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 厦门 3631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泳逐渐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许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游泳教学。但是在高校的游泳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游泳教学,学生兴趣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限制。但是在当今,游泳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一个项目,高校必须尽快针对不同的游泳教学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此来推进高校游泳教学的进一步发展[1]。
长期以来,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理论成绩发展,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游泳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骨质、塑造肌肉,还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和免疫力,通过游泳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游泳是在水下进行运动,可以让一些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提升心理素质。另外,游泳还是一项考验耐力的运动,而锻炼耐力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意志力。
游泳是一项技能,学会游泳就等于学会了一项生存技能,可以在关键时期帮助自己脱离危险。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校游泳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且模式单一缺乏新意。在进行游泳教学的时候,主要通过老师进行知识点讲解,然后学生再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新意,学生也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严重制约了游泳教学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游泳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健全。在自身素质不过硬的情况之下进行教学,往往无法对学生进行规范、科学的教学,学生不能取得实质性的学习。
当前我国高校的游泳教学设施紧缺,也是限制游泳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院校只有一个泳池,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泳池;其次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所以通常一节课一位老师要对几十位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效率就得不到有效提高。
很多高校游泳课的安排通常是一个学期,每周一个课时。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游泳,课时较短,一个学期之内并不能真正学会游泳。课程安排比较分散,不连贯的教学、一周的间隔时间很容易让学生忘记教学内容,会影响教学进度[2]。
很多学校的游泳池是对外开放的,难以对学生的安全进行保障。学校内部的管理措施也比较缺乏。因为在泳池之中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所以需要在游泳馆内安排一定的救生人员,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做到这些基本的准备,在安全管理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普通高校要想改善当前的游泳教学状况,首先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将游泳课程集中化,这样更方便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游泳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其次,学校还要适当增加游泳的课程,尤其是要在不学生期、不同阶段进行教学和培训,让学生的游泳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
教师是游泳教学的关键角色,对教学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有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教学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可以定期为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还可以安排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游泳教师的专业素质[3]。
高校要想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游泳教学中,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高校有必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游泳池和器材设施方面,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整改。让学生在一个更加科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教学模式是教师为学生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因此提高[4]。
当前高校的游泳室管理工作并不到位,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也缺乏相应的救生人员,救生人员的角色往往由老师来充当。这种情况也必须进行改善,可以聘请专业救生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游泳馆进行规范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在基本的设施和器材上做到保障,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4.1.1 客观性原则
分层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做到公正客观,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成果检验的时候,也要做到客观,对学生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准确的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4.1.2 发展性原则
随着教学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不断改变,要时刻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特定的目标设定。
4.1.3 计划性原则
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自由泳教学,要为学生进行规划,让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摸底,帮助他们进行规划,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目标不仅是为学习提供一个动力,还可以对学习进行一定的调节、指引。
4.1.4 因材施教原则
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条件都不相同,在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因材施教也是分层教学的特别之处[5]。
4.2.1 分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游泳能力和技术
通过分层教学法进行自游泳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础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赶不上进度而自卑。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游泳的学习当中,学生的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游泳技术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4.2.2 分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也会受到限制。但是在分层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水平的学生相互帮助,不仅可以提升学习效率,还可以消除心理上的压力。
4.3.1 基础能力评估
在进行自由泳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自由泳水平进行一个摸底考核,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对于没有接触过自由泳的学生,可以重点进行基础动作的训练;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技巧上的教学。
4.3.2 分层教学实践
分层教学实践主要是在进行教学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共同运营。例如,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在实践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基础能力差的学生先学习基本的平衡,基础好点的学生就可以练习自由泳的左右臂交替划行。
4.3.3 教学课程评估
教师进行课程测试评估时,也要进行多层次的评估方式,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的评估方式,开展包括家长、学生、教师等在内的多方面的评价。首先,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估,要对于自由泳的学习有清楚的自我认识;其次要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因为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观察相对更加全面。[6]
5.1.1 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因为每个人的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地设计任务,学生如果完不成任务很有可能因此丧失自信心。所以,老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判断,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任务。
5.1.2 任务要贴近生活
学生在面对一件具有生活性、贴近自身生活的任务时,往往会有更强烈的参与欲望,在完成任务时也会更加专注。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参与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理解。
5.1.3 任务要有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进行一项任务的前提,如果一项任务过于复杂,难度较高,对于提升学生的游泳水平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师要以学生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设计。学生也要对自己有深层的认识,不要盲目进行任务。
5.2.1 有利于规范学生蛙泳动作
游泳动作是否规范,决定了游泳水平的高低,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动作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规范。教师通过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进行学习,在学习阶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动作规范,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蛙泳动作。
5.2.2 有利于解决蛙泳中的实际问题
蛙泳是各种泳姿中最基本的泳姿,练好蛙泳可以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蛙泳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蛙泳教学,可以有效针对蛙泳教学时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任务设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这样一来这些问题也可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5.3.1 游戏任务设置
教师可以设置游戏性任务,以此来帮助学生熟悉在水中运动。例如,教师可对学生随机分组,然后进行水中接力比赛,而进行接力比赛可以利用蛙泳的泳姿来进行换气。教师通过游戏性任务,可以让学生缓解怕水的心理,尽快适应水下环境,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蛙泳的学习。
5.3.2 问题任务设置
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性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如蛙泳的腿部动作练习。学生在学会漂的基础上就要考虑如何前进,还要考虑学前进的时候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设置问题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3.3 技能任务设置
学生通过完成技能型任务,可以让动作得到规范。例如,为了让学生在蛙泳中完整地进行手、腿和呼吸的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规范自己各部分的动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蛙泳时自己的腿部动作进行规范,掌握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保证学习效率[7]。
6.1.1 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是互助式教学的突出特点,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且互助式教学并不在于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助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6.1.2 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互助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仰泳中,学生无法直接获取到自身的学习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消除了教师主导的缓解,有利于发挥自我主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6.2.1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用互助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学生相互帮助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6.2.2 加强团队协作,改善学生关系
个人学习和群体学习相比较,个人的学习效率往往不高。所以,教师通过互助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充分让学生们相互帮助,进行团队协作,在合作的关系下进行学习,拉近学生间的关系,让学生间的关系更加和睦。
6.3.1 第一阶段教学,进行学生摸底
在互助式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水平摸底,尤其是对仰泳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的把握方面,判断基础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和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给水平较高的学生一定的权力去帮助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
6.3.2 第二阶段教学,实行小组互助
在第一阶段的测试完成后,教师采取交叉组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基础能力好的学生带基础能力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
6.3.3 第三阶段教学,进行结果评价
在进行分组后,教师要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根据练习情况进行二次分组。这样一来,优秀的学生也可能在下一阶段就变成了差生,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仰泳,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不断促进学生进行仰泳学习[8]。
在当前高校的游泳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游泳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泳姿进行合理的教学模式探索,以促进游泳教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