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永红
2020年,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等要求,上海市于3月2日全面启动在线教学。所有中小学全天、全学科开展在线教学。当前在线教学虽然是特殊时期的实践要求,但是,伴随线下教学科学开展在线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如何进一步让技术、课程、师生深度融合,理性认识在线教学并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效益和品质,值得探索。
本研究在3月2日至3月17日间随机抽取了上海市中小学25节日常在线课作为研究对象。这25节在线课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3。
表1 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
表2 研究对象的学科分布
表3 研究对象所使用的平台分布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存在。教学过程内含教和学两个组成要素,它们彼此是有联系的;在教学中,不单纯是教师在影响学生,而是师生之间有着特殊的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教学上的关系”[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关系来说,在线教学因为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载体等方面的变化,其教学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此,本研究对不同技术条件、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时空中的教学关系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当前在线教学的发展建议。
在线课堂的前提是对技术和平台的选择和使用。按照技术组合和使用方式,可以把这25节课分成2大类、6小类,具体见表4。
表4 研究对象课堂类型概况
1.直播模式中的师生关系
大部分课堂采取了A模式,即单行模式;少数课堂采取B模式,即双行模式。一般来说,A模式不限学生数,如A11、A1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语音、屏幕(PPT、视频、板书等)、视频(小窗口)等传递主要的教学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区的文字、连麦时的语音和视频等,与部分学生进行互动反馈。例如,在A11模式中,教师经常用“听到我声音的请在互动区打入1”“请把本选择题的答案打入互动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或者通过发起语音(视频)提问让学生连麦对话。观察发现,当前直播模式的在线教学中,无论是提问的频次还是问题的难度,都比线下教学有所降低。且在提问过程中,除被提问学生外,其他学生是选择成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教师无法透过平台进行诊断。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技术和时空限制下,具有较强的规约性和控制性,“教师—平台—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要关系模式。
无论是A11还是A12,一定频次的语音和视频互动、常态的文字互动,对在线教学关系的建立有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在场感、参与度和师生的合作力。但整体来看,此模式中的师生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既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在线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的成熟。
2.会议模式中的师生关系
B模式对学生人数有限制,对网络条件要求更高,但师生可以体验全体在场、在线的课堂。会议模式可以使得教师关注教学内容与关注学生状态可以兼顾,这给予教师更安全的教学感和更真实的现场感。
会议模式可以通过摄像头,让学生的表情、动作、环境等尽收眼底。教师透过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诊断,并通过语音、图像等多个途径进行及时反馈。教的推进,要依靠对学的诊断;学的推进,要依靠教的引导。会议模式试图把线下课堂最大限度地在线上实现。一方面,会议模式对学生的技术控制和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学生在镜头前的舒适度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转型、教学进程的驾驭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上海市教委在线教学的“保底性方案”,中小学既可以选择“市录播+校辅导”的双师型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发校本课表,自主开展在线教学。A11是双师型教学,共20节课;A121、A122、B111是独立式教学,共5节课。
1.双师型教学中的“衔接与推进”
上海市教委组建了全市最优秀的专家团队(主要由市、区教研人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研发了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视频,研制了中小学各年级课表,按照课表通过多个途径(网络平台和有线电视)进行播放。学校根据校情和班情,进行及时性在线辅导。这一模式谓之“双师型在线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师”间的衔接成为该模式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通过对比三节语文双师型教学,发现“双师”间的教学衔接直接决定了在线课堂的教学关系。第一节语文课中,市录播课结束后,在线辅导教师用优美而有层次的语言,以学生立场,从文本语义、情绪情感、学习方法、关键知识等方面对市录播课中20分钟的学习经历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升华,让学生的情绪状态和认知状态自然过渡到在线辅导课,并自动开启了辅导和练习。第二节语文课中,市录播课结束后,在线辅导教师一边示范其笔记说明自己在市录播课时的学习方法,一边解析该录播课与传统线下课堂的异同,基于此,说明在线辅导课的定位——对市录播课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第三节语文课中,市录播课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肯定了市录播课的教学效益,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另一方面开启了新的教学流程,即对学生前一日作业的讲评。
第一节课的过渡,让市录播课和校辅导课得以自然融合,并让教学得以顺势推进。师生教学关系没有因教师的更换、场景的切换受到影响,教学关系能够保持稳定并得以发展。第二节课的过渡,把学生和教师置于平等的位置,一起探讨新型课堂的学习。校辅导课与市录播课从内容上是一致的,但从教学定位和教学关系上稍有变化。教学关系有了发展,师生关系有了轮换。第三节课的过渡,让市录播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中止,开启了新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三种衔接各有特点,都基于教师对市录播课的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诊断,指向教学目标的落实。但从课堂的整体性、递进性、和谐度等方面来看,三个案例稍有差异。如何选择和建构双师型模式中的教学关系,这需要综合多节课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教师教学风格等来确定。
2.独立式教学中的“自主和连贯”
独立式教学与双师型教学不同,由一位教师承担所有的课堂教学任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辅导等环节都由这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在线辅导。但因为教学时空、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教学关系也发生了少许变化。
