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品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具有针对性的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德育品质。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生的德育品质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一、 引言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品德的重要阶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有效贯彻德育教育方针,将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充分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格。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巩固而来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一系列教育中,小数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还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与深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强化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想还未完全成熟,需要受到正确的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联系性的学科,其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信息进行融合与渗透,例如:应用数学知识渗透节约意识,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告诉学生每个人每次节省10克粮食,全班50个学生就能节省500克粮食,也就是0.5千克粮食,每天就能节省1.5千克粮食,全国有13亿多人口,就可以节省很多很多粮食。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相关因素,有效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既有竞争也有互助,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尽最大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这就是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运用数学史料和数学辩证唯物教育
数学作为最古老的科学,由无数数学家不畏艰辛,刻苦探索而成就的,数学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经过发展源远流长。在数学知识中包含着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将数学素材与德育教育充分融合,通过数学史料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可以通过数学教材中引言、插图以及习题中反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或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自编数学题目,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例如: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教材插图中表示做一些国旗挂在教室中,习题中也选取了国旗作为案例,图中每行有7面国旗,一共8行,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国旗为切入点,渗透爱国主义精神,达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另外,要明确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内容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新課改中强调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其成为一名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接班人。因此,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实现数学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统一的目标。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德育教育
在进行小学数学训练时,可以结合课本内容,选取一些具有思想性或趣味性的内容,渗透相关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将数学德育理论进行具体化、可操作化、科学化与规范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转化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数学原理转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教育,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思考余数是什么,观察每次拼摆小棒的余数与除数,从而加深对余数的理解,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念。第二,比较法,简单来说就是抓住事物联系,对算式、图形以及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将题目中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顺序进行变换,然后进行计算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掌握知识,也可以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更好的感悟事物发展变化原理。第三,迁移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类知识迁移到其他知识中,让学生在互相渗透中将有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这也完全体现了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不断挖掘有利资源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丰富小学数学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数感中更好的体验德育教育。新课改中有强调,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强有力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发展时期的体育馆,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要指导学生通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内容后,组织学生课后进行“家里是否有汽车”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对周围的邻居进行访问,然后把调查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制成相应的统计表,使学生了解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辆变得越来越多,所产生的空气污染以及噪声也越来越重,然后以此为主题,让学生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调查活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教育的融合效果。另外,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联系性,而且数学知识多是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相关信息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联系天安门广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或者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时,让学生收集整理近3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银牌与铜牌数量,通过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数学学科与思想品德课有所区别,具有独特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整节课都进行德育教育,需要结合教学过程以及实践活动,抓住包含德育因素的一题一例以及一图一表来渗透德育教育。
(四)言传身教,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融合,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言行举止,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但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学生三观未完全形成时,非常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很深的依赖,更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对于这些可视化的行为举止,教师要加强重视,也可以通过这些行为举止来融合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与学生的交流中眼神柔和,散发善意,不说一些粗鲁的语句等,使学生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教师也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例如:大方、懂得分享、有耐心、有毅力等,教师可以担任课堂授课者的角色,还可以与学生建立友谊关系,经常与学生分享快乐,耐心陪伴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交往中学习教师的优良美德,使学生诚实、守信、善良、遵守纪律等。为了更好地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教师就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利用人格魅力去教育与塑造学生,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一般小学数学的教育评价都是由考核成绩决定的,不重视德育教育的考核,为了更好地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就要将德育评价作为教育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小学生日常德育品质的考核,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提高德育品质。作为小学教师,要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促進学生的德育、智育的平衡发展,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然科学认知,将其与德育教育充分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事态度。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项长期任务,教师需要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强化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数学课堂与德育有效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并通过科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深入至数学内涵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2]张玉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9):165+167.
[3]石学敏.浅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9.
[4]许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112+114.
[5]郭红卫.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1.
作者简介:
司刚娜,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