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卫
摘要:戏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积淀与结晶,其艺术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黯然失色,相反会历久弥新,因而传承戏曲文化非常重要。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良莠交织,盲点和问题很多。文章拟从“戏曲进课堂”的实践入手,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本着“立足传统、遵循规律、抓住关键”的原则,提出“认知戏种、学唱经典、学讲方言、探寻曲牌、老曲新创、聘请专家”等举措,对中学阶段普及推广戏曲文化作以探讨。
关键词:传统戏曲;中学阶段;普及与推广;教学实践
一、引言
传统戏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积淀与结晶,它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符号,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元素的重要载体和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象征。然而,当前的中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知之甚少,这易于造成新生代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因而引导学生了解并继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生力军的中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是他们“立德立功立言立身立行”的方向标,也是他们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所在,因而,帮助中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学校艺术教育良莠交织,盲点和问题很多,因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就中学阶段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的具体做法进行探讨。
二、现存问题
1.教育部推行“京剧进课堂”活动举步维艰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决定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京剧进课堂”活动从2008年开始至现在已有十多年了,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不说全国其他地方(《江西日报》一名记者曾于2011年对南昌市22所京剧进课堂试点的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学校“交上一份尴尬的答卷——有的逐渐淡化,有的悄然停止”),仅从上海市及周边的中小学看,现在还能推行这项活动的学校寥寥无几,甚至有的学校始终没有实施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2.中学生对我国戏曲文化不熟悉也不完全排斥
笔者曾对中学生进行戏曲相关知识的课堂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国的戏曲剧种、戏种流行区域、戏曲行当、流派、剧种代表人物、四大名旦、戏种经典唱段、家乡戏种、学习戏曲有没有必要、中学阶段普及和推广戏曲的方法及建议等。调查结果大致如下:(1)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为数不多的戏种名称,如京剧、越剧、沪剧、黄梅戏、豫剧、昆曲等;(2)学生对戏种流播区域很陌生,最多只知道京剧、越剧、沪剧、黄梅戏等活动区域;(3)戏曲行当、流派、戏种代表人物、唱段等知识几乎是空白;(4)除上海本地的学生(他们也仅知道越剧和沪剧),其他地方的学生90%以上不知道自己家乡的戏种;(5)能演唱经典戏曲唱段者寥寥无几;(6)但学生对于有没有必要学习戏曲、中学阶段能不能普及和推广戏曲等问题,都给出肯定的回答。
笔者在教学中曾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欣赏几段戏曲经典唱腔,诸如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评剧“报花名”、沪剧“紫竹调”“为你打开一扇窗”、京剧“智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等。这些戏曲唱腔有共性特点——旋律流畅优美,唱腔琅琅上口,唱词通俗易懂,学生因旋律熟悉而产生欣赏互动;因美轮美奂的表演而吸引他们的眼球;因唱腔的简洁明快而模仿跟唱。从中可看出,学生对戏曲也不完全排斥,并产生了学习和认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不管是全国版,还是地方版,现行中小学音乐(艺术)教材中都会选编戏曲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我国戏曲文化在中小学的教育和普及一直在进行。但从调查和实践中看出,学生对我国戏曲几乎还是陌生的,而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课堂”活动也足以说明,当前中小学校对戏曲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做得不够,反观学生,他们又有学习戏曲的愿望。学校教育出现这样尴尬的境地,值得我们思考。
三、原因分析
由于受到当前中高考制度的影响,艺术学科在学校常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表现在艺术课时少,艺术活动少,学校对艺术学科和其他考试学科也非同等要求:有的学校艺术课程的正常开设都很难保证,因而中学艺术教育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而戏曲,因其传统跟不上时代发展而为大众所漠视,而中学生更是陌生,因而艺术课教学效果不好。当然,学校戏曲的教育普及不尽如人意还有更多原因。
