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张锋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一词也不断地出现在眼前。通过对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当今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顺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这四个方面的探究,传递了一些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建议,希望对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熏陶。然而,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很多人只关注学生能够创造的分数是多少,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以此来联系学生的学习知识和精神态度,从而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一手拿着粉笔,一手拿着课本。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在教学的过程中,看似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出现。但是,这期间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除了没有问题的出现,更不能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显得严肃沉闷,学生和教师双方都对课堂失去了兴趣。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都得不到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所以,笔者呼吁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1]。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引领学生们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后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丰富教学活动,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二、当今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调,语文课堂枯燥
由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容易对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失去兴趣。我们以诗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文章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作者情感的抒发,那么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不够透彻。所以,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们深入文章的内容,更要引领学生们去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2]。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关于作者海伦·凯勒生平事迹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深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教学功利性严重
当今社会的教育通病就是一味地让学生顺应所谓“时代的发展”。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而教师想要的也只是一个高分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学生变成背诵的工具,甚至在写作中也要求学生把平时死记硬背的素材生搬硬套。所有的教学活动也都是为了能够在高考时取得傲人的成绩。这般如此严重的功利性教学,无疑抹杀了高中语文本身的人文性。
(三)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培养不明显
在学校,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教师要明白,这强调的是学生要懂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在语文学习中,却要明白“打破规则”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一千个人就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3]。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不能阻止学生对于文章不同看法和观点的表达,而且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的个性理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设立语境,注重结构,增强语用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知识内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设立适当的语境。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熟读文章内容之后对此进行角色扮演,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份和台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曲子的方式来达到气氛烘托的目的。在这样的交际场所下进行的语文教学自然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其次,教师应该注重结构。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完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求他们对文章进行梳理,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默写出每一个段落的内容简介,最后写出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不管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上都大有裨益[4]。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独有的语用观点。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不少的好词好句[5]。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这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平时反复品读和体会。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语言构造和相关词句的运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立适当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学习,加强自身对文章的理解,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更多的词语,在理解词语之后进行造句,或者是进行语段以及文章结构的仿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构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二)激发学生多角度理解内容,拓展语文思维
通过小学和初中的基础学习,高中生的思维已经有了比较强的延展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引领学生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学生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的真实感受,在精神方面和作者产生共鸣[6]。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师可以赋予每位学生不同的身份,要求学生们演绎文章中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合理揣摩刘和珍君英勇就义之前的内心活动,邀请一位学生来宣读旁白。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来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起来了,二来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夠更加深入。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给予的有限的线索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而拓展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还有,高中阶段的学生总是能比较快速地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看准时机,带领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比如,学生读到的刘和珍君是一个英勇的、爱国的、正义的英雄形象,但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话中可以得知,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刘和珍君其实不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那么她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身上还有什么特质,导致在事发之后鲁迅先生如此悲痛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上组建讨论组,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文章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以及人物形象展开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四、顺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都是权威的象征。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就在下面认真听课,看似规规矩矩,实则枯燥无味。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7]。而在国家教育的最新目标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8]。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展示,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比如,在学習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依次进行朗读,组织学生们互相点评[9]。对于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随时摘抄下来。而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彻底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观念融入学生语文学习中。为了保持和加强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处置和思维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语境,提升学生结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顺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然而,研究和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这条路还有很长,这其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坚韧不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安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解题对策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36):278.
[2]余杨.高中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刍议[J].读与写,2019,16(34):86.
[3]徐卉.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及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中),2019(11):70-71.
[4]韩世忠.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找准高中语文教学方向[J].语文课内外,2019(35):280.
[5]王有霞.探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5):277.
[6]张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写作创新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9(11):81.
[7]蒙文浩.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19(18):110.
[8]张志元.指向核心素养,语文要有厚度和温度:谈高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9(29):47.
[9]马玲先.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9(2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