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珍
摘 要:游戏化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能更好地深化幼儿的美术素养,幼儿在趣味性游戏中能放松心态,进而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美术的内涵,从而深化自身美术素养。其实从美术内容游戏化角度出发,美术教学过程中在深化幼儿各项素养的前提下,要让美术和游戏两者深度结合,最大限度地深化游戏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游戏化;实践研究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刺激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深化幼儿的游戏体验,从而让幼儿能调动自己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并在游戏中更好地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一、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美术活动中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游戏化能力和素养,在深化幼儿游戏能力的同时,让幼儿的美术技能和美术感悟能力有所提升,当然幼儿的美术素养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让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深化。
第二,幼儿美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是改进幼儿美术学习方式的关键要素,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游戏有更多的了解,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能更好地挑战自我,在不断深化游戏体验的同时,幼儿的游戏参与热情度会提升,形成较为积极的道德意识和审美价值观。
第三,活动中寻求美术游戏化的合理教学方式,在探索出基本教学方式的同时,通过使用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构建幼儿园美术游戏化课程教学模式。
二、美术活动游戏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
开展美术活动生活化的前提是做到循序渐进,毕竟幼儿年纪较小,很多时候对游戏的适应性较低,若是教师在教学初期就给幼儿引入很难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感觉适应得十分困难,会让幼儿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幼儿的游戏参与积极性。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参与方式,结合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社会化发展要素确定教育的价值趋向,这就要求教师长期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这并非朝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深入。
(二)生活化原则
幼儿美术教学与幼儿日常活动的结合,对深化幼儿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意识、完善幼儿的表达有积极影响。幼儿在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能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意识地解读任务的实质,并将任务直接付诸行动,甚至有的幼儿在行动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让整个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意性。其实幼儿在主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能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
(三)正面教育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入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有所提升,进而在调动幼儿能力的同时,让幼儿理解教育的实质意义。教师在锻炼幼儿能力的时候,应做好正面引导,毕竟幼儿年龄较小,若是教师在引导的时候使用的教学方式较粗暴,会打消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适当进行微笑和赞赏,在肯定幼儿行为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幼儿敞开心扉后才能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更能将自己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
三、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教学方略探究
(一)内容游戏化,激发幼儿美术创造兴趣
众所周知,任何年龄阶段的幼兒对游戏都很热衷,甚至他们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都喜欢游戏项目,对游戏有自主的需求和欲望。所以教师为让美术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应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游戏的趣味性,特别是在游戏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让游戏更具有生活化趣味,也能让游戏的情节化更佳。
在教学活动中游戏内容能更好地唤起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美术游戏活动中幼儿很喜欢“吹泡泡”这个游戏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让幼儿“吹泡泡”,让幼儿蘸吸管吹肥皂水,轻轻吹一下,就能看到大泡泡和小泡泡漫天飞舞,幼儿看到这些漫天飞舞的泡泡后开始思考:这些泡泡为何能漫天飞舞呢?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引导,并让幼儿思考“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吹泡泡好玩吗?”鼓励幼儿观察吹出来的泡泡形状,让幼儿将泡泡的形状落实到纸张上面,让幼儿在观察和绘制的过程中能逐步感受到泡泡的形状变化以及泡泡的颜色变化。幼儿在观察和思考中也逐步地了解到泡泡与空气接触后将会出现何种状况,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又如,在绘制“绕毛线”的时候,教师可以拆一些旧毛衣,让幼儿在拉毛线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曲线与直线之间的线条变化情况。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绕着毛线团走,在绕的过程中能逐步感受到毛线球正在由里到外地发生变化,幼儿看到毛线球逐步减少后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总之,游戏活动的开设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度,也能在不断深化幼儿想象能力的同时,让幼儿的创造热情有所高涨。
