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的普职融通:特点、使命与行动

2020-10-27 05:51李政
职教通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使命类型职业教育

摘 要: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的普职融通具有三大特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平等地位上的融通;基于技术技能人才类型特征的融通;服务培育具有现代素养的社会公民的融通。因此,新时期的普职融通应致力于打造中国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模式;支撑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服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在行动上,未来应由资源融通走向理念融通,构筑普职融通的土壤;由环节融通走向系统融通,提高普职融通的实效;由高中融通走向全学段融通,拓展普职融通的功能域。

关键词:职业教育;类型;普职融通;特征;使命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青年课题“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背景下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編号:CJA200255)

作者简介:李政,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政策重点研究基地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材开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9-0021-0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第一句即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强调,给普职融通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新的影响。一些研究从回归教育的本真价值[1]、促进学习者生涯发展[2]、提升与完善普高与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3]等方面分析了普职融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普职融通在我国试点的若干年里并未形成气候,实施的效果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普职融通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在我国尚缺乏其生存的理念根基与制度根基,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认识的异化,让普职融通难以做到平等双向的融通。但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明确,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普职融通在思想和制度层面可能存在的障碍,使得这一教育制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普职融通的时代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普职融通”是政治角力下的产物,是社会成员对教育领域内公平、民主与人权价值的呼唤。人们希望通过普职融通的方式,为公民提供更多元的高中教育机会,尽可能地减少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野而造成的社会阶层分化与单一人才培养的情形。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掀起综合高中的改革大潮,近三十年的尝试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尽管全国大部分省市都颁布了普职融通的改革方案,但总体而言依旧困难重重、流于形式,其中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即在于“普职不等值”[4]。所以,当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得到确认和强化时,它将成为普职融通在新时期改革的重要动力。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平等地位上的融通

我国试点普职融通已有三十余年,但是试点的经验告诉我们,“普职融通”最终都演化成为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的结果,“双向通”的理想设计变成了“单向通”的现实局面。在地位并不明确的情况下,由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实现阶层突破中的效果不一,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这必然导致普职融通中生源流动的单向性。当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被树立起来后,它传递出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不在于层次,而在于类型。类型属性决定了普职融通是同等地位下的融通,不是“层次不一”下的融通。因此,职业教育在升学、就业、个人生涯发展等方面具有了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机会,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在增加个人资本和未来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这就让普职融通具有了基本的制度基础,让人在平等的预期中看待普职融通的本真功能。一项研究显示,英国近四十年的高中综合教育运动并未伤害代际流动,综合性学校在流动性方面与被它们取代的精挑细选的学校一样好[5],但前提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拥有同等向上的发展空间。英国的综合中学正是建立在英国较为完善的资格体系基础上的,如统一普通教育高级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A-level)和国家普通职业资格证书(GNVQ)的教学大纲——课程转换机制[6]。因此,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将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平等的融通。

(二)基于技术技能人才类型特征的融通

类型属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区别。类型属性下的普职融通,不能仅仅是课程层面的选修,而要上升到人才培养的层面,挖掘学生成长为合格技术技能人才乃至大国工匠的兴趣和潜力,筛选出那些有潜力的人。新时期的普职融通仍然赋予学生选择的机会,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分流也不再是基于普通考试的分流,而是包括技能考试和普通考试在内的评价的分流。因此,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的普职融通要体现为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服务的功能,从而彰显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一类人才的社会价值。

作为大众型终结性教育机构的综合高中,在美国工业化时代的目的与职能已经基本实现了;而进入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社会以后,面对社会新的现实需要,综合高中面临着向大众型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转型。[7]所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决定了综合高中必须要指向学生多元入学的现实需求。尤其是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本科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迫切需要综合高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多元化。

