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东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白马小学 四川 眉山 620000)
在教育改革以及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不止一次提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部分教师还秉持着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思想,这也进一步约束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体现。对于这种状况,我们教室应当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两者应当是处于一种较为民主平等的状态,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凸显教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进行深入思考。这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而想要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平衡,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教与学产生更为深层的互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为有效课堂打下基础。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管在教学设计还是在实际的课堂互动上,都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未知事物,其实都有一颗较强的好奇心,我们教师在为学生展现知识的过程中,应当要了解到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并将数学的趣味性添加到其中,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其。在教学互动上,教师也应当进一步转变传统的问答方式,可以将更多元的媒介添加到其中,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更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主体性。
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显现出了其不足,尤其是在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这在很多时候都会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学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实现初步构建,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应当选择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厘米、分米、米”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直观性较强的信息教学技术,通过课前设计相关课件,来为学生展现厘米分米米的不同。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教学技术与情景教学融合到一起,通过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构建相关情景。比如说通过信息技术来构建生活情景,如铅笔的测量,身高的测量,操场的测量,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真实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相对比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这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减轻理解过程中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氛围。
而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就应当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说通过布置任务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并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融合到期中。比如说在圆的面积教学中,这个过程会涉及到将圆切割并组成类似长方形或是平行四方形,以此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工具,并将学生分成4到6人的小组,引导学生小组通过队员的切割、组合,再通过最后的讨论去了解相关知识特点。这个过程教师只要做好引导以及观察工作就可以了,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学生讨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激发。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评价,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过程。一方面,评价能够进一步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评价本身具有较强的总结性,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关注。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热烈求知欲望,即便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落差,但是这种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一定会在之后的学习中迎头并进。同时还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适当的表扬或肯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改名学生的信心,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需要课堂教学中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下才能够实现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理念,并积极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