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 秦文彬 夏良才 张 辉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四个方面的引路人,其中一个就是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快乐有趣的探索活动中得到呵护、启发、挖掘,从小播下创新的种子。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创新基础知识,就能启蒙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掌握创新发明技法。我校于2019 年参加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区域统筹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施中我们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分管副校长担任组长,由教务处负责课程安排、教材管理、教师遴选和过程考核;德育办负责宣传动员、学生管理、成果申报、资料收集等事项;总务后勤负责经费管理、学生安全、环境保障等服务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是注重课堂变革。创新教育是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努力把想象和创意变成现实的过程。生活中,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传统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创新科技课程的开设,就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从思维发散、能力进阶、创造技法等方面,让孩子大胆地想象、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法指导、评价方式的改变,与学生共学习同成长。在体验、思考、设计、创新、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既鼓励成功,也允许失败,使孩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保护。
二是注重普惠参与。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创新教育不是选拔或者掐尖教育,而是萌芽和发现,探索人才成长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学校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多元的服务和平台。我校主要通过课后服务和周末训练两种途径进行创新教育,由学生自主申报,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社团活动班或兴趣班,形成梯队,让这些有意愿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持续学习和培养。目前学校开设了包括科技在内的社团班40 多个,实施创新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以科技艺术节为载体,科技活动贯穿了如下理念(1)六大原则:激发兴趣、民主和谐、鼓励创新、实践性、延缓判断、成功体验。(2)三大前提条件:领导的大力支持、硬件设施、时间。(3)十条途径:开展“三个一”活动;课内外结合开展科技活动;雏鹰假日;科技艺术活动月;“三模一电”活动;守望气象观测小组;动手、动脑设计新方法;开展了“十三个小”活动,即小设想、小建议、小设计、小窍门、小制作、小实验、小点子、小问号、小能人、小论文、小发现、小创新、小发明活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小队活动。(4)四化:规范化、有序化、系统化、常规化。(5)五定:定目标、定计划、定人员、定场地、定时间。(6)七有:有领导、有制度、有记录、有经费、有组织、有奖惩、有总结。(7)七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综合性。
为此,学校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学校连续举行了23 届科技艺术月活动,每年的科技艺术月活动成为学校活动一大亮点。科技艺术月分上下半年举行,分别要开展“二·十·二”活动。即班级完成“两个一”活动:完成一期科技黑板报,组织一次科技主题班队会。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讲一位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读一本科普书;完成一件科技制作;做一件科技读书书签;画一幅科学幻想画或主办一张科技手抄报;创新或改进一个日常生活小用品;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撰写一篇观察日记;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并撰写报告;制作一件小发明或撰写一份发明设想。学校开展“两个一”活动:举办一次科普知识竞赛,举行一次“放飞梦想”空模或车模、航海模型比赛。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选项目,至少参加一项科技活动,达到人人参与。每年全校上下半年共有两万多人次参加各项科技活动,平均一人参加了4.5 项,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更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周末创客班主要从思维发散、能力进阶、创造技法等方面进行,使用统一的课程教材,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和培养,并形成梯队持续训练和培养。
为促进工作的有序推进,重点在师资、场地、经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师资队伍的组建上,采取自主申报、学科组推荐、部门审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以科学、信息师资为主,其他学科教师参与,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几乎做到了学科全覆盖。
在场地保障上,在学校办公用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专门投入20 万元,改造装饰了创客室一间,作为科技专项活动和创客教育基地点,其他教室作为创客教育教学使用,保证了创新教育工作正常运转。
在经费投入上,保障了师资劳务费、器材的购买、成果申报及获奖、交通运输、师资培训等各种费用的支持。仅去年一年,投入创新教育的经费达到20 多万元。
我们主要从评优评先、收入分配、学习培训、职称评定等环节建立了激励机制,让更多的教师乐于参与科技教育。仅2019 年,参与创客教育的教师中,有12 人次被评为各级各类优秀或先进,占比超过60%;学生获得“创客之星”和“雏鹰之星”120 多人,为师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在收入分配中,将教师参加创客班学生辅导获奖、教师获奖、成果申报及获奖、论文或案例发表等全部纳入学校二次奖励;在外派教师出省、出国培训中,将该项工作一并纳入考核条件。目前,参与专项培训的教师达到50 人次,其中5 人有过出境培训学习经历。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校同样将教师在创客教育、创造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学幻想画、科技小制作等辅导及获奖纳入积分管理,成为职称评定的有力支撑,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参与积极性。
关于教育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过程评价。创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五个融合。
一是与学校德育工作重点融合。加强学生的文明守纪、勇于钻研、探索进取、合作共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是与学校开展的主体式对话教学改革相融合。强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加强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专题探究、对话交流等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是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相融合。我们提出了学生发展的“211”工程,即掌握2 项体育技能,培养1 项艺术特长,参与1 项科技活动。学校为孩子提供平台,通过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劳动周等途径,让孩子广泛参与,全面发展。去年,我校学生参与各类活动达到2 万多人次,人均达到8 次。
四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卫生清扫、桌椅摆放,器材准备、作品制作、过程记录等各个环节,使孩子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融合。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奠基。在前不久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我们所开展的创新教育就是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为他们提供充沛的营养。
在创客教育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师生都得到了成长,取得创新成果50 多项。其中,学生专利成果申报成功11项(全区43 项),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学幻想画获得区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3 人、二等奖9 人、三等奖19 人,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同时有11 件科技小发明、18 篇科技小论文、4 幅科学幻想画参加了成都市第36 届科技创新大赛。课题组陈主任、教科院李部长和台湾发明家邓鸿吉教授也先后莅临学校指导。
在开展创新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我们走过了崎岖不平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办一流教育,创特色名校”是我们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助力我区质量和品牌攻坚,争创“六个一流”(理念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硬件一流、质量一流、口碑一流)”,是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我们坚信在“顶层设计、三性教育、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勠力同心、奋勇前行,为孩子们的梦想启航做出我们的贡献,走出龙泉航小发展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