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娇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行下,音乐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是为了给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取得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教师应进一步拉近音乐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距离,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灵活应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句话适用于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音乐也不例外。因此,为了将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设计、组织各项幼儿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完善音乐知识与幼儿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准确把握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丰富教育内容。这样既可以将音乐教育价值充分凸显出来,也能够帮助广大幼儿更轻松地学习、掌握一系列音乐知识,为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价值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主要强调的并非只是在音乐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要注重各类风格的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恰当融入,以此来为幼儿创设出更容易理解、学习的音乐学习环境。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由于年龄特点,极易受到情绪支配方面的影响[1]。幼儿在离开家里熟悉的环境,来到较为陌生的幼儿园时,通常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与无效的说教相比,若能够引用优美舒缓的音乐,既可以帮助幼儿慢慢地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也能够促使其逐渐懂得倾听、欣赏,还可以给幼儿审美能力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生活化现状
首先,在音乐教育内容上未体现出与幼儿生活相贴近。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幼师在选择音乐教育内容时都局限于教材,很少会对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做出充分考虑,也经常会忽视幼儿生活实际,进而导致音乐、生活一直都处于相脱离的状态。如,某小班教师在教唱《丢手绢》时,不少幼儿都提出了“我已经会唱了”“不想学”的意见,但是教师仍然按照原定的教学方案教唱。不仅不利于预期教育目标的落实,也会导致幼儿逐渐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2]。
其次,很多教师都未重视起音乐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面对繁琐的幼儿园事务,很多教师都会忽视音乐元素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融入,未对各个生活环节做出全面挖掘与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幼儿的一日生活一直都处于固定流程之中,难以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最后,未重视音乐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渗透。现阶段,很多幼儿园除了早操会播放一段音乐之外,其他活动环节大多都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很少会重视音乐元素的渗透。不论是喝水、睡午觉,还是起床等环节,都是在教师的督促声中进行的,而缺少音乐元素的一日生活,不仅显得非常机械,也难以激发幼儿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策略
(一)引用生活化的音乐教育内容
1.引用自然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大自然给人类呈现出的审美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如,鸟语花香、山水林泉等都能够在不同层面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中,风声、水声等最原始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最动听且让人着迷的自然声音都能够成为幼儿积极学习、模仿的重要音乐教学素材。另外,大自然也是幼儿进行乐器制造的重要场所。有时候,即使是一片树叶,放在嘴边时也能够吹出让人惊喜的声音;几片竹木巧妙连在一起便可以成为快板等等。若能够将这些自然资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当中,既可以为幼儿提供更新颖、丰富的神奇素材,幼儿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快乐的体验。这些比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学唱歌,死记硬背各种打击技巧要快乐得多。为此,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从大自然中聆听、发现与模仿[3]。
2.灵活引用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乐教育素材。幼儿从小就生活在地域文化氛围中。对此,在挖掘、整合音乐教育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地域文化环境做出充分考虑,开发出与幼儿身心发展相符合的地域文化音乐特色课程内容。如,长沙就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歌谣艺术资源。如,《麻老倌与麻老娘》《喜鹊子,倒砌窝》等语言游戏歌,《牵羊卖羊》《点点斑斑》等动作游戏歌等。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幼儿熟悉的长沙民谣的全面挖掘、利用,既可以密切联系音乐教育、幼儿生活,又能够整体上提升幼儿的民族审美感知力、審美与创造力,从而为我国优秀民俗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提供有力支持[4]。
3.恰当引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在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之中,除了自然界神奇、美妙的声音之外,还充满着洗脸、刷牙以及洗菜、炒菜,还有各种动物与马路上各类汽车等诸多事物发出的声音。这些也是可以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的丰富素材。其中很多声音都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可以为节奏练习提供丰富资源。对此,教师应给予全面挖掘与充分利用,使其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更新颖的音乐教育资源,以此来引导广大幼儿仔细聆听,对声音长短、高低以及强弱、不同音色等方面做出合理分辨与恰当模仿,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更丰富的声音感性经验,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其对音乐敏锐的感受,以及细腻、丰富的表达能力。另外,动画片也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乐趣之一,教师若能够基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小鲤鱼历险记》等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动画片音乐来开展各项音乐教学活动,既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对音乐的热爱。
