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星/长春财经学院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民办高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是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教育行业正处于发展改革阶段,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必要依靠思想指导,作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课是主要手段和途径。当前,劳动教育理念和思想深入人心,将其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非常有必要,对于发挥其协同育人的功能有重大帮助。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两者在融合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两者的融合效能,影响着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研究劳动教育与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民办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公办高校不同,其出资、管理大都是有私人或者企业加以进行,因而,要想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首先必须明确学校的定位,不断地对学校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学校的政治站位。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可以采取以董事长为核心,促成校长与党委书记、教职工代表组建决策机构,即学校董事会。同时,以校长为核心,组织其他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建执行机构,即校务会。另外,以学校党委书记为中心,组织纪检部门、工会等组建监督机构,即监事会。最大限度地让这三个机构协同并行,合作完成促使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课教学协同育人的目标。不仅如此,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校领导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他们的意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力度,尽可能地实行专门化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民办高校组建者和管理者进行培训,并促使该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政治站位,让其始终坚持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从提升领导层的意识的角度为两者协同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为根本的任务便是提升学生的思政政治觉悟。因此,有关部门或者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扶持基金。该项基金由“奖励基金”“项目基金”以及“建设基金”共同构成,其中的奖励基金设置的目的在于奖励协同育人的优秀个人、突出成果以及重点项目;设置项目基金的目的在于为学校的协同育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设置建设基金的目的在于完善协同育人教学的硬件条件,并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设立教科研项目评审评价制度。当前,民办高校的科研项目评审和评奖工作通常都是和公办高校一并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没有任何优势,其科研项目很难获得立项。因此,为了进一步地促进两者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必须依据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建立特定的针对民办高校的思政课科研项目、课题以及基金评审评奖机制,为劳动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思政课起步较晚、基础较薄、条件较差、师资队伍较弱,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差距。因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细化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标准,对其实行分类管理。并且,必须持续地强化工作监度。民办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个人管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工作,拟定能够适应民办高校特殊性的标准和考核细则,不断地加大考核和评估力度,防止民办高校协同育人进度跟不上发展要求。为树立典型,培育出民办高校劳动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榜样建章立制,充分地发挥示范效应,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还必须建立起协作机制,要组件全国性的民办高校思政课学会和地方学会,定期不定期地就劳动教育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开展研讨和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倡导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帮扶合作,发挥出公办高校的带头作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探讨劳动教育与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路径,但是思政课教育的主要主体还是广大的高校学生,因此,要想充分地发挥出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目标,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探求方法,要不断地加大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力度,这不仅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内容,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要范畴。因而,加大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力度十分有必要。具体而言,要不断地提升思想认知,增强对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之中。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三观,以此为基础,融合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展开各种形式的劳动活动,如专题讲座、征文等。另外,还应当不断地丰富高校学生的劳动实践方式。要不断地拓展勤工助学岗位,通过这样的岗位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学校可以设立校园劳动日,借助这样的活动日号召学生一起参加到劳动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校内外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效果,让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收获更多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关键便在于知行统一,其实现的根基是一点一滴的积累,究其根本,其依赖劳动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民办高校必须定时组织学生参与一定量的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促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地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行为方式。进一步而言,民办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并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对其予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实现敦促与鼓励学生劳动的双重目的。长此以往,在反复的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劳动,劳动认知也能进一步得以提高,劳动不由自主地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
总之,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是指导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促使自身认识水平得以提升的核心方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劳动教育的贯彻密不可分,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是促进民办高校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