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张 悦
中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刚刚摆脱了语文学习中的青涩问题,逐渐掌握了基础性的学习知识和方法,对语文学习的深入发展满怀期待和信心。中段语文教学同样发挥着承前启后的教学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前期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回顾,同时需要对学生更深层次的能力进行开发,逐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认知,为学生的长远能力发展进行积极铺垫。阅读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保持持续的关注和创新态度。
在语文汉字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大量的汉字、词语、语法进行学习和积累,仅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有效实现的。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可塑性。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积极的价值观保持认同和尊重,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学生的长期学习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的生活范围和阅历都相对有限,但却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阅读教学正好适合学生的基本学习模式,在字里行间中给予学生多样的现象和体验,使学生对文字学习保持持续的关注和兴趣。
阅读教学涉及情感、价值导向教学等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促进课堂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巨大帮助,对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价值偏好的认同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对课堂阅读教学保持高度重视,促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积极体验。
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对当代学生的特点进行重新校准分析,保持对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走访和了解。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学习观念,减少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焦虑情绪,使师生之间形成更积极的配合。
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上发挥着巨大优势。教师需要重视对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中,教师可以对作者的孤寂身影进行画面创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保持自娱自乐的乐观态度。另外可以巧妙地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利用课文插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了思想教育和阅读理解有效统一在教学之中。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选择场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表演。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进行分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角色理解,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完成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进行阅读后,要求学生进行角色的评价,让学生根据活动对角色进行重新认知,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记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同时让学生养成读后感的记录。在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更加规律地进行自主阅读。
“1+X”群文阅读教学逐渐兴起,主要是在语文课本的基础上进行阅读。“1”是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X”是与代表性文章有相同之处的文章。通过“1+X”群文阅读的教学,让学生认真学习代表性文章后可以对其他的文章进行自主理解。例如在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书中,《山行》组合的群文是《枫桥夜泊》《秋叶飘飘》,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色,通过不同诗歌的阅读,让学生理解不同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方式,让学生对秋天产生新的认知,鼓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秋天。
教师需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遴选书单。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定期开展读书品读活动等,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小学语文中期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点到面对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结合社会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做出积极尝试。使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时代气息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