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2-02 18:01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许小滨
青年心理 2020年32期
关键词:思达读思达词汇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许小滨

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同时基于理解积累知识,发展思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表达出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有重要作用,影响学生日后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落地。对此,教师应该基于“读思达”教学法为学生构建高效、智慧型的教学课堂,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关键过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的过程更像是机械化操作,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吸收,在大脑中进行判断和思考,然后得出关于阅读的结论。如果可以获得较好的结论,有利于学生认知世界,提升审美。阅读是帮助学生收集信息、积累信息的过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和教师之间产生的行为,这种基于行为演变出来的动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读思达”教学法是通过阅读、思考、表达组建成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学生经过这三个阶段完成完整的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综合教学管理、教学策略等多方面因素,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学目的。

(一)阅读——语文知识理解与积累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过程会涉及词语、语句的运用,涵盖技巧性在里面。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词语、语句的真正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文知识积累。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知晓不同的修辞应该用在文章的何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二)思考——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针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理解,这一过程会充分利用到学生的思维。思维发展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的逻辑思维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显像的方式,得到语言启示,获得最终的结论;而形象思维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文字在脑海中进行造境,对知识进行情境创设,形成与文字有关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表达——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

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发现文字的魅力,感悟文字带来的情感。在阅读中,阅读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使其从中学到道理,对于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树立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意义。理解更好地表达和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基于“读思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些词句经过历史沉淀传承,经过作家巧妙地放置,会在文中展现出特殊的效果。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词句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度”,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1.轻读拓展语文词汇视野

现在的语文教材与过去相比较,无论是词汇量还是教材编辑的质量都呈现提升的态势,并且,教学材料中出现了传统教材不具备的高级词汇。因此,应尽可能在学生语文能力萌芽初期扩大其词汇视野,提升学生在阅读时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金色的草地》这一课中,文章中出现了金色的草地,这一词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通过对文章进行解读,会发现原本文章中的草地在中午和傍晚呈现出的颜色是不同的,学生日常对于草地的印象只有绿色,金色草地能激发学生的好奇。从教材角度来看,文章是想通过对草地的描写,留下一个小伏笔,后面解释金色草地的构成。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从词汇中探寻到文章的中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后,将文章的大致内容复述出来,并对一些词汇进行细节描写,丰富故事情节。将语文知识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将重点从“研”转变到“用”,体现“读思达”教学法的目的。在课文《秋天的雨》中,出现了多个成语,这些词汇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年级的学生有着新的学习目标。因此,中年级阅读教学无须学生重点关注词汇,而是需要教师以“轻学”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

2.深读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阅读文章时遇到的成语等高级词汇,使得普通词汇被忽略。《迷人的张家界》一课中使用到了“拔地、高耸”等动词,尽管词汇本身不是具有文学性的词汇,但是在文中使用这些动词,提高了文章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有较高的教学价值。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表达方式上,能使阅读更有意义。基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思维逻辑非常清晰,更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3.精读助力知识内化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结合正确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文章语句中理解高级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最后对词汇进行有效运用。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富饶”一词,学生对于词汇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模糊,教师需要为学生举例讲解,在学生明白词汇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文中的富饶指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会基于对词汇的理解进行思考,结合上下文,明白西沙群岛的富饶之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活跃思维,理解并思考,知晓了词汇的另一种用法,将知识有效内化成自身的语文素养,促进了阅读策略的变通运用。

(二)在文章对话中感受文韵的魅力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将提升学生的文章审美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在《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写的是南方秀美的风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美景情境,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文中有“嶙峋”“连绵”等词汇,有效地提升了文章中句子的质量。如果将这些形容词换成其他的词还会有同样的效果吗?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词汇,更要将自身投入鉴赏的情境之中,更直观地感受词汇的魅力,进而提升对文章中词句的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词汇与作者的进行对比,并且带领学生创设情境,浸润于情境中去思考,使情境作用于学生大脑中的语言信息加工机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关注表达输出,落实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涉及口语表达和文化表达输出。只有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才能高质量地进行文化表达输出,在实践中应用得更加精准、有效。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关注学生的表达输出能力,需要给学生提供输出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有效发展语文素养能力。对此,读写结合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的知识存储为实践过程中的表达输出奠定了基础。

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多积累优质的语文知识。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作者把落叶描绘成“金色巴掌”,给人一种梦幻、温暖的感受,同时呈现出秋天的美好。小学生的表达输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所有知识点都是逐渐积累的结果。阅读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去理解和领悟作者的写作意象,而是通过加深理解,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并基于作者的词汇运用和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生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会出现才思枯竭的现象,这正是因为词汇量的积累不足,不会正确地进行表达输出,导致学生写作的时候被字符所束缚。阅读中的知识不但能帮助学生有效开拓知识面,更能为其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文学性较高的词句,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记录。学生长期积累,在需要表达输出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运用优秀的词句,使自己抒发的想法变得更加高级。在提升写作、表达能力的同时,推动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一环,是学生语文学习科学进阶的重要内容,有效掌握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读思达”阅读教学法有效地通过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优化阅读输入,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构建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其对语文的鉴赏力,建立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自由还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猜你喜欢
思达读思达词汇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汽车轴承的疲劳耐久分析与研究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姜思达的人生三路向
词汇小达人
“想睡樊野没睡到,走红严重影响我约……”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