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莎 张冬 林小云(广东理工学院)
19世纪爆发了一次移民热潮,出现了华人大规模移居东南亚及大批欧洲人移居美洲的现象。两股移民热潮尽管发生时间基本相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移民发生机制和移民方式,两批移民的境遇也相差甚远。本文追踪19世纪华人和欧洲人在海外的现状,比较不同移民群在海外扩张的特性,进而折射出华人和欧洲人的区域关系和移民网络的不同模式。
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莱文斯坦首次系统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的迁移遵循一定规律:一是居住地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19世纪华人移居东南亚和欧洲人移居美洲,除了政治上的无奈被迫选择外,也存在生存环境、移民政策、社会关系网等“推拉力”因素。
19世纪50年代以后,华人移居东南亚的最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带来的闽粤两省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加上这时期小农经济的大量破产,世界资本主义开发引起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形成了中国移民高潮。受到传统小农经济落叶归根观念的桎梏,城市破产手工业者和破产农民选择离故乡较近的地方谋生。而南洋是华人移居所能想到的最近的目的地,且 “下南洋”的历史悠久,于是下南洋也就成为当时众多华人的选择。
19世纪美洲移民潮呈现此起彼伏的周期性。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与美洲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相关。大批欧洲中产阶级率先移民,成为早期欧洲人移居美洲的主体人群。工业革命完成后,移民主要是中产阶级,他们抱着对新大陆的好奇向美洲迁移,美洲移民社会逐渐成型。19世纪后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使欧洲移民运动成为可能,同时,欧洲国家限制本国居民外迁的政策也放宽了,大批欧洲民众自发加入了新大陆移民行列。
移民意味着空间上的转换,交通是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信息交换渠道、社会关系网络是移民通道形成的重要因素。19世纪,欧洲人主导的世界贸易网络成熟,东亚、东南亚海外华商网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华商网络成为东西方贸易网络的组成部分,两者随时有冲突,但也呈共生互动之势。海外华商网络由沿海向内陆扩展,由从事商品贩运到组织商品生产,因此对华人劳力的需求大增,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加又支持了海外华商网络的扩大和产业经营的多元化,进而带动了华人移民社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华人移居东南亚的通道成熟地运作了起来。华商“客头”招引同乡宗亲出洋,华工主要通过该通道以契约制出国。
经过研究发现,政治避难以及民族压迫是19世纪形成欧洲移民潮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美洲国家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国内人口稀少,导致严重用工荒。这时原有社会关系网没有发挥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交流渠道。阿根廷等国家拼命鼓吹“人种优越论”,于是欧洲劳工纷纷奔向阿根廷。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19世纪华人移居东南亚主要依靠社会关系网,而19世纪欧洲人移居美洲主要依靠政府信息的吸引。但两者都是基于蒸汽船的发明和运用。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两个移民族群的境遇和在移入国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移民从事的经济活动及其与当地社会融入情况有重要关系。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 20世纪初,华工为出国华侨的主体。契约华工的文化水平很低,在当地从事底层苦力工作。管理契约华工的普遍是华人,甚至是欧洲资本家所青睐的华工。新华工一般只和他的华人工头联系。而华人工头为获取最大利益,对华工进行无止境压榨。东南亚国家的普通群众更是被迫接受华工,对华工抱有敌意,认为是华工挤占了其工作机会。19世纪华人在东南亚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仍与当地主流社会有遥远的距离。
而从欧洲去美洲的劳工在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很多人成为军官和地产主,也有一些人成为主教,这当然与欧洲劳工的文化水平有关。欧洲人大规模移居美洲不久后便有了法律保护,法律明确制定了有利于欧洲移民的长期法律框架,保障了其享有宗教等方面的自由。欧洲人掌握的政治权力为欧洲人融入当地社会提供了契机,并对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两个族群的移民路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19世纪华人移居东南亚大都是被迫的,移民文化水平较低,与当地互动较少;同一时期欧洲人移居美洲,是在移民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和政府政策的驱动下完成的,与当地互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