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热点与脉络演进

2020-10-27 05:51陈雪萍陈丽君
职教通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现代化

陈雪萍 陈丽君

摘 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为梳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现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以在中国知网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以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文数量、关键词、共现图谱等,分析研究热点、前沿以及研究趋势。结果发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存在研究主题不深入、缺乏创新性研究;研究范围聚焦于微观层面、缺乏跨越国界的中观与宏观治理研究;研究方法不丰富,实证类研究较为匮乏等不足。基于此,建议全方位拓展研究主题、深入探索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治理体制;深层次扩大研究范围、横向对接国际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和治理方略以及探索性挖掘跨学科融合研究方法、增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热点;脉络演进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社规划制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网络时代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GD20ZD18)

作者简介:陈雪萍,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陈丽君,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9-0032-12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教育亦需跟随国家建设步伐,面向2035年推进现代化建设。同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经过5~10年左右的时间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上政策表明,职业教育治理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刻不容缓。

职业教育治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研究成果如何?哪些学者对该领域发展做出了贡献?学者们围绕这些主题开展了哪些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该往哪些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框架?厘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进展、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对进一步深化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梳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进展与成果,研究以2006—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职业教育治理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Citespace生成关键词聚类与时区图梳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内容、研究主题以及研究趋势,以期建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

为了使研究数据更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以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作为样本研究来源。检索式为“主题=职业教育治理”“主题=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主题=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主题=中/高职院校治理”“主题=职业教育治理结构”。通过人工剔除新闻报道、政策类文件、会议纪要等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出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最为紧密的638篇文献。由检索结果可知,李斌(2006)对《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中的“3个5%的政策”提出了具体见解,指出其在深层次上实际指向的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秩序治理,其基本特征是建立“分类定位、各安其位、禁止越位”的职业教育体系[1]。基于此,我国有关职业教育治理的首篇文献发表于2006年,因此,文献实际跨度为2006—2020年。

(二)研究方法

使用 Drexel 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进行分析,通过对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词共现、突现等方式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趋势。

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文献内容分析

研究从中国知网中以RefWorks格式导出参考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设置时间切片为1,阈值为top40,通过关键词聚类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一)年度文献数量统计

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由图1来看,2006—2012年发文量较少,该时期关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处于初级起步状态,说明这一时期缺乏相应的研究基础且研究队伍薄弱。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明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体制改革内容,其中“治理”是《决定》中的关键性核心概念,被提及24次多,并由此正式提出了教育治理現代化。至此,国家对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进入增速成长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文献发表量达112篇,随后研究进入平稳发展状态。

从图1中的发文量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发文量可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起步阶段(2006—2012年),每年发文量在20篇以下,此阶段关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文献明显不足。第二阶段为增速爆发阶段(2013—2016年),此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达到极盛状态,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与前期相比翻了几倍之多,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第三阶段为稳定发展阶段(2017—2020年),该阶段发文量处于波动起伏状态,但发文量比较稳定,未呈现大幅度增长或大幅度降低的情况。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时间线索大致呈正态上升分布趋势,最终趋向于稳定成熟的状态。

3.聚类III: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與模式。这一聚类主要包括#2治理机制、#4治理模式,其中,#2治理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多元主体、多元共治、企业参与、公共治理、策略等,#4治理模式主要关键词为依法治理、治理理论、治理逻辑、突破路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是由多元主体共生协同治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政府领导治理、职业院校主体治理、企业融合治理以及行业协会有效治理等多元共治的良性循环治理机制。学者们认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应由政府下放权力给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治理,全面落实行业协会的重要办学主体地位,有效运行“放管服”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机制,致力于打造多主体协同共治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网格。在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上,要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治理体制机制,规范职业教育治理的法规体系,打造职业教育治理“法治”系统,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良性“善治”。

