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 温超 张应驰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怎样贴合学生需求发挥最大效应,探索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育人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新模式、新路径,进而深化拓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实效性,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深化与拓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思想修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上世纪 80 年代初,共青团中央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号召青年大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三下乡”首次提出。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西华大学作为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学校每年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有多少;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评价到底如何;进入到新时期,怎样在继承和发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优势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探索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育人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新模式、新路径,进而深化拓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实效性,这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紧紧围绕“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这一活动主题,经过认真宣传、精心组织、积极申报,学校集中组建了122支团队:其中校级重点团队24个,校级一般团队36个,自筹团队62个。1528名同学,近100名老师参与集中组队活动,活动涉及到省内18个市,60多个县和100余个乡镇,以及省外的8个市县。实践团队在理论宣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教育帮扶、普法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活动,影响及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此次学校“三下乡”活动收获感谢信、表扬信12篇,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实践活动举行座谈、访谈32次,举行文艺演出8场,分发赠送书籍100余册,价值4000余元;共设计42份问卷调查,完成了56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受到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青网、搜狐网、四川新闻网、四等70余家省内外主流媒体报道。基于此,西华大学团委喜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3支团队3名优秀青年学生获得“强国一代新青年”荣誉称号;荣获2018年成都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紧紧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这一活动主题,共组建实践队伍150支,参与师生1526人,本次实践活动涉及到省内19个市,60多个县和100余个乡镇,以及省外的4个市县。实践团队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历史成就观察、依法治国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9个主题、1个青年大学系列专项开展活动。
学校的实践团队在各宣传平台上投稿累计1015篇,实践团队努力将实践成果进行转化,并将实践活动导向深入,积极提高社会实践工作成效,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209篇;得到当地领导及地方的表扬信等20余篇。最终荣获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个,优秀个人1人,经济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教育关爱服务团被团省委推荐参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二、工作建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關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15个部门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团省委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关要求和西华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青春力量。
(二)总体思路
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校院联动”的原则,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地区特色实际、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重点、针对大学生需求,将社会实践与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着力锤炼高尚品格,不断增长能力才干,勇于投身创新创造,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指导。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密切结合活动主题,抓住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形成工作特色。指导老师要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2、加强推广,扩大传播。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加强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动员各团队积极参与团中央开展的“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网报备。
3、确保实效,注意安全。注意要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4、及时报送,做好总结。要及时做好经验总结报送材料至校团委并组织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等社会实践二次教育,交流实践体会,提炼实践收获,扩大教育成果。学校将在此基础上评选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成果,并予以表彰。
(四)主要举措
1、结合校地实情,突出活动主题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要基于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定位,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进一步找准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青年应为能为善为的领域和方式,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切实发挥好实践育人作用,激发青年留在四川干事创业热情。
结合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在四川省地域内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不可避免的两大主题。青年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大凉山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通过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乡村知识帮扶等形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2、完善实践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所学专业,发挥参与学生专业特长尤其是专业技术,探索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育人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深化拓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实效性。一方面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第一课堂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做好知识储备,同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激情与活,检验学生在第一课堂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完善自身参与实际操作的技能。另一方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借助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三下乡”社会实践设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课时量,覆盖全校各专业学生。
引导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建立长效建设机制,各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情况和社会实践项目品牌建设情况纳入学院的第二课堂考核指标体系,助推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纵深发展。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衔接起来,深入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全力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配合加强“志愿四川”平台建设,深化实施“青春志愿”系列品牌项目。
3、依托特色项目,注重成果转化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衍生大量实践成果: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社会调查数据和报告可以转化为学术论文;活动中拍摄的微记录音频视频可以进一步加工转化,形成主题鲜明、视角独特、青春励志、艺术性强的微电影作品;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包括图书、专题报告、主题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具备一定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的实践成果。力求通过实践成果转化,成功孵化一批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的高水平学生实践成果,借助“第二课堂工作室”培育计划等特色平台,与“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实现有效对接。
同时,按照西华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整体实施进度,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内容中,依据《西华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根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和成效匹配一定的分值,吸引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又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在开展具体工作中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方式方法,构建实践育人的新路径,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吴立全.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拓展及实现路径研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20(4): 105-109.
[2]王爽.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深化与拓展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9(4):103-106.
[3]成文鹏.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深化与拓展研究.[J].青春岁月2019(4):94.
作者简介:
杨丽萍(1992—),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温超(1990—),男,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共建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張应驰(1999年—)男,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