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晨(哈尔滨师范大学)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必然。词汇、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随着语言的交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词汇空缺现象。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手段和工具,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作用。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表述,要想使英汉两种语言互相理解,则说话者与听话者需要对相互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就会出现词汇空缺现象。
人们所说的词汇空缺与文化空缺本质上是一致的,词汇空缺指的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空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差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专有名词会随之出现,这些专有名词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契合词”或“对等词”,这种现象被称为“词汇空缺”。
从词义的角度看,词汇空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称意义的空缺指的是那些为民族文化所特有的一类专有词汇,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蕴含了特殊的本民族文化,因此在其他民族语言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英语词汇在汉语中空缺的现象比较常见,如American Dream,指美国人经过一定的奋斗能够获得的美好生活状态;Brompton cocktail,指癌症止痛药。同样,如汉语中的习气、尘缘、臭皮囊等在英语中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
另一方面,语用意义的空缺。首先语用意义指的是该词汇在本民族里可以拥有其他联想意义,它的涵义是由本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特征明显。如蟋蟀(cricket)一词,汉语中该词通常运用在古诗里给人以忧伤、孤独、悲凉的感觉:“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杜牧《寝夜》;相反,cricket一词的忧伤之情在英语中却得不到体现,如英文中的“as merry as cricket”(非常快乐)。
中国属于人文主义思想,讲究道德为本,注重群体生活,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人重器物、轻人伦,讲究功利为本,人权主义,属于科学文化,注重个体生活,崇尚个性独立。这体现在语言中最明显的就是家族称谓,如中国人对亲属关系泾渭分明,如表哥、表姐、表弟、表妹,这些词表现在英语中则用“cousin”一词替代;再如汉语中姑姑(姑父)、婶婶(叔叔)、姨妈(姨夫)等,西方人则用aunt(uncle)一词替代这一类。
另外,中国人把谦逊作为传统美德,在说自己时,通常会用到鄙人、在下、小人等词。而西方人表示自己单单用“I”一词,该词并不能如汉语一般反映说话人谦逊的心理特征,因此出现了词汇空缺现象。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反映人类思想文化,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把《圣经》作为经典,认为上帝是救世主,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按照上帝的旨意;而中国人信奉的是佛教和道教,倡导的是儒家文化,孔子和老子的大部分名言金句至今被封为金科律令。英语有一些词汇来自《圣经》,如a messiah(弥塞亚—救世主)、a Solomon(所罗门)、a Judas(犹大)等,这些词汇是西方独有的,在汉语中并没有相对等的词汇。同样,汉语中也有与宗教相关的特殊词汇,如解脱、功德无量、四大皆空等。
众所周知,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会建立起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根据本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建立起来的,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其对等的词汇。汉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汉语中很多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如:汉语中的“旗袍”“炕”“豆腐”等,在英语中都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同样,在办红白喜事方面,中国人在办婚姻喜事时,喜欢布置成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幸福、美满的意义;而西方人在结婚时则喜欢白色,象征纯洁,通常把红看作是生气、警告的象征,因此表现出词汇空缺的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在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表现出多种形式。语言是连接跨文化交际的工具和手段,词汇占据了语言的主要方面,词汇的选择是由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文化的多元性,词汇空缺现象不可避免,通过掌握各国文化知识,有效的梳理英汉词汇空缺,有助于说话者和听话者精确的把握语言的运用,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