4.聚类IV: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策略。这一聚类主要包括#3治理能力、#6治理教育与培训、#7校企合作,其中,#3治理能力主要内容有政府责任、提升、路径选择、协商治理等,#6治理教育与培训关键词包括角色定位、治理主体、共治等,#7校企合作关键词表现为合作治理、运行机制、政行企校。由此可知,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建构路径和策略。在治理能力层面,陈亮等学者(2020)提出,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素关系中,将人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的出发点,在制度善的引领下明确治理过程与方式,在反思与行动的商谈中厘清责任与权力关系,进而形成自生自发的职业教育治理文化认同[13]。在治理教育培训(VET)层面,邓卓(2020)认为,要发挥欧盟VET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彰显出VET社会伙伴关系,形成共同治理、分权制衡;面向市场、整合资源以及目标一致、合作共赢的职业教育治理局面。[14]在职业教育治理校企合作层面,深度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道路,鼓励行业企业出资兴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全过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治理价值。

(四)研究趋势

突现词指在某一时期出现多次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是探究该研究领域前沿与趋势的突出代表。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热点进行前沿追踪,能够有助于把握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采用Citespace的突变功能,得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词突现强度排序(见图4),从而反映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历程。由图4可知,“治理结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热点前沿。其中,治理结构体现在2012—2013年,职业教育治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现在2014—2016年,职业院校则体现在2017—2018年。

1.突现词呈现。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的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共得到20个突现词。通过对该研究领域的突现词进行分析有助于预测研究趋势、挖掘研究热点,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burst图谱显示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突现词、突现强度以及起始时间。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突现词众多,该研究领域从2006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青睐,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关注热点。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策略”“依法治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治理机制”“职业教育治理”以及“治理机制”等关键词时间跨度较大且突现率较高,而“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协会”“治理理论”“政府主导”以及“协调治理”等关键词的时间跨度仅为1年。这充分表明,学界对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热点紧随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导向。例如:2013年以前,学术界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策略;在2013年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目标,2014年,原教育部部长袁仁贵也提出 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此后,学者们大多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探讨职业教育治理,有关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能力逐渐显现。

2.持续型前沿分析。“持续型”前沿热点是指研究时间开始早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仍然继续开展学术研究的主题。通过观察图4,“职业教育治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等是较为典型的“持续性前沿热点”,它们的突现值分别为2.944、2.8291以及1.5673。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15]。国家政策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完善职业教育治理机制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内容。

3.最新前沿分析。最新研究前沿是指学界在近几年发表的且突现值较高的研究主题。根据已有文献和关键词突现率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最新前沿主题为“职业院校治理”“协同治理”“治理现代化”“集团化办学”以及“混合所有制”,其起始时间分别为2017年、2017年、2017年、2018年、2018年,突现率分别为3.219 7、2.142 9、2.142 9、0.787 5以及1.653 6。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沿热点主题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主题越来越具体化和特定化。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包括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外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治理要协同政府、职业院校、市场、行业企业以及具有公益性质的职教办学集团;外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要协调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治理内部治理的利益分配、合作与协调框架。由最新前沿主题词可知,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当前研究主要突显为多元治理主体协调参与治理教育治理的共性化研究,如何协同不同的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关注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不足

總体而言,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6年以来中国知网发布的有关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进行高频关键词汇总,通过年度文献数量统计、关键词图谱时区功能、共现词网络图谱以及突现词突现率等分析,可得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整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研究主题不深入,缺乏创新性研究。从研究主题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呈现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题趋向于多元分散,但研究主题不深入,缺乏从全方面、多领域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出发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方法。已有研究主要关注职业教育以及农村职业教育治理现状、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策略研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与模式以及建构路径与策略等。大部分研究主题较为重复,研究范围较窄,缺乏创新性研究,且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2.研究范围聚焦于微观层面,缺乏跨越国界的中观与宏观治理研究。从研究范围来看,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研究主题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从2006—2013年期间,学者们更加倾向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策略研究,研究角度聚焦于微观层面;从2014年开始,学者们开始转向于研究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关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研究,在倡导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情况下探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突破路径。但总体而言,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倾向于聚焦本国的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对于跨国界的相关研究论文较少。因此,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应立足于本国治理实际的情况,多探索发现国外的新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融合国外的治理理论和治理机制,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纵向流动发展。

