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训练,做到“以读为本”

2020-11-17 02:20徐道峰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以读为本陶冶课文

徐道峰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朗读。朗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朗读训练。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凸显了朗读尤其是反复朗读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桂花雨》一文中,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中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往事的留恋之情的理解。几遍朗读过后,学生往往情绪高涨、激情满怀,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天真活泼的小作者站在旧宅院的桂花树下卖力地摇桂花,身临其境般的体会那种摇桂花的快乐。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读文章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训练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排除外部干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集中,只要在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或者联想,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大声朗读课文的模式,最终让学生主动地轻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上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

(二)朗读有利于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常常能够把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受到美的教育,因而,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通过语言文字反复朗读,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三)朗读是教师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要想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必须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听学生朗读来衡量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朗读水平。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接受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些同样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表现。

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当然,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无法用条条框框来列举全的,要想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朗读的兴趣

1.看图朗读

低年级的课文中,都有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既能对学生进行看说结合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2.配樂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这里的神悟。小学语文类型不一,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多种朗诵方法并用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他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1.自由读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几个层次不同的问题,让全班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并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自由朗读。这样,既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分角色朗读

小学生总是好奇、好动和好表现,因此,分角色演读(朗读与表演相结合)非常适合小学生,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拓展学生对课文的想象,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3.诵读,即背诵

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开展朗读比赛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是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是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三是进行积累大赛,读完一课后,让学生说说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段,看谁积累得又多又好,并能用自己的朗读形式背出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朗读水平,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朗读训练,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欣赏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相信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语感得到训练,语文整体素质一定有较快提高。

猜你喜欢
以读为本陶冶课文
不再孤独:爱是我们的舞场我们的朝堂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 关注生成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