基于资料和调研,笔者认为,学校戏曲教育出现问题有以下原因:1.大环境影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戏曲因现代文明的冲击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渐渐淡出人的视野,学校自然也成为戏曲荒芜之地;2.学校不重视:主要表现在政策上不予支持,经费上不能保证,学生课业负担重,即便有兴趣但也无暇顾及戏曲活动;3.学生很陌生:学生对传统戏曲不熟悉自然会疏远,也会困于不知如何人手去学习,因此形成恶性循环:4.教师不专业:学校的音乐教师在大学时接受的是欧洲的音乐理论和器乐声乐技能训练,他们对传统戏曲接触少。5.方法不得当:戏曲教育和普及也要方法得当,不是学生听听唱唱就能心領神会,而要基于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抓住其关键点有的放矢,才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对戏曲本质的认知;6.家长不支持:现在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已成为社会问题,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也多有干扰,对于升学考试不能加分的项目爱好家长不愿支持,而是劝导孩子以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为人生目标,孩子即便有爱好戏曲的兴趣也常常在家长的态度中黯然退去。
四、实践策略
学生不熟悉戏曲说明他们听得少,接触不多,还认识不到传统戏曲对人的修养、审美、智力、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还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戏曲文化的魅力乃至对人修养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而中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可塑性较强,如果目标既定、措施新颖、方法得当,中学阶段普及推广中国戏曲文化是可行的。
我们普及推广戏曲文化,可以本着这样的思路:由“认知戏种”人手,敞开戏曲之门,引领学生感受我国戏曲大花园的郁郁芬芳;接着以戏曲唱腔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学唱经典”唱段,激发他们学习戏曲的兴趣;然后,抓住学习戏曲的两个关键点,即“学讲方言”“探寻曲牌”,从看似纷繁复杂的戏曲音乐中发现规律,达到对戏曲内涵的精神体验和对戏曲本质的高度认知;学以致用,深刻体验,化理论为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这是学习之道,因而接下来便是“老曲新创”,就前面所掌握的曲牌认知进行实践与创新;最后又列“聘请专家”一项,专家的指导不仅使得戏曲的教育普及更为纯正,也会帮助教师少走弯路,故聘请专家指导应该伴随戏曲学习过程的始终。
1.认知戏种
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田青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据20世纪60年代统计,当时尚有382个戏种。但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目前有将近一半的剧种消亡。”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信息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戏剧有162种(截至2014年7月)。这些现存的戏种成为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任务和对象。
首先,从学生知道的戏种人手,由已知推未知,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多戏种。如学生已知京剧、沪剧、豫剧等,再问及这几个是什么地方的戏种,学生可能都知道京剧、沪剧,而可能不知道豫剧。再用另一种方式引导:以省、直辖市的简称可以推出辽宁、吉林、山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海南等省、自治区的戏种名称,即为辽剧、吉剧、晋剧、闽剧、赣剧、湘剧、川剧、粤剧、桂剧、黔剧、滇剧、藏戏、琼剧等;有些戏种直接用省命名或与省名有关,如山东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龙江剧(黑龙江省)等,而湖北省的汉剧与它的省会武汉和境内的河流汉水有关。以这样的方式介绍戏种,不仅易记,而且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我国戏种的深度认知。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利用网络、专业书籍或家人等多个途径,收集戏种方面的资料,然后整理编辑、制作成PPT形式,再在课堂上展示。对于这样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而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收集整理的课件中有戏种简介、主要剧目、代表人物、主要唱腔,有文字、有图片,还有的插入音视频,直观展示效果很好。虽然学生对收集展示的内容不一定都能理解,他们可能只是资料的“搬运工”,但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帮助学生对我国戏曲的认知层面多了些感性的接触和概念的积累,这也可能会引导他们走进戏曲之门,有助于戏曲在学校层面的普及与推广。
2.学唱经典
几乎每个戏种都会有代表性唱腔和选段,而这些唱腔和选段一般来说都是旋律优美,好听易学,因而得以长久传唱,变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我们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可以从学唱、模仿这些经典作品开始——因熟悉而拉近距离,近距离有助于兴趣的培养。