3.研究方法不丰富,实证类研究较为匮乏。从研究方法来看,缺乏从跨学科、跨视角对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多采用经验性和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类研究较为匮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紧密性不高。同时,缺乏对国际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比较性研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工具应用程度不足,造成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文献数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时代政策背景该领域未来研究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1.全方位拓展研究主题,深入探索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治理体制。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深入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许多学者也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背景出发来研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力图在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性路径。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综合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职业教育现代化进行拓展性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学界应有效立足于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包括职业教育治理价值追求、职业教育制度政治追求以及职业教育政策的法治追求等治理体系现代化层面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治理水平。同时,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层面,学者们应突破现有研究方向的限制,关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职业教育的理解能力、践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国家层面回应赋予社会力量更多的自治空间和自治权力,从而实现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路径、以善治为最终目的的现代化进程。

2.深层次扩大研究范围,横向对接国际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和治理方略。深层次扩大研究范围,横向对接国际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和治理方略,实行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跨国界比较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不论在理论研究层面抑或在实践研究层面都处于薄弱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未来学界应扩大职业教育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在研究广度上,我们应多方面借鉴外国职业教育治理经验,深度挖掘国外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要在立足本土化的情况下,整合国外治理理论、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例如,将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影子”模式以及巴西的“S系统”治理模式进行对比性分析研究,深度总结国外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为我国带来的机遇与契机,根据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引深入探索多主体、多中心、共生协作、民主参与等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研究深度上,我们应融合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相关的治理理论,综合运用国内外职业教育治理思想,深入研究各国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全球治理理论模式,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的跨国性和全球性。

3.探索性挖掘跨学科融合研究方法,增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宏观的治理系统,为了更好地把握治理现代化的生成空间,应拓展研究理论基础,跨学科融合阐释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例如,除了运用社会学的治理理论、教育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外,还需综合应用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增强研究的理论指导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应丰富教育研究方法分析技术,可利用Nvivo质性软件分析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相关的政策文本并建立三级编码、Mplus进行统计建模、SPSS数据分析、Amo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等相关技术渗透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之中,形成教育研究方法技术知识网络图谱,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时效性,有效把握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1]李斌.3个5%凸显职业教育的结构治理[J].职教论坛,2006(23):44-45.

[2]危浪,桂学文,喻红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演进态势——基于CNKI(1992—2019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成人教育,2020(3):42.

[3]董仁忠.實现高等职业教育依法治理的基本条件——从依法治教现状谈起[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5-9.

[4]曾东升.从整体性治理视角探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现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4):30-33.

[5]李玉静.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1.

[6]魏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理论审视与现实架构[J].职教论坛,2015(10):12-16.

[7]肖凤翔,贾旻.协商治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10.

[8]赵帮华.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特征、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7):5-12.

[9]李政,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转型:内涵、困境与突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4):78-85.

[10]李薪茹,李薪宇,茹宁.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实践方式、困境及优化路径[J].江苏高教,2020(3):103-108.

[11]唐智彬,郭欢.作为乡村“治理术”的农村职业教育:内涵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4):75-82.

[12]唐智彬,方颖军.论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J].职教论坛,2020(2):24-30.

[13]陈亮,陈恩伦.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流职业教育建设的要义证成[J].教育研究,2020,41(5):99-111.

[14]邓卓.公共治理视域下职业教育与培训治理方式变革[J].成人教育,2020,40(7):57-62.

[1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6-16)[2020-05-16].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

[责任编辑    秦   涛]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CHEN Xueping, CHEN Lijun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s a key link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n order to sort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we use Citespace bibliometric tools to use relevant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on CNKI as the data source, and use the number of articles, keywords, and co-occurrence map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o analyze research hotspots , Frontiers and Research Trend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research topics and lack of innovative research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the research scope focuses on the micro level, the lack of meso and macro governance research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lack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lack of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is, it is recommende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topics in an all-round way, explore the governance system that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expa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in depth, horizontally connect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ls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and explor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o enha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nature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hotspots; evolution of context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