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见英
摘 要:幼儿园作为人一生之中初步接受教育的场地,它具有启蒙幼儿思维、奠基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受限于幼儿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他们对于教学活动的价值没有明确的观念,没有正确的概念,兴趣往往也是根据自身爱好决定的。基于这样的状况,在幼儿园教学中课程需要融入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让幼儿的课程学习充满乐趣,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
就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而言,更多的是依托于教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改革也不断推陈出新,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再简简单单地“照搬”教材,而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的特征,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学习模式建设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幼儿发展所需。为此,摆在当下幼儿教师眼前的难题是如何建设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课程,使得幼儿课程更具有指导性、引导性。
一、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内涵
(一)彰显幼儿的特点
在户外区域混龄體育活动中,是以幼儿的实际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为主要导向,从而制定符合幼儿童真的体育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第一,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呼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思想是体现幼儿为本,然后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自主地、感兴趣地参与到户外区域混龄体育中去;第二,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当中一直强调“以学导教”的教育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要彰显幼儿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幼儿自主的从户外区域混龄体育当中获得成就、获得感悟;第三,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更为融洽,从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为出发点的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教师势必会对幼儿更为了解,幼儿也势必对教师更为信赖。
(二)展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特点
1.教育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幼儿受到教育,让幼儿得到知识的洗礼,得到思维启示,这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要义。但是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鉴断能力有限,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是需要不断的后天积累以及后天的不断学习。所以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也应当具备教育性,让幼儿初步学习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意义,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样的在实现这一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健康性
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需要重视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健康性。
3.趣味性
趣味性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准则之一。教师要通过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课程教学教学模式。相较于枯燥无味的知识疏导,原理讲解,往往是调不动幼儿的积极性的,但是在教学中通过户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
二、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活动区域的选定
对于活动区域的选定是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的首要,活动区域的选定和划分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活动区域的选定和划分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兴趣爱好、安全防控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选定划分活动区域,从而确保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际效益。
在选定和划分活动区域当中最需要教师注意的便是安全性,在上文提到了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对很多风险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相较于课堂教学,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同时在选定和划分活动区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理解能力差异选定划分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划分为“小班区”“中班区”和“大班区”,分别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亦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还好划分为“球类区”“沙滩游戏区”和“体育运动区”,从而更好的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体育活动是离不开材料的,比如篮球、足球、呼啦圈等。这些材料的投放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更能让幼儿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开拓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身体。
(三)教师有效的引导、指导
对于引导、指导,主要是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的原因。由于幼儿大多在认知能力上还存在明显的短缺,因此他们对于很多体育活动理解不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指导,从而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感悟。
同样的,基于安全因素,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在前文中提到了由于幼儿所见事物不多,所以对很多安全隐患没有防护意识,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更大,是需要幼儿教师引导、指导的,促进幼儿安全防护意识的良好养成。
三、结束语
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而言,其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身体素质,更拓展了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今后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地显现其价值,需要教师合理选定活动区域、适当投放运动材料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指导。
参考文献:
[1]易俊.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