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伟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田径课上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体育教学工作展开展不顺利,与预期效果有很大的差距:一是高科技设备的普及,使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不愿走出来活动,渐渐的对运动失去了兴趣;二是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陈旧,很难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活动的兴趣;三是作为教学的主导因素——田径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交流,导致一些学生在心理方面排斥田径课。
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人的身体素质,这是最有效 、最直接 、最经济的手段。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由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组合而成,经常进行田径运动可使人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最快的时期,作为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是有一定的基础,但进入职业院校以后不仅仅只是增强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系统的学习运动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运动技能的学习须通过体育教学来获得。但现实中很多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还不够,甚至有部分学生对田径课存在很大的误解,错误的认为田径课又苦、又累,又脏,最终导致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对田径选修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田径课程学习的另一方面因素。有的学生身材高大魁梧,动作灵活,在进行身体运动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游刃有余;有的学生身材矮小;有的学生身材过于肥胖或身体瘦弱,身体素质较差,在进行身体运动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这从先天条件上就产生了较大的差距。田径运动项目大多是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几个要素构成。由于有先天条件的差距,有些学生在进行田径教学活动时由于身体素质偏差,难以完成规定的动作,又怕被同学讥笑,从而产生畏难、自卑的心理,因此不愿意参与田径运动。
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田径教学内容还是与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相差无几。一位学生曾经这样描述田径课:“我在学校是最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那类人。从小学到大学,田径课无非就是跑跑、跳跳,再不就是“放羊式”教学,太单调、太没有创意了。”还有学生反映,田径课堂运动量和强度过大。上田径课离不开跑、跳、投等动作,由于部分田径课的安排不合理,运动量和强度偏大,造成学生在运动时容易受伤。课堂上,学生渴望教师给予一些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能够很好的自主学习,但在实际田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这一需求,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学生不愿意上田径课的原因。
传统的田径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只注重结果性评价,且考核评估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缺乏应有的沟通,很多老师常常是按时上课,下课时间又匆匆离去,很少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田径教学采用的是师道尊严,学生要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命令,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也有悖现代教学要求,这从某种层面上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妨碍了对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以至于学生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另外,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单调。例如,在准备活动阶段,小学到大学都是沿用那一套固定模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致使一些学生从田径课上的准备活动中就开始产生厌烦心理。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程。反之,假如教师作风粗暴而给学生以不好的影响,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便对此课程没有兴趣。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掌握程度和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心理上会产生消极情绪,心理上的障碍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愿配合老师,参与度低。
育德于教学 之中,要把课程贯穿整个田径育德于教学 之中,要把课程贯穿整个田径之中,渗入到学生的灵魂。田径运动是一切母长期 之中,渗入到学生的灵魂。田径运动是一切母长期 之中,渗入到学生的灵魂。田径运动是一切母长期 之中,渗入到学生的灵魂。田径运动是一切母长期 从事田径运动活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但现实中很 从事田径运动活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但现实中很 多学 生对田径运动缺乏应有的了解,作为教师向多学 生对田径运动缺乏应有的了解,作为教师向生 普及田径基本知识,增加一些理论课程用指导学生 普及田径基本知识,增加一些理论课程用指导学生 普及田径基本知识,增加一些理论课程用指导学进行运动实践。此外, 学校还应有目的地举办体育知识讲座进行运动实践。此外, 学校还应有目的地举办体育知识讲座进行运动实践。此外, 学校还应有目的地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 ,增加学生对田径运动功能的认识和理 ,增加学生对田径运动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进一步提高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解, 进一步提高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解, 进一步提高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并养成长期坚持田径运动的习惯。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完成体育运动时所展现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田径教学中要进行分层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应全面进行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身体条件差异、技术水平以及对体育的认知等,也就是“三备”中的“备学生”,在这些前提下进行田径教学安排,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实施。
田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但又不仅限于教材,课外活动与训练是田径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它使课堂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互补,形成课内、课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它弥补了田径教学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增强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促进了身体的全面发展。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除了单一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外,还要掌握重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这对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很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帮助他们科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技术,也会帮助他们更为全面地进行系统训练,较快的提高运动成绩。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对田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开发、创新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课程,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学以致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田径教学的发展,田径作为体育的重要一部分,课程也应随动进行改革,现代田径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职业院校的田径课教学应在学习田径专项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热爱,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社会有用之人。根据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在田径教学教学方法上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进行田径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进教学方式,讲究上课的艺术性,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并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案,给学生实操技术的展示。例如,准备活动环节中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轮流带领本班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形式由学生设定,慢跑、游戏的形式都可以,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短跑教学中,常常有学生感到枯燥,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听号跑、换位跑、追拍跑、蛇形跑、螺旋跑等形式,既增加课堂了的趣味性,又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灵敏度,发展奔跑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让教学成为一门艺术,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密切相关。综合素养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动作示范方面,这对于技术课教师来说,要求技术规范、流畅,教师的一言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带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影响学生对田径课程的热爱。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聆听学生的心声,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校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保持学习,这样才能使自身的素质与时俱进。
为适应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需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化训练尤为重要。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学生职业特点为依据,结合田径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能够胜任将来工作的需要,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田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也应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