首先,可以考虑从本地人手,因为土生土长的环境自己最为熟悉,也最有感情,易于产生学唱动力。对于当地资源,最好选择当地优势资源——流传时间长、有影响力、人们爱听爱唱的唱腔;再者,选择代表性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如越剧《红楼梦》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梁祝》中的“我家有个小九妹”“十八里相送”,沪剧《罗汉钱》中的“燕燕做媒”等,而其表演者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徐玉兰、赵志刚、茅威涛等,以及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等也是学生和其家人熟悉的艺术家,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其自身的艺术感召力也能激发学生学唱经典作品的兴趣。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每人自选一首喜欢的唱段(也可以寻求家人或教师的帮助和推荐),曲目选择后再寻找或下载音视频,尽量选择原唱者的录音录像进行学唱模仿——学其唱腔,仿其表演,包括眼神、手势、身段、步法等;可以跟录音录像学习,也可跟父母、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学习,待学好后在课堂上表演。唱得优秀的学生再鼓励他们到学校舞台或市区级平台展示、表演或比赛。
其次,以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唱段引导学生学唱和表演,也不失为是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的好办法,诸如京剧《沙家浜》里的“智斗”,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豫剧《花木兰》里的“谁说女子不如男”,评剧《花为媒》里的“报花名”,昆剧《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等,这些经典唱段在电视、网络上播放率很高,学生也可能经常看到,似曾相识会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在课堂上尝试过多次,学生还是愿意去学这些唱段的;假如有学生对这些唱段不熟悉,但他们家里的长辈一定熟悉,这样学生家长也能成为普及和传承这些戏曲文化的辅助力量,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学校舞台上也能看到学生拉着自己的家人来配戏的情景,这样的方式也极大推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
3.学讲方言
王骥德在《曲律》说:“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欲,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中国戏曲声腔艺术严守“以言为本”的美学原则,腔由字生,曲依调行,中国戏种之所以呈现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韵味各异的格局,原因就在于语音与唱腔的完美结合。“语音不同,曲调有别”,地方戏曲最为明显的表征应是念白和唱腔,这也是戏种区别的关键所在。语言对唱腔影响较突出,表现在唱腔音调受方言语调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有些唱腔音调完全就是语言的“律化”,所以学习当地方言成为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的关键所在。
想用较为地道纯正的方言唱出戏曲的唱腔韵味,还要返回到当地的语言氛围中,而在课堂上由来自戏种流播地的学生帮助纠正和指导发音,也不失为近水楼台之便。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來自于同一地方,但对于上海这个现在已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城市来说,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有很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其他区县和上海之外的省市地区,这些来自外地的学生本身就是各地方言和文化的代言人,我们要利用这种资源,从身边学起。鼓励学生说家乡话,介绍各自的家乡戏,彼此学习和模仿,并进行不同戏种的方言比较;这既可促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又可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领略地方戏曲的韵味魅力。我们曾在课堂上多次开展方言交流会,常用一句话为参照,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来讲,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方言的面貌,学生对这样的形式非常感兴趣。有时候我们也鼓励学生去找教师录当地方言,或用具体的戏种唱词,让来自于这个戏种流播区域的教师用方言说出唱词,学生录音或录像,然后再将这些方言录音与所属唱腔比较,使他们从中切实感受到方言语调与唱腔音调的直接关联。
4.探寻曲牌
当前的学校统编教材选编的戏曲内容多为戏曲知识的介绍,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只是多了些戏曲概念的积累,离真正懂戏、真正认识到戏曲的本质还有很大的距离。即便有些學校引进校外戏曲专家长期辅导,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形依然存在,没有能力自我提升,不能形成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习行为。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戏曲不熟悉,特别是作为戏曲表演主体的唱腔,更为他们所不知,而唱腔又是戏曲的本质和精髓所在。开始接触戏曲,学生会觉得戏曲唱腔太复杂,找不到其中的规律,不知怎样人手去学习和体验。一部戏几个小时的唱腔怎么能理出个头绪呢?这样的困惑成为学生认知戏曲的一大障碍。其实戏曲唱腔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到规律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我国各个戏种不管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剧目多寡,其组织唱腔的方式都是以曲牌为单元,曲牌的灵活运用成为戏曲表演的载体。每个戏种使用的曲牌不是很多,往往只凝练为几个,这是艺人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受公众欣赏接受能力的影响所孕育形成的戏曲创腔审美标准——以简为美。唱腔曲牌不能太繁多,否则公众因难以厘清而接受不了,缺失听众观众戏曲何以生存和发展?京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剧目繁多,但其使用的曲牌只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虽然“南梆子”“高拨子”“四平调”“吹腔”等曲牌也使用,但常以专用曲牌出现,使用频率较“西皮”“二黄”少得多;越剧常用曲牌只有“四工调”“尺调腔”“弦下腔”三类;黄梅戏主腔曲牌是“平词”,专腔有“彩腔”“仙腔”“阴司腔”和一些“花腔小调”等。从曲牌人手,我们能很快找到戏曲唱腔的创腔规律,必然也能从看似纷繁复杂的唱腔中理出头绪,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必然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戏曲的能力和兴趣。