例如,在某节初中物理在线教学课中,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将市录播视频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将“20分钟+20分钟”的教学,经过解构和重构,变成了新型的40分钟教学。这一改变,一方面,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把视频中的实验切割成4个片段,中间嵌入了学生练习,这加大了学习的等待时机,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思考;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关系的需要,增加了教与学的交互性,让教学关系更有质、有效。
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管理从“强约束力”变为“弱约束力”后,如何顺应现状、提高质量,成为每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双师型教学主要解决两对教学关系的一致性,那么独立型教学解决的则是教学关系的持续性。这一关系需要通过在线课堂中的“问题解决、话题讨论、任务探讨”等活动,使长程、单一的课堂得到及时监控,并伴随教学进程得以巩固和发展。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作业、辅导、评价”,也需借助网络完成。其中,作业辅导和评价反馈,需要教与学同步和交互,则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和设计。
1.整体反馈:基于作业评估开展线上补偿教学
用于在线教学的网上直播教室或网上会议室,需要预先申请、安排并正常运用,这既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还需要学科间的配合。在线学习指导一般非学科全覆盖,也不需要固定的课表,但亦要选择教学时空,设计指导方式。学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解决此问题:第一,由班主任和年级组(教研组)协调,使用非教学平台,利用非教学时间,师生相约进行集中式反馈和辅导;第二,利用原有的在线课堂时空,进行插播式反馈和辅导。例如,某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任教教师每日利用钉钉平台,通过会议或直播模式,基于学生作业情况,点面结合讲解练习、剖析错题、回顾复习。以作业为载体,师生合作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复习强化,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矫正重构。对教师来说,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补偿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是自我与他人的对照学习、自我与标准的对照学习、过去与现在的对照学习。
2.个别辅导:基于差异发展开展线上个性指导
理想模型认为,在线教学可以让课堂个性化和课后辅导的个性化更加精准、及时和有效。传统教学认为,无论是临时起意还是预先约定,师生之间在许多时空都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和交流。当前在线个别辅导,既未能实现理想模型中的个性化指导,也未能按照传统线下辅导经验实现无障碍在线个性指导。
在线教学的个别辅导,需要以信任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技术为中介,以问题(或任务)为载体,以时空为保证。教师要根据有限的信息,确定个别辅导对象、个性化目标、指导方式等,同时,要与学生约定技术手段(如微信、QQ、钉钉等)和辅导时间。任一要素的不确定,都可能淡化或弱化,甚至取消课外的个别辅导。另外,因受制于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发现能力等,个别辅导或指导的质量与学生年龄有较大相关。相对来说,越高年级、越高学段,越易开展在线个别辅导或指导,且在师生一对一、充分性交互活动中逐步达到个性化指导;越低年级、越低学段,越难开展在线个别辅导或指导。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课堂,均需教有所依、学有所得、和谐发展。对于在线课堂来说,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教学关系,有三个发展阶段。当前,大部分在线课堂处于第一阶段,少部分在线课堂处于第二阶段,要走向第三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1.第一阶段:基于信息传播的单向教学关系
录播课堂比较完整、高效地完成了信息的单向传播。紧随其后的直播校互动课,部分互动课堂因交互时空、内容设计、教学习惯等所限未能补充单向传播中的认知间隙;在启动新的教学进程时,较侧重完成新增加的教学任务。整体来看,在当前在线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演、写、析等,学生通过看、听、记、练等,较好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信息传播的任务。
2.第二阶段:基于信息交流的双向教学关系
独立式教学进行了重新教学设计,伴随教学进程嵌入师生互动,初步实现了双向的信息交流。部分双师型课堂,在互动教学时,教师能基于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回溯性、追加性交流和互动,从全课堂角度看,也初步实现了有限的双向信息交流。但因对在线认知活动的不确定、在线课堂教学驾驭的挑战性等,双向信息交流还多限于简单的问—答式。
3.第三阶段:基于信息交互的共生教学关系
基于信息交互的教学相长、共生发展,是在线教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此阶段,课堂教学信息传播和交流无障碍,更重要的是教与学的信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学的进程。学生能体验到自我建构、自主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教学主导者、资源分享者、交流合作者、质疑批判者等多个角色。在线教学更趋向开放,教学关系趋于平等、更指向生成。
1.教师:要从“眼中有学生”到“心中有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在线教学除了技术和信息传播的不适应外,最大的不适应是“看不见学生”。低掌控的课堂,看不见的学生,摸不到的作业本……面对在线教学,传统教学中及时性、低成本的“望闻问切”很多不再适用。不管是直播模式还是会议模式,不管是教学还是辅导,不管是双师型还是独立式,教师虽然尽可能通过连麦、视频等提升课堂的在场感,但这种诊断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要转化教学理念,要发挥技术的“教学”“诊断”等多个功能,要用工具装饰眼睛、用数据增值经验,让学生常驻心中。
要实现此转变,不仅需要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更需要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不能将线下任务通过视频、语音等进行简单的线上拷贝或播放,要探究“线上、线上-线下、线下”三类活动的异同,将必要的教学活动运用适合的载体来完成。概念形成、规律探索、主题探究、问题解决、操作体验、作品设计等活动,皆有其适合的方式和合适的时空。教师要从“线下任务的搬迁”转向“线上任务的创生”,要逐步寻找和探索智能助手助力“教与学”。教师要提高TPACK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认识、接受、适应”阶段逐渐走向“探索和进阶”阶段,让教师的“心中有学生”有效落地。
2.学生:要从“技术触碰者”到“技术掌控者”
中小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带有与生俱来的技术基因。但因为诸多原因,中小学生的科学技术视野还不够开阔,信息技术经验也不太丰富。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对越低学段的学生,对其信息技术使用的担忧越多。这导致很多中小学生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的管控和驾驭能力不强。
在线教学要建立良好、和谐的教学关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反思等能力等同等重要。学生只有从新奇的网上信息和多样的技术刺激中走出,回归学习本源,将技术作为工具、学伴、助手等,科学、理性使用各类技术和平台,方能铸造好的在线教学关系和新的在线教学生态。
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2]大规模在线教学已经启动,新的教学已经发生,好的教学关系正在建构过程之中。立足当下,扎根实践,面向未来,在线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必将为未来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发展空间。在线教学所触碰的一系列实践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为未来此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