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知行转化的因素

2020-11-28 10:08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受教育者

汤 洁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0)

从古至今,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道德领域讨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道德生活中知行不一问题依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1]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转化的哲学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效地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

一、“知”与“行”关系的理论阐释

在道德生活中,“知”和“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代表着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论态度和实践态度,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知的基本含义为明了、学识学问、认知能力等。本文语境中的“知”是指以道德知识为基础,对社会道德关系处理的原则、标准产生的看法和理解。行的基本含义为行动、行为、实践。本文语境中的“行”,指的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下,根据思想政治品德的原则、规范,把自身内在的固有认知和意识外显为行为的表现活动。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现实路径具体分为领悟、认同、同化、外显四个阶段。领悟而后能知,认同而后能明,内化而后能断,外显而后能行。[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用“知”指导“行”,然后用“行”修正自己的“知”,经历了“学习—认知—实践—纠正—升级—内化”这一过程。在此过程中,坚持知行关系的辩证统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二、知行转化的过程及其主要表现

“知行转化”是指道德主体在正确的道德认知的指导下,将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3]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认同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产生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行为。但事实上,知而不行、无知不行或行非所知都无法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一)知行转化过程分析

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是外部环境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1.内部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内在的知、情、信、意、行五种心理要素不断地均衡发展、相互适应的内在矛盾运动过程。[4]在此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是催化剂,道德行为是外在表现和结果,这五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道德认知是起点。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难以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当受教育者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后,会按照社会所遵循的政治原则、法律规范、道德标准去理解、评价事物,从而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激化个体去行动的内在动力,是开启受教育者心扉的钥匙,情通才能理达。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道德信念一旦形成,能进一步深化道德情感,又可以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道德修养不断向行为实践转化。道德意志是促使道德行为反复出现甚至稳定巩固下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道德行为不仅是知、情、信、意的外在表现,也是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

2.外部制约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时代下的社会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文化多元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冲突会导致人们的思想上的分歧,让道德认知变得复杂化,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们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会使受教育者在面对众多的道德评判标准及观点时感到无所适从,知行转化也会因此陷入困境。

(二)知行背离的具体表现

在实际生活中,受教育者认知与行为相分离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知而不行

知而不行是指人们在习得道德准则、道德规范后,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却没有按照已有的道德认知做出相应的正确道德行为,这是我国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5]知而不行主要包括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两种情况。知而不愿行是指受教育者自身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明晰社会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但是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没有表现出道德规范要求的正确行为。知而不能行是指受客观环境或者自身行为能力的影响,受教育者对社会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知晓并认同其合理性,但是没有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

2.无知不行

道德认知可以理解为道德认识,即受教育者对基本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原则等方面的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强化认知,加强受教育者对“知”的认识度并加深理解,逐步帮助其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为。受教育者如若听不明白、理解不了,或者在认知的环节中出现了错误,不清楚符合社会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无法顺利地把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

3.行非所知

“行非所知”分为“高知低行”“知而错行”两类情况。“高知低行”指受教育者自身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认同社会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但由于个人能力等原因没有达到认知所要求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知低行”的现象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尤为突出。“知而错行”指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受教育者在已经习得正确道德规范和原则的情况下做出了违背个体道德认知的错误行为。

三、知行背离的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纠正受教育者意识层面与社会发展不符的思想观念,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道德认知向正确的道德行为转化,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受教育者内在动因和外在社会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一)内在动因

1.个体道德认知领域的局限性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而言,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他还不能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社会政治要求的,或是合乎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教育者只有先将这些正确的知识内容和行为规则告知他,才能使其具备做出正确行为的依据。但是,道德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认识的层面,而是蕴含着对于趋善避恶、对于规范的认可的要求。[6]道德认知应当包含四个维度:第一,受教育者对基本伦理行为客观规律的认识;第二,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目的的认识;第三,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认识;第四,对于个人内在品德的认识。每个人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受成长历程、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影响,因此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也会发生不同的效果。

2.个体道德行为选择的情境性

无论是小社群还是大社会,道德规范都具有普遍性,即对于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任何个体而言道德规范的要求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7]但是,人并不是单纯的道德存在,而是作为生命的存在,总会有冲动,有欲望,有现实的利益诉求,人们有时不愿意为遵循某种道德理念舍弃现实利益。并且,具体的个体总是生活在不同的场景之中,毫无疑问的是同一个体在不同场景中、不同的个体在同一场景中的角色是不同的,其利益诉求、立场也总是不尽相同的。对于道德原则与现实利益的态度,人们会呈现出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

(二)外在环境因素

1.文化多元化增加知行转化的难度

全球化进程速度加快,人类的交往推动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社会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文化得到融合发展的同时,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此起彼伏。人们旧的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迫切需要构建新的道德观念,来给人们的现实生活重新赋值。[8]社会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的文化赋予了人们更为宽广的视野,展现了多样的选择范围和价值取向。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网络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现代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被打破,很多人拘泥于自己的网络小世界,缩小了交往的范围,长期处于一种精神平庸、信仰失落的状态,缺乏应有的价值操守。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因素对我国的道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人们逐渐淡忘了奉献精神、勤劳节俭等品质,在社会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影响个人的道德行为,增加了知行转化的难度。

2.负面社会德育环境破坏正面的德育教育

中国古代臣民思想、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的导向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日益呈现出内在的分裂和紧张,社会德育环境无法与现代德育教育统一。这一现象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人际交往的物理空间环境。网络逐渐趋于平民化、大众化,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已经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现实直接的交往的机会正在逐渐减少,这极有可能造成现实的人际关系疏远,产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现象。二是人人都有话语权,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道德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就会导致一部分道德自律能力缺失的人很容易发生不道德行为。当受教育者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时,其所接受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削弱,知与行不能实现统一的可能性也就愈发增加。

(三)教育因素

1.学校教育方法上存在缺陷

教育内容是关系到“知”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知到行转化的最初一环,是引导受教育者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关键。在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知晓、理解道德规范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晰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背后的意义。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教授符合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规范化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其形成符合主流文化思想的道德品质。而对于与之相悖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取回避或者不提及的态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教育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单向理论的灌输教育方式,教育者不只是简单地告诉受教育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应该进一步锻炼受教育者判断选择的能力。一方面要使其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要具备判断他人道德行为、道德观念的能力。在道德冲突中让受教育者积极思考,自己分析面临的复杂道德问题,学会用自己的道德认知去理智判断问题并做出决策。如果仍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受教育者相应的道德实践,这样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意志,最终就会导致受教育者无法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导致知行不一。

2.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实际上,每个人最初的道德教育都是由家庭来承担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良好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家庭成员中相互之间的友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都在用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传播着自己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品格。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首要任务,重视孩子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部分家长仅仅通过子女学习成绩高低来评价孩子,致使一部分孩子在价值判断上常常表现出行为选择时的茫然失措、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9]这种功利化商业化思维的消极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子女形成正确道德行为。

二是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言教,轻身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言教与身教的偏差导致子女会出现道德知行偏差。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家长平时良好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之道,是比日常说教更为有效的一种隐性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自我检验的过程,要坚持以身作则,不可空口无凭地盲目说教,从自身素质出发,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子女。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受教育者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生活教育”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