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桓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时常会犯一些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错误、解决错误,实现错题资源转化,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广泛思考,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文章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容易错题的原因,进行错题分类及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强调综合素质培养和深入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成为数学教育的两个落脚点。学生课堂上产生错误信息的原因是多样的,教师只有通过分析错误信息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笔者任职小学数学教师多年,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有一些心得体悟。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容易错题的原因
数学是需要较强逻辑思维综合能力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算理是一个以加减乘除四则计算为基础,由数学涵盖、数学性质、数学定理等共同构成的数学基本知识框架。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理解很多抽象的知识,但是对于一些低年龄学生来说难以充分理解这些知识,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学校实行大班制,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缺乏对于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对待,未能施行分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学习分化问题的愈发严重。由于全班学生数量大,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绩难以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烦琐,小学生由于多动的天性难以实现整堂课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导致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容易出现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错误,做题时错误率增加。
二、小学数学教学错题分类及分析
(一)对数学原理和公式理解的不全面
对原理和公式的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和知识的积累不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公式来解题,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相关的原理和公式,但是由于缺乏公式计算过程,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每个公式中包含的原理,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类型转换时无法灵活使用公式,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例如,乘法口诀记背不清楚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二)受生活常识影响导致错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事物时形成了一些生活经历,这些经验和数学原理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偏差。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对题目判断不准确导致解题错误。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判断题以及对题目的理解中,特别是在学生对于单位的认知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分米与米,克与千克等数量单位的换算。
(三)难以区分相似概念
数学中存在相似的概念和语言,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对比给予足够的重视,会使他们容易误解问题。例如,对“减少了”和“减少到”兩者的区分,学生通常难以细心辨别。
例如:水果店周一进货120个苹果,周二进货的苹果总数减少到40个。请问周二比周一减少了多少个苹果?
例如:水果店周三进货80个火龙果,周四比周三多进货30个火龙果。请问周四进货多少个火龙果?
(四)难以灵活解题
解题思维的固化的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形成相对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因此会不自觉使用先前形成的固定思维解决相关的问题。
例如,“一个数是38,比另一个数多7。另一个数是多少?”学生错答为:38+7=45。
例如,“一个数是12,比另一个数少9,另一个数是多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是:12-9=3。
可以看出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存在错误。
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策略
(一)重视错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大多数小学生十分注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当他们犯错时,会担心别人发现并嘲笑自己。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老师不注意学生的错误,甚至批评他们,学生的态度就会变得消极,错误就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这些错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这些错误。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识别和纠正错误,使其在连续纠正过程中提高其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预设错误,引导学生自我纠错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通过预设错误题目,让学生发现解题中犯的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纠错的能力,提高了错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数学教学中的错误纠正技能。
例如,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举例:“小红有15个苹果,小蓝有7个苹果,小红比小蓝多几个呢?”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分析解题思路,得到算式15-7=8,学生认为减去7意味着答案是小红比小蓝多7个苹果。面对这一错误教师不要马上反驳,而是要利用这个错误进行深入剖析,借用教具拿走代表小蓝的7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候减去7是从小红的15个苹果中拿走了和小蓝一样数额的7个苹果,因此可以算出小红比小蓝多8个苹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式的含义,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使用减法计算“比—个数多几”这类问题的原因,更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式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思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错”“该如何改正”,通过连续发问的方式,助力学生找到错题的改正方案。“怀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错误发生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提问中独立进行逆向思考,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创新思维。
在“简单推理”的教学内容中,通过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教学方法,将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教导学生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问题。逻辑推理具有较强的思维性要求,学生对纯文字推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断追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堂中营造一个以鼓励为主、师生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获得自信,提高学习热情,促成一种激励教育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因为其思维特点,以及数学知识储备不足或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到位,往往会错误地解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研究教育(学)中的各种“错误”,学会发现“错误”背后的隐性教育价值,并使之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