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博/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未来教师的培养无疑是师范类专业的主要任务,为提高师范类专业的建设,更好的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诸多准备工作中,在校学生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为其中之一,因此,教师资格证备考成为了各高校师范类专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背景,依托地理科学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备考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的教学对策,以期对于地理科学专业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有所启发和帮助。
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地理科学专业2016和2017级学生,共203人。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2016和2017级学生在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复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等,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心理和专业学习进行指导。
调查问卷共设置18个问题,其中单选题14个,多选题3个,开放式问题1个。分别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和班级;(2)关于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方法;(3)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科目难度;(4)关于各科目是否需要学校开课辅导;(5)需要辅导的内容;(6)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卷通过问卷星向两个年级同学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93份,问卷份数达到有效问卷程度。除了基本状况外,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超过80%的学生选择边看理论边做练习,选择只看理论和只做练习题的同学占共占20%。由调查结果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习,学习方法较为得当。
1、关于笔试三个科目难易程度的调查
题目要求对笔试科目《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进行难度排序,结果显示认为《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目难度最大的同学几乎各占一半,而认为《综合素质》最难的同学占比极微。
2、关于各科目题型难易程度的调研
(1)《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选择题难度最大,其他依次为材料分析题、简答题、教学设计题。
在《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中,选择题考查的是中学阶段涉及的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这部分题目难度最大,说明对于中学基础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解题运用有待加强,但同样也不能放松对分析、设计类试题的复习。
(2)《综合素质》科目,超过50%的学生认为选择题难度最大,其次为写作题和材料分析题。
(3)《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接近60%的学生认为难度最大的题型是简答题,在复习做题时不容易答出正确答案,其他依次为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选择题,后三者占比都不多。
1、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课程来辅导各科目的调研
(1)关于《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约7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课程进行辅导,其余25%的同学觉得无所谓。(2)关于《综合素质》,超过5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认为有必要开设的约为20%。(3)关于《教学知识与能力》,近6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课程进行辅导,觉得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同学占比约为35%。
由以上数据可知,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辅导开课呼声最高,其次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而对于《综合素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课,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考试要求。
2、关于面试前是否需要学校专业老师辅导的调研
调查数据显示,近90%的学生认为,面试之前需要学科专业教师的辅导,占比极高,可见学生对于面试没有一定的复习方法,同时复习过程中缺少面试素材、环境等。
依据问卷调研反映出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加强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意识
教学中提前和学生渗透考试结构、内容等问题,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目标的积累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和辅导,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梳理知识结构、总结学习经验,否则一味依赖教师的总结、指导,未来将会很难适应真正的教师岗位,独立面对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渗透
关于教育学和地理学基础课程,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教学内容向中学涉及的教育和学科知识倾斜。以地理学专业课程为例,土壤学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记忆世界土壤分布类型;自然地理学,对于气候类型等内容重点讲解;区域地理课程侧重于地图的空间认知、认识重点区域等内容。也就是不把地理学科知识孤立成为“中学的地理知识”,而是渗透于地理专业基础课程平时的教学中,讲解的时候结合中学教学中的重点案例,把地理过程的形成、地理因果关系等讲解透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地理教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现有地理教法类课程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论、地理三板教学、微格教学等系列课程,这一系列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地理教学能力”方面,在以地理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明确教育原则、理论,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在考试中主要的体现为地图绘制、教学方案评价、教学设计和面试等方面,可见,教法类课程对于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4、开设教资备考课程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教资备考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真题讲练、解题思路讲解、相关科目知识梳理归纳等内容。同时在笔试通过之后开展专门的面试训练,模拟面试情景,让学生提前感受面试氛围,提升面试技巧。该课程主旨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能训练,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运用,把知识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二是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提升,让学生掌握中学地理题目的解答思路甚至出题思路,提前感受未来教师的角色;三是提前为学生教育实习、就业提供必要的前提基础,可以将该课程模拟成中学教师的模拟训练。
鉴于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而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该考试也主要在大三整个学年,因此大三学年成为比较关键的时期。因此,在这一学年,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虽然大三学生已经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但是合适的学习管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点建议如下:
(1)过学生调研发现,有学习场所不能满足的情况,图书馆、空教室等的座位不是那么固定,而寝室、食堂等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各学院的教室规划出自习室,供本学院学生学习、复习使用。
(2)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摸排,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情况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复习过程中并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有学院的支持为后盾。
(3)在专业教师介入的情况下,可以将各班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小组内制定学习计划,在指定时间阶段内完成。小组内成员相互督促,一方面提醒相互学习,一方面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小组计划性和协作能力。在面试准备阶段,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课,轮流扮演师生角色,提高学生备课、评课能力。
通过教学对策的实施,各科目成绩的提高,乃至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的提高都只是教学成效的一个表面想象,更深层次的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和未来从事地理教育事业无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未来地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