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聪,莫振兆,张日超,李周安,胡荣权,林 振
1.广东省湛江西南医院,广东 湛江 524500;2.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0
慢性心衰是因心脏功能与结构疾病损伤心脏射血能力所致的综合征,也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节段,临床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2]。药物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手段,其中比索洛尔为常用药,具有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等作用[3]。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脑啡肽酶、降压、利尿、抑制心室重构、扩血管等作用,逐渐被应用于慢性心衰治疗。本研究分析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就诊的84例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26~78 岁,平均年龄(59.21±3.6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19 例,扩张型性疾病20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59.65±3.48)岁;疾病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17例,扩张型性疾病23例,其他2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衰相关诊断标准[4],经彩超检查确诊;NYHA 分级Ⅱ-Ⅲ级;病程≥3 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出现血管性水肿;重度肝功损害;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过敏体质;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洋地黄类、利尿剂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07)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次,1 次/d。按照心率、血压调整剂量,每1~2 周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7.5 mg/次。试验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H20181248),口服,初始剂量为50 mg/次,2 次/d,可根据血压与病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临床疗效。NYHA 分级改善≥2 级,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NYHA 分级改善1 级,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NYHA 分级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呈加重趋势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2)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后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镜(LVESD)。(3)采集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后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 水平。(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肝肾功能异常、高钾血症、心动过缓、头晕等。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与血浆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 LVEDD、 LVESD、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其中心动过缓、肝肾功能异常、头晕各1 例,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其中心动过缓、头晕、高钾血症、低血压各1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停药或减少药量可恢复正常。
表2 两组心功能与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心功能与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2)试验组(n=42)LVEF(%) LVEDD(mm) LVESD(mm) NT-proBNP(pg/mL)tP治疗前31.01±5.62 31.12±5.70 0.089 0.929治疗后36.21±7.95 40.22±6.84 2.478 0.015治疗前61.45±6.87 61.37±6.74 0.054 0.957治疗后56.24±4.96 51.07±5.02 4.748 0.000治疗前42.18±1.37 42.24±1.40 0.199 0.843治疗后37.19±0.96 33.07±0.85 20.824 0.000治疗前692.65±48.27 693.24±47.65 0.056 0.955治疗后525.16±35.78 415.24±30.46 15.160 0.000
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冠心病、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等密切相关,发病缓慢,病程长,易造成多脏器受损,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慢性心衰发生的基础为心室重构,当患者出现心肌损伤后会激活血浆NT-proBNP、肾素、利尿激素等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对心室重构起到促进作用,加重患者病情[5]。比索洛尔是治疗慢性心衰常用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需氧量、改善心动过速等药理作用,患者服药后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能避免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心室肥厚,改善心脏左室顺应性降低,保护心肌结构与功能[6]。此外,比索洛尔能阻滞心脏β1受体,降低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反应,减慢心率,使心肌收缩力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能力储备,改善心肌细胞钙负荷,减缓心率、延长心脏舒张期,改善心肌缺血与心肌舒张功能,缓解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各不良反应轻微,停药或减少药量即可恢复正常,与董小伟等[7]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增强治疗效果,利于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血浆NT-proBNP 水平,提高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是慢性心衰的发生、进展病理机制,当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会过度激活神经内分泌物,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过多兴奋,激活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增多血浆儿茶酚胺,并可激活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组织与血液循环中醛固酮与血管紧张素lI(AnglI)分泌,加快心率,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和心肌能量消耗,诱发心肌肥厚、心肌缺血、心室重构,加重心肌损伤,造成心衰恶化。缬沙坦属于高度特异性AnglI 受体阻滞剂,能抑制AnglI 刺激肾上腺素释放醛固酮和收缩血管作用,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还能经阻滞AnglI 受体的促进心血管细胞增殖肥大作用,避免心血管重构,最终发挥治疗心衰目的[8]。利钠肽是慢性心衰的重要病理机制,其能促进鸟苷酸环化酶产生环磷酸鸟苷而扩张血管,并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肾脏血流,拮抗近远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交感神经系统、RAAS 系统,使内皮分泌减少,增强钠排泄,发挥利钠、利尿作用[9]。沙库巴曲可减少利钠肽的降解,促进钠排泄,使心脏负荷减轻,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由此可见,沙库巴曲能够改善利钠肽,缬沙坦可抑制心室重构,两者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利于促进缓解诶病情,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