(二)引用生活化的音乐教育组织方式
1.猜谜语。猜谜语往往都是幼儿喜欢、熟悉的智力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进一步优化、丰富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快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再加上很多适合幼儿的谜语原本就是以诗歌、儿歌等形式呈现的。如,“稀奇,稀奇,真稀奇,鼻子拿来当马骑”“千根线,万根线,落在水里就不见”等通常都拥有较强的节奏感。通过基于这些谜语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幼儿感到很新奇,也能够让其产生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来有机整合谜语、音乐,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幼儿对音乐中音、形、美的感受。比如某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小免子乖乖》这首儿歌时,就先引导幼儿猜猜“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是什么动物,通过这种谜语导入的形式来激活幼儿头脑中对兔子形象的印象,然后促使其联系一系列生活情境来强化对音乐的理解[5]。
2.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是引导幼儿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模仿的一种活动。角色扮演是幼儿通过动作、语调以及服饰等方面的装扮,将自己熟悉、理解的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呈现出来,基于动情的音乐表达对音乐作品内涵做出深入体会,并在此过程中积累新颖、丰富的音乐技能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中,其实很多歌曲都是以生活中的动植物,或者是人物等为主题的。因此,为了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及其中的形象产生透彻理解、感受,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角色扮演环节,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来加强对每个角色思想情感的深入体会,以此来促进其音乐学习兴趣、效果的显著提升。比如针对《四季协奏曲》之《春》来讲,在欣赏教学中,在完成情境导入之后,其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道具,让幼儿进行小鸟、农夫、小鱼等角色的扮演。这样既可以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音乐作品内容,也能够给其音乐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故事创编。对于幼儿来讲,大多都对故事有一种天生的痴迷。对此,其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基于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的合理分配来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承载,为幼儿更轻松地理解掌握音乐创造有利条件。例如,针对小班开展的《小鼓》音乐欣赏活动来讲,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边讲解一边对桌面教具进行操作,以此来帮助幼儿尽快实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把握。除此之外,教师还积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新力,为音乐创编故事,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引导其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来进行丰富多彩故事的创造。这样既可以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进一步拉近音乐与生活的距离,也能够为幼儿创造更理想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机会。例如:针对大班开展的《梦幻曲》的音乐欣赏活动来讲,教师就先为幼儿讲解了自己创编的故事,然后再鼓励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将自己事先编好的做梦的内容讲述出来,这样幼儿既可以积累丰富的音乐体验,也能够充分感受到表达的快乐。
另外,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将音乐教学恰当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在入园环节中,可以以《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早上好》等旋律比较轻快的歌曲来进行亲切氛围的营造,有机结合幼儿生活活动与音乐,有效消除幼儿入园焦虑,以此来帮助幼儿快速调整好状态,更快地进入一日生活当中。或者是在做早操的时候,选择《小苹果》《小龙人》等幼儿比较熟悉的音乐,以此来吸引更多幼儿全身心投入其中,有效达到锻炼身体、审美教育的目的。又或者在幼儿午睡的时候,播放固定的小夜曲或者是催眠曲等,以此來有效提升孩子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下,音乐教育也逐渐成为幼儿启蒙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课程体系。对此,若能够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适当渗透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会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也关系着幼儿思想价值的形成。因此,为了将生活化音乐教育教学策略方法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需求,积极探索、尝试以生活化策略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召香.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N].发展导报,2018-09-07.
[2]沈梅丽.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之浅探[J].黑河教育,2016(3):68-69.
[3]朱云飞.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5,35(22):127.
[4]李鑫.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5,35(15):146.
[5]张卫民,陈金平.刍议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