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
摘要:问题导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培养,在舞蹈艺术教育中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是一种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在舞蹈艺术教育中需要遵循問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原则: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本原则,以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为主要抓手,以解决问题、全面提升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舞蹈艺术教育;新课程改革
近年来,问题导向式教学由于其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基础教育各门核心学科中均被广泛使用。国内外对于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也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所谓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指通过问题设置实现组织教学的一种发展性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它以问题为导向,一方面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情境中提升自由表达、质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这一教学方法兼具任务型教学的本质以及发展性教学的特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导向式教学逐渐成为贯彻新课程标准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尝试和探索方向。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运用于舞蹈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而舞蹈所具有的独特的美育功能又使它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舞蹈艺术教育也成了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舞蹈教育往往成了动作技术组合的复制机器。多数舞蹈教师还是以学生的参赛成绩和技能水平来评价舞蹈教学质量,真正投身于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教师很少。如果不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就难以使舞蹈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付诸实践。因此,本文通过课堂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启发性、逻辑性、开放性”等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线索,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舞蹈创编、交流、分享、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解决问题和剖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质疑、探究、释疑的反复过程中,感悟舞蹈艺术所体现的生命律动,了解舞蹈艺术语言的特点、形式法则。在集体解决问题、创作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1.问题导向式教学与舞蹈艺术教育结合的理论价值
舞蹈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与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舞蹈艺术教育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带来的肢体律动教育、美学教育、表演意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大意义。
舞蹈艺术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灌输,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而舞蹈艺术教育更多地致力于塑造学生的情感和灵魂,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提出了“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视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表现出与舞蹈艺术教育本质需求的天然适应性。
问题导向式教学将学习设置于复杂多元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探索来解决真实的问题,学习探究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对舞蹈艺术了解和参与极少的高中学生来说,这种集互动实践、自主学习于一体的教育方式或学习方式更生动地填补了他们对于舞蹈艺术理解和认知的空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舞蹈,达到艺术情感的升华。
2.问题导向式教学对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舞蹈是一门非常注重体验感和实践性的学科,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融入舞蹈的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学生会主动思考舞蹈的情感和内涵,主动参与到舞蹈动作研究和创编中去。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条式模仿和记忆的学习方式,保证了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2)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问题导向式教学实际上希望为学生提供真正理解舞蹈、喜爱舞蹈的动力,进而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心理,使舞蹈课程不单单是一门课程,更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所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提升舞蹈艺术在高中学生中的接受度和普及程度。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舞蹈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舞蹈技艺,更是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消除对舞蹈文化的肤浅理解,改变对舞蹈文化内涵了解甚少的现状。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舞蹈文化、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思想层面对舞蹈艺术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从情感上感悟舞蹈的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参与策划一定层次的舞蹈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以及问题的设置者,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应该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阅读和整理大量资料以完善课程设置,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为了探索问题导向式教学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实践的具体方法,本文通过查阅、研读问题式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案例,并结合将问题式教学运用于高中舞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舞蹈艺术教育中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方法。
1.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本原则
首先明确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从价值层面,舞蹈艺术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承担或实施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在于满足人才培养多元化、多样化和高层次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从实践层面,舞蹈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舞蹈艺术的普遍教育,培养兼具舞蹈技能、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整全人才。