(二)利用游戏提升幼儿美术色感
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色彩很重要,且色彩对幼儿颜色识别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幼儿教学中开展《美丽的烟花》这个活动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幼儿观察烟花的颜色,并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烟花颜色。然后让幼儿将烟花的颜色“拟人”,即让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性格的人,幼儿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幼儿在讨论的时候总结出,鲜亮的颜色比较热情,沉闷的颜色比较低调。然后教师准备不同的色板要求幼儿戴在额头前,扮演不同颜色代表人的性格。幼儿在了解基本颜色以后,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颜色剪裁衣服,让幼儿学会颜色搭配,当然幼儿对颜色搭配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幼儿不按常理出牌,教师不要太深究,要适度放宽幼儿的颜色搭配权限。有的幼儿喜欢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有的幼儿喜欢黄色和绿色的搭配,教师可以在搭配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对颜色的偏好,通过多样化的色彩搭配更好地了解幼儿对颜色的认知程度,使幼儿的身心更愉悦,也让幼儿在颜色搭配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美术的意义和颜色的分类,这对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有积极的影响。
当然,教师为能深化幼儿的能力,可以开展其他类似活动,如《服装展览》《小飞机》等活动。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环境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花草,看到花草的颜色后让幼儿在感受花草造型不同的同时,更好地认知花草的色彩美感。
总之,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很重要,这能深化幼儿的色彩能力,也能调动幼儿的色彩素养,更对幼儿的整体能力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游戏推动幼儿美术技能进步
美术技能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设游戏的初期应将美术技能融入其中。如教师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通过对纸张形状判断剪出各种不同的水果,幼儿刚开始仅能凭借记忆简单地进行剪裁,但是到后期幼儿能结合纸张的结构和纸张的造型更好地安排空间。甚至有的幼儿先进行绘制,并合理地进行对称结构的构设,通过折叠剪裁的方式直接给大家呈现出一个对称的椭圆形茄子,或者一个长圆柱形的黄瓜,抑或是一个弯弯的香蕉等。
受到游戏氛围的影响,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表现得很认真,也很积极,教师配合各种游戏吸引幼儿的能力,在不断帮助幼儿的过程中让幼儿掌握美术技能,在深化幼儿美术素养的同时,幼儿的美术能力也有深度提升。
当然,游戏化的美术技能引入让幼儿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这也是幼儿美术教师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教学新方式。教学中美术与游戏的结合,让美术活动蕴含在艺术中,幼儿通过想象与体会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但是一味模仿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让美术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在不断挖掘幼儿潜能的过程中,让幼儿对美术的技能教育有深度理解。
其实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了各种技能,其自身的创新能力、智力水平、审美素养均会获得提升。
(四)故事美术,巧妙运用语言增设美术的内涵美
幼儿美术活动中动态舞蹈和角色表演等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将美术编撰成为生动性强、趣味性强的故事,幼儿很喜欢听故事,且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将自己融入故事中,甚至能将自己想象成为故事中的某个人物,并在教师为幼儿设定的场景中进行对话和交流。
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也能深化幼儿的理解能力和理解强度。如,教师带领幼儿阅读《阿拉丁神灯》的时候,先用故事引导的方式将线条的美感和色彩的呈现方式展示出来,极具变幻的线条组成画面以及连续的纹样图案展现,让幼儿能感受到这种连续美感带来的视觉变换。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将各种渐变色展示出来,配合《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内容,用渐变色将其神秘性展示出来,这种无穷变换的斑斓效果呈现,让幼儿在视觉体现中产生更好的心灵感悟。
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幼儿在自由自创作的过程中将自己对颜色的想法融入其中,教师也鼓励幼儿使用颜色进行创作,将故事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
其实幼儿美术教学中美术活动和语言故事的双向融合,能在深化幼儿美术素养的同时,让美术教学活动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美术活动中有操作活动,有交往活动,也有外部活动、内部活动、语言活动等,但在诸多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参与性才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性要素,更是师幼进行互动的关键点。
幼儿美术活动中游戏化教学内容的引入,能在满足幼儿喜好的同时,在实践中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表演、舞蹈、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多元化能力得以发展。幼儿阶段的语言智能、肢体智能等均在不同年龄阶段内进行对应活动,且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有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铁敏.浅析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203-204.
[2]刘希.从创意美术的角度谈幼儿课程游戏化[J].好家长, 2016(46):12-13.
[3]溫筱霞.从创意美术的角度谈幼儿课程游戏化[J].时代教育,2017(10):235.
[4]陆奶辉.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