(三)服务培育具有现代素养的社会公民的融通

当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被确定后,普职融通开始从制度层面的设定转向理念层面的渗透。也就是说,普职融通已经超脱于普通高中阶段的一种人才选拔和分流制度,走向全学段人才培养的一种基本范式。在我国,普职融通的育人意义大于就业意义,这一点与美国初期实行综合高中以解决无法升学的人的就业问题的初衷存在一定区别。我们更多地是希望通过普职融通,形成融合式发展的理念,避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让学生形成作为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使其在任何领域都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就彰显了职业教育在育人上的独特功能,因为职业本身就是一个个体学习的载体,它的育人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教育相辅相成。职业教育本身也衍生出了很多有益的育人模式,如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因此,类型教育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普职融通的实施范围和内涵,普职融通不再仅仅是维护教育形式公平的举措,更成为培育具有现代素养的社会公民的载体。

二、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普职融通的使命担当

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给普职融通带来了新的时代特征。在此背景下,普职融通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在人才培养、制度发展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展现新的图景。

(一)打造中国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模式

我国自高中教育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目前我国学制体系中主要包括三类高中:普通高中、职业类高中(含中等专业学校、技校、职高)以及综合高中。普通高中重在学术教育,旨在为学术类、工程类高等院校输送具有学科知识体系的人才;职业类高中重在技术技能教育,旨在为技术类、技能类高等院校输送具有实践知识体系的人才;综合高中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综合体,在初始学段既提供职业教育,也提供普通教育,初始学段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进入两轨中的任意一轨。如前所述,由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提升的效果上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差异,很多学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忽视自身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进入普通教育轨道。这也就使得培养学术类人才的普通高中长期成为高中教育中的绝对主体,而职业类高中则逐渐走下坡路,其学校数量近年来下滑严重。综合高中也渐渐失去了“综合”的意蕴,成为延迟分流的代名词。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同类型的高中教育缺乏鲜明的特色定位,无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例如,艺术类高中、体育类高中、技术类高中的发展环境不佳,职业类学校在大规模的撤并中形成了“综合性”办学的基本格局,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性、行业性等特征。实际上,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在于紧密贴近行业需求,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周期、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办学不能比照普通高中的基本模式,也不能假“资源整合”之借口抹杀不同学校原有的办学特色和需求。普职融通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造性地融合于某个领域之中,实现基于社会需求的融合式培养,这样,艺术、体育、技术、机器人、烹饪等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需求都可以体现在高中类型之中,实现高中的特色化办学。一些特色高中的学制也可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调整,从而打造出中国高中教育“普通高中+综合类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的发展模式。

(二)支撑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

普职融通试点以来,绝大部分试点学校都偏离了原本设计的初衷,呈现出“延迟分流”的功能表征。职业教育在普职融通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获得人才培养的话语权。而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征迫切需要普职融通在人才培养上的纠偏。一方面,普职融通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次、多元的升学选择,让学生在普职融通的框架下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普职融通要关注学生在职业定向与生涯发展中的基本趋势,以及一些学生在职业技能中的表现,发挥为职业院校选拔具有潜力的高技能人才的基本功能。实际上,一些学生虽然在学术知识的学习中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实践性强的技能学习中却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然而过去限于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的制度设计缺陷,以及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很多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有所顾虑。新时期的普职融通必须要通过消除社会误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为此,普职融通所要融通的不仅仅是内容,更重要的是融通两类教育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生涯发展导向。普职融通这一平台能够让学生明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的优势,尤其是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的贯通性和专业性,并通过职业教育中的“生涯辅导模块”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在促进生涯发展中的优势,以及近年来在制度设计上取得的突破,从而吸引一大批优秀且适合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为我国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三)服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的普职融通不再是脱离社会需求和双轨制教育体系的产物,而是强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土壤,从制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层面服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本土自觉。

关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表述及其内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例如:马成荣认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建设主体的协同性、体系外部的开放性、体系横向的协调性、体系纵向的层次性”等几个特征[8];李玉静则认为,这一体系应该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具有劳动力市场适应性,且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之间相互衔接和沟通[9]。此外,南海、平和光、葛道凯等人也有相关的研究和表述。但无论何种表述,其中都强调了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而普职融通不仅承担着促进两个教育类型相互融通的基本功能,还将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的支撐机制,因为它大大丰富了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拓展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域,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引入了参照系和动力因素。

