的卡车和吉普车、高性能发动机、工业橡胶、通讯器材和雷达等。
以通讯设备和雷达为例:美国向苏联提供了35809 台无线电台、5899 台无线电接收机、348 台船/陆用无线电定位机、705 台无线电导航系统、538 台无线电测高仪、63 台无线电信标。①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19-20 , Washington, D.C英国则提供了2000 台野战电话、4338 台无线电台、1474 台陆军雷达系统、329 台船用雷达系统、293 套船用声呐系统。②RUSSIA (BRITISH EMPIRE WAR ASSISTANCE),HC Deb 16 April 1946 vol 421 cc 2513-9, UK Parliament, London.苏军建设向来不注重无线电通讯设备的研制与无线电工业的建设。随着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西部领土的迅速丧失,几家生产通讯器材的主要厂家大多转移到东部地区,更是极大地影响了军用通讯设备的正常生产。例如,在战争初期,只有位于高尔基市的第197 号工厂可以继续维持生产,然而这家工厂每个月也仅能生产各型电台78 台,这种产量远远不能弥补苏军战时遭受的巨大损失与部队不断扩大的需求。因此,西方援助的通讯设备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③А.П.Жарски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средств военной связи в годы войны,”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Жунал, 2009.nо.8,c.15.据统计,苏联在战时主要型号无线电台从1942年到1945年总产量为185166 台,加上1941年下半年的产量大约为185600 台。④А.П.Жарски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средств военной связи в годы войны,”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Жунал, 2009.nо.8,c.20.照此计算,西方援助无线电台总数相当于苏联战时生产总量的21.63%。
在稀缺物资方面,以有色金属为例:西方国家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向苏联援助了近42 万吨铜及铜制品,占苏联战时总产量的接近60%;援助的铝产品数量达到26.9 万吨,占苏联战时总产量的接近50%。⑤西方援助的有色金属数据参见: Report on War Aid Furn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USSR, Foreign Economic Section Office of Foreign Liquid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1945, pp.24-25 , Washington, D.C 及RUSSIA (BRITISH EMPIRE WAR ASSISTANCE),HC Deb 16 April 1946 vol 421 cc 2513-9, UK Parliament, London。苏联战时生产的有色金属数据参见: ТимурУакубов,“Динамика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 рассекреч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в СССР с известными ранее сведениями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История, 2015. Vol.6. Issue 8 (41) .众所周知,铝和铜是制造武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以铝为例,铝合金是更加适合航空技术要求的兼具高强度和轻重量的金属,在二战期间,基本上每架飞机都需要铝制部件作为蒙皮或者是承力结构元件。同时,铝合金也是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所不可缺少的原料。苏联大名鼎鼎的T-34 式坦克所使用的发动机就是铝制的。西方国家租借提供给苏联的镁达苏联总产量的2 倍,锡及锡合金达苏联产量的1.8 倍,铈则是苏联不产的金属,其他例如汞、钴、镉等金属的数量也达到了苏联产量的70%左右。⑥ТимурУакубов, “Динамика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Рассекре- -ченнойстатистик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в СССР с известными ранее сведениями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История, 2015. Vol.6. Issue 8 (41), cc.17-23.
(二)西方的租借援助为苏联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使其能够大力发展其他生产、补充其他行业劳动力和军队兵力
苏联战时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下表所示:
表2:苏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a
由表2可知,苏联军事工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41年为8840 卢布,在1942年飙涨为14330 卢布,几乎增加了62%;而1943年到1944年,该数字更是一路上涨,分别为16480 卢布与18030 卢布,直到1945年,这个数值的增长趋势才因为战争的结束而降低到17480 卢布。工业人均生产国内总值的数值按照1:5.3 的官方汇率计算成美元,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军事工业产值(单位:亿美元)
从表3可知,苏联军事工业的年均产值为2836.22 亿美元。在这里,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和大规模生产等因素导致的生产成本下降与产品科技含量上升而导致的成本增加等变量的情况下(事实上,苏联在整个战时一直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维持稳定的官方货币汇率;而战时大规模生产也要求新型号的武器装备尽量保持生产上的可继承性),用折合成美元的军事工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上文所述军事援助总价值相除,就可以得到大致的劳动力节约情况,详细结果如表4:
表4:以美元折合人均产值换算的劳动力数量(单位:人)
通过上文资料可知,尽管战时美英加援助苏联军事物资为51.33 亿美元,仅约占苏联战时年均军事工业产值的1.8%,但节约了约164.8 万人次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苏联红军鼎盛时期人数(1134.6万人)的14.5%,或者是相当于战争后期330 个师左右的兵力。②在战争后期,苏联主力师团的平均人数一般为4000 到5000 人左右,例如,1945年2月1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各步兵师的人数平均为5500 人左右,而近卫第8 集团军各步兵师的人数只有3800 到4800 人(参见《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706 页)。
总之,西方的租借援助对于苏联赢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战时主管军需物资采购和运输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曾说:“至于我们所获得汽车的数量,根据我的记忆,即使算上运输途中的损失的话也达到了40 万辆之多,(而且)这些汽车都是诸如斯蒂庞克、福特之类的卡车,威利斯轻型汽车以及水陆两用两栖汽车等等一流型号。事实上,(这使得)我们的整支陆军都成为了乘坐在车轮上的部队,而且是那种(一流)汽车!这显著地提高了部队进攻的机动性……没有租借法案物资的援助,战争可能还会继续一年到一年半。”①Г. А. Куманев, Говорят Сталинские Наркомы, Смоленск:Русич, 2005, c.70.斯大林也曾评价说:“我要说,依照苏联方面的看法,罗斯福总统和美利坚合众国为胜利作了贡献。在这场战争中武器是主要的。美国证明他们可以在一个月内生产八千至一万架飞机,英国一个月生产三千架飞机,主要是重型轰炸机,所以美国是个武器国家。根据租借法得到的这些武器将有助于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②瓦·米·别列日柯夫:《外交风云录》,李金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第189 页。
但另一方面,西方租借援苏物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西方援助物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东线战场的环境,尤其是坦克等陆军武器对于增强苏联战斗力作用甚微,与苏联本国制造同类武器相比,不仅综合性能较低,实战效果也不出色。此外,苏联在二战中担负了消灭德国有生力量的主要任务,遭受了最为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但得到的援助却远少于英国。据统计,英国获得美国的援助物资相当于其援助总量的69%,而苏联获得的仅为美国援助总量的24%③Mark Harrison, Accounting for War: Soviet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the Defense Bur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32.。这也体现出西方国家制定政策时的自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