其后,在对曲牌的自发兴趣和教师布置任务的双重之力驱使之下,学生找到很多用同一曲牌演唱不同唱词的唱段,如京剧《空城计》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和京剧《取荥阳》唱段“站立在城楼把话讲”用的是同一曲牌“西皮”;京剧《桑园寄子》唱段“叹兄弟遭不幸一旦丧命”和京剧《洪洋洞》唱段“叹杨家投宋主心血用尽”用的是同一曲牌“二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段“久别重逢梁山伯”和唱段“我家有个小九妹”用是同一曲牌“尺调腔”等,不胜枚举。
5.老曲新创
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听赏鉴别阶段,还要不断拓展与深化。在了解戏曲内在规律时,还能立足传统资源进行重新演绎和创作,这样会加深对戏曲本质的理解,助推戏曲文化的认知与提升。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教学中做过如下尝试:
(1)认知戏曲传统曲牌的填词规律
我们以黄梅戏《天仙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为例,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找规律:
说说唱腔曲牌的特点
说出唱词有几段
说说唱词的字数特点
说说唱词的韵辙特点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找出其中的特性与规律,具体如下:
这个曲牌由对称工整的上下两句构成,每句四个乐节,上句落音为宫音,下旬为徵音;唱词共有五对十句:
树上乌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其中,每句唱词都是“七字句”,组织方式为“二、二、三”结构;五对唱腔的结束唱词分别是“颜”“间”“园”“甜”“间”,属于黄梅戏安庆方言官话十三辙里的“面字韵”,每对上下旬唱词的结束字的平仄规律与我国古代诗词类似,都是“上仄下平”。
以上可以看出,我们为曲牌重新填词时要注意唱词的句数、字数、组词方式、韵辙、平仄等方面,而这些知识学生在语文课上会有所涉猎。即便语文课上没有学到,这些知识也不难理解,毕竟中学生都有古诗词的积淀,因而他们对传统戏曲资源的重新演绎没有多少困难。
(2)对传统曲牌填词尝试
我们还是借用黄梅戏《天仙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个曲牌:
因前面学生已基本懂得填词规律,知道要注意句数、字数、韵辙、平仄等,因而他们很快就能填出合乎规则的内容,字数、组织形式、平仄等都符合这个曲牌填词的要求,从中也能看出学生确实掌握了倚声填词的方法。现选择几组分享:
春天来了风光好,满园鲜花次第开。
读书不愿多努力,待到高考后悔迟。
昨天学的今天忘,叫我怎能不伤心。
你擦黑板我扫地,共同劳动多幸福。
6.聘请专家
现在中小学为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团队,聘请戏曲专家或专业演员进校园、进课堂教学辅导等现象已屡见不鲜,这就是学校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最好例证。对于戏曲专家和专业演员来说,他们也乐意进校园辅导;当下大环境中戏曲发展的不景气也令这些专业人士忧心忡忡,他们内心同样也有传承戏曲的情结。
当下学校聘请专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聘请某一戏种专业演员进校进行长期指导,以打造这个戏种的特色团队为目标;另一种是不定期聘请不同戏种专家进校辅导和开展讲座。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是学校定位明确,指导有针对性,容易出成绩,时间短,见效快,但局限在某个戏种,对其他戏种不能顾及,这对于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来说是缩小了范围,限制了学生的眼界;而第二种关注不同戏种,扩大戏曲教育的广度与范围,切身体验和领略不同戏种文化,与我国洋洋大观的戏曲文化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但这种方式不能凸显个性特色,也不容易立见成效,特别对于那些想在短期内就能凸显特色的学校来说,这种模式不被看好。
笔者认为,在“聘请专家”方面可倾向于第二种模式,教育本是长期的行为,学校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不能追求短平快,不能急功近利。学校不局限在某个戏种,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广阅博览不同戏种,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思维,对建立长效有序健康教育机制也是极为有利的。因而,我们在普及推广戏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在某个戏种,而是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不仅要传承,还要有发展;不仅要利用现有资源,还要开发、积累新的资源,以保证普及与推广戏曲文化的良性持续健康发展。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多措并举,齐头并进:传承不忘开发,发展更要创新,以期为弘扬我国的戏曲文化,持续提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另外,时代在发展,我们学唱、模仿、领略原汁原味传统戏曲的同时,还应融入新的元素,让传统戏曲艺术在保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同时又能凸显时代特征,这样能提高中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关注度,也能助推戏曲的普及与推广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