三、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下普职融通的行动框架

(一)由资源融通走向理念融通,构筑普职融通的土壤

过去的普职融通强调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资源融通,例如课程上的互选、师资上的互派等。这种资源上的融通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学校学生接触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但很难帮助学生建构对职业教育和生涯发展的整体印象,因为资源融通是最表面的融通,是两个组织间部分要素基于特定目的的交换。如果普职双方在组织和理念层面无法实现内在的契合,那么资源的融通就无法为普职融通的根本目的服务,开放课程也就只能沦为普通教育的课外体验项目。

未来的普职融通,应该实现“资源—组织—理念”三个层面的融通。资源融通是基础,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应该就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如校内实训基地)、教师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实现互通,且资源的互通要制度化,两者要真正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组织融通是保障,当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能够在建制层面协调行动时,普职融通就能渗透到学生日常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综合高中就是在这个层面建构起来的。综合高中之所以成效不显著,就是因为还没有在理念层面实现融通。理念融通能确保学校从领导层到一线教师有一致的办学思想,且学生和家长也能够在一致的理念中选择适合的教育,从而使学校、家长和学生拥有一致的目标。

(二)由環节融通走向系统融通,提高普职融通的实效

当普职融通走向全学段人才培养的一种基本范式时,原有的环节融通就无法满足需求。所谓环节融通,指的是只在普职融通的起点、过程或终点进行部分融通,而没有实现全过程的系统融通。如果普职融通仍然只是停留在其中一个环节中的融通,则势必会陷入到过去普职融通低效率、无目标的境地。

未来的普职融通应该从环节融通走向系统融通。首先是在起点实现融通,即在招生阶段实现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籍互认,两者的学籍具有平等的地位。其次是过程融通,即在高中三年或更加灵活的时间里,给予学生多次分流和选择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以及在生涯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明晰个人的生涯发展路径、职业兴趣以及能力特征,从而确定发展的轨道。最后是终点融通。未来的高考将不仅仅只有普通高考一种,职业教育也应拥有自己的高考。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要建立分类招生考试制度,其中的分类指的就是职业教育要拥有类型属性的选拔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论是在职业学校毕业,抑或是在普通学校毕业,均可以参加两类高考中的任何一类,从而在选拔机制中发挥自己的强项。

(三)由高中融通走向全学段融通,拓展普职融通的功能域

普职融通一直以来是高中阶段的制度设计,这种设计有政治层面的考量,也有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考量。如果我们将普职融通由制度上升到理念层面,那么融通的学段就可以从高中拓展至初中、小学乃至高等教育阶段。其中,高中阶段的融通是主体,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准备,而小学、初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融通则更多的是教育理念层面的体现,即通过普职融通落实劳动教育思想。在小学或者学前教育阶段,职业体验、职业启蒙是较为常见的融通模式;在初中阶段,除了职业体验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以作为普职融通的载体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情境;在高等教育阶段,类似于金工实习、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均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育人的机会,让象牙塔里的学生切实感受职业的魅力及其蕴含的丰富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黄晓玲.新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理性审思——兼论高中教育综合化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1):57-61.

[2]陈路萍,樊继宽.“普职融通”的动因、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的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8):13-17.

[3]金毅伟.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维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72-76.

[4]刘丽群,刘家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困难的原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2):75-79.

[5]BOLIVER V,SWIFT A. Do Comprehensive Schools Reduce Social Mobility?[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011,62(1):89-110.

[6]孔凡琴,邓涛.英国综合高中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12):84-91.

[7]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8]《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课题组,马成荣.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6-21.

[9]李玉静.“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应为与何为[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34):1.

[责任编辑    贺文瑾]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Type

Attrib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Mission and Action

LI Zheng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type attrib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qual status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th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ultivates of social citizens with modern literacy.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ese high school education; Support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and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action, in the futur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tegration of ideas to build the soil for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 integration should be replaced by system integr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hould be replac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school section to expand th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yp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mission

猜你喜欢
使命类型职业教育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