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必须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为基本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引入问题设计
实现新课程舞蹈艺术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变专业化教育为普及性教育。教师应当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引入问题设计,如课堂导入、范例赏析、体验活动、拓展研究等环节,为学生建造舞蹈艺术的“伊甸园”,实现从基础的舞蹈技能、舞蹈文化知识到舞蹈鉴赏能力、舞蹈艺术修养的全面教育。
(2)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入问题设计
以民族舞蹈“酥油飘香”的教学为例,由于缺少对藏族特殊民俗民风的认知,学生习舞时往往是为完成动作而做,很难融人情感,无法产生认同感,此时教师就需要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情境上发问,引导学生探索藏族舞蹈的核心动律、舞步姿态,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使学生理解舞蹈表现与自然、地域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演绎出藏舞的特色。
2.以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为主要抓手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是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核心所在,优秀的问题设计对于推进课程进度、提高教学效率都有极大的催化作用。综合实践经验,高质量的问题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启发性,逻辑性,开放性。
(1)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的主动性
在舞蹈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要注意构建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达到教学目的。
在集体舞“校园华尔兹”的教学设计中,为了提升学生的作品认同感和舞蹈表现力,教师首先创设了第一个情境“漫步宫廷”作为教学导言,通过音画视听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华丽极致的宫廷、着装典雅的舞者、轻盈起伏的舞姿。在“漫步宫廷”情境下,教师设计多个导向性问题,如:请学生描述观察到的舞蹈情境、环境氛围、着装打扮;请学生揣测人物心理,“此情此景中舞者怀有怎样的情感?作为18世纪欧洲宫廷社交舞蹈的华尔兹具有怎样的舞姿特点?”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代人感,启发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2)逻辑性:丰富问题层次,挖掘思维深度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
以“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的教学设计为例,这节课本身区别于其他基础课程,旨在利用感观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两种风格迥异的古典舞蹈,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评价,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问题设计由浅人深:
首先以视听为先导,邀请学生观看舞蹈片段,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舞蹈吗?”学生从不同的舞蹈种类中认出古典舞蹈,并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让学生欣赏古典芭蕾“吉赛尔”第二幕片段,提出问题:“你觉得古典芭蕾美吗?说说理由。”学生从芭蕾的体态、双人舞的造型、服饰、队形、音乐等方面分析了作品的美,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你认为是什么艺术表现形式让你感觉如此的美?”此时,学生会从芭蕾开绷直立的体态、足尖的魅力、服饰和造型等感悟舞蹈艺术所体现的生命律动,体会作品中黑暗与光明、生存与死亡的较量,让学生感受浪漫轻盈的芭蕾技巧所传达的悲欢参半的情感内涵。
接着,请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舞“踏歌”,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有层次性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段舞蹈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比较两种舞蹈的差异性?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舞蹈风格?从舞姿上能否感受到人们的心理意愿?”这一连串有层次的导向式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能从动作走势、体态特征、服装道具、舞台表现等方面理解中西方古典舞的差异,从西方芭蕾向上升腾和中国古典舞向下曲沉的体姿,体会到欧洲古典芭蕾舞渴望自由和灵魂解放,而中国古典舞亲近大地、追求圆满,并进一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这些问题依靠其逻辑层次,将整个教学从认识到两种舞蹈风格、体态、动作、音乐、服装等直观差异,上升到对两种舞蹈内涵主旨、心理意愿的体悟,最终归根于对历史大背景、文化源流、社会乃至人性的思考。学生能用已学知识在未知领域里寻找答案,完成深度学习,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
(3)开放性:拓宽问题边界,提升知识自由度
面向舞蹈艺术教育的问题式教学应注重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联想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在经典芭蕾“天鹅湖”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白天鹅,说说你的心里话。假如你是舞蹈编导,你會怎样演绎”天鹅湖“的结局?假如你演黑天鹅,你会加入哪些艺术表现手段,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类假设性、开放性的问题,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学生更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主题思想,从理解剧情,到走进剧情,最终推动剧情。
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自由度,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艺术创造力,培养艺术核心素养。
3.以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能力为最终目的
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要达成这一目的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是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关键之一。首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遭遇瓶颈,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拓展到建筑和诗歌艺术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汇总,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其次,对于较难或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在主题对话中构建共同理解,获得情感体验。比如请学生重新创作“天鹅湖”的结局时,由于该问题具有较高的实践难度,可以组织小组就剧情、主题音乐、舞蹈、舞美、灯光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教师给予一定指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全面成长。
(2)及时反馈引导,升华问题教学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脱离教师的引导,如何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统一起来,是问题导向式教学开展的关键。比如请学生感悟“天鹅湖”中人物心理动向时,教师一方面为学生创设平静舒缓的思考环境,另一方面应在恰当的地方予以点拨,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启动思维,引导思维的发展。学生从主题音乐中的色彩乐器演奏的旋律中感受白天鹅的妩媚柔情,从舞台上的灯光的冷暖色调等角度中感受情感氛围,或建议学生模仿一些腾跃、旋转的舞蹈动作,来体验芭蕾的轻盈和力量。在学生给出自己的思考结论后,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反馈和总结,多做鼓励性的评价,鼓舞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深入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