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鞘桔青霉Asc2-4培养基和溶氧条件优化对产油性能的影响

2020-10-27 08:58罗正东雷晓凌刘焕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油溶氧氮源

罗正东,高 平,雷晓凌,刘焕明,钟 敏

海鞘桔青霉Asc2-4培养基和溶氧条件优化对产油性能的影响

罗正东1,高 平2,雷晓凌1,刘焕明1,钟 敏1

(1.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88;2. 国家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湛江),广东 湛江 524088)

【】优化海鞘()桔青霉()Asc2-4培养基和溶氧条件,以提高其生物量和产油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培养基碳氮源及碳氮源比,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无机盐,采用组合法优化溶氧条件,通过干质量法、酸热提油法及气相色谱法评价优化结果。经培养基优化,确定碳源为葡萄糖,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 g/L,氮源种类为蛋白胨+酵母膏(1∶1),碳氮比为100,无机盐配比为KH2PO44 g/L、MgSO4150 mg/L、FeCl330.0 μg/L;溶氧组合优化条件为转速220 r/min,250 mL锥形瓶装液量100 mL。最终生物量和油脂质量浓度分别提高至19.90、8.76 g/L,比未优化前约提高1.5倍和20倍;发酵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53.37%,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皆达到26%以上。优化后菌株的产油性能大幅提高,该菌有作为生产油酸和亚油酸的工业菌种潜力。

桔青霉;海鞘;产油性能;培养基优化;溶氧条件优化

微生物油脂是由酵母、霉菌、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利用外源营养物质合成并储存在细胞内的油脂[1]。海洋相较于陆地具有高盐、高压和低氧的极端特点,因此,海洋真菌具有独特的产油性质[2]。海鞘 () 为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海鞘纲动物。柴慧子等[3]在雷州海鞘中筛选出一株产油桔青霉()Asc2-4,其不饱和脂肪达到65.00%,具有开发微生物功能性油脂的潜力。迄今,将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开发为油脂工业菌的发酵研究鲜有报道。

产油真菌一般可利用多种碳源生长,积累油脂。研究发现,产油真菌的适宜碳源一般为甘油和葡萄糖[4]。碳源的浓度可影响产油真菌的油脂含量和不饱和组分,裂殖壶菌(sp. S31)在25 g/L的低葡萄糖质量浓度条件下可促进生成DHA,而100 g/L高葡萄糖质量浓度下可提高脂质含量[5]。不同产油真菌的适宜氮源种类不同,马治灿[6]发现,产油镰刀霉(sp.WHJ13)的最适单一氮源为硝酸钾。碳氮比过高不利于生物量的提高,碳氮比过低易使发酵时间延长[7]。金属离子可影响产油微生物胞内外渗透压和酶活力,从而影响产油微生物的油脂合成能力[8]。薛汉明等[9]发现,Fe3+对三角褐指藻(Bohlin)的去不饱和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低浓度的Mg2+对单针藻(sp. FXY-10)生物量和油脂浓度均有促进作用[10]。转速及装液量决定培养基的溶氧条件,影响菌体生长和产油量。钟琦等[11]发现,转速120 r/min和每瓶 (250 mL) 空气量70 mL的条件可促进油脂酵母(HL)的生物量增长,对油脂产量影响程度较小。目前,针对提高真菌产油的研究主要在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本研究通过优化培养基及溶氧条件,提高桔青霉Asc2-4的生物量和油脂浓度,为该菌规模化生产功能性油脂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培养基 菌株:桔青霉()Asc2-4分离自广东省雷州市流沙虾塘的海鞘(),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60059。

种子培养基(g/L):马铃薯浸出粉8,葡萄糖20,海精盐15,硫酸铵10。

初始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20,马铃薯200(去皮,切碎,加蒸馏水煮沸15 min,滤渣),柠檬酸钠0.1,磷酸氢二钾0.2,磷酸二氢钾2.0,酵母膏0.5,硫酸铵2,海精盐15。发酵前后pH在5.7 ~ 5.8之间。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HZQ-F160振荡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BMJ-25型霉菌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GC-2010PLUS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1.2 方法

1.2.1 种子培养与发酵 种子培养:挑取一环孢子接种于装有200 mL种子培养基的500 mL锥形瓶,在摇床中以28 ℃、180 r/min的条件培养2 d。

摇床发酵培养:将培养后的种子液按体积分数5%接种于含200 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锥形瓶中,在摇床中以28 ℃、140 r/min条件发酵7 d。

1.2.2 碳氮源单因素优化 碳源优化实验:葡萄糖、麦芽糖、甘油、乳糖和蔗糖。碳源浓度优化实验:葡萄糖质量浓度设为50、75、100、125、150 g/L。氮源优化实验:蛋白胨、硝酸钾、硫酸铵、尿素和牛肉膏,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添加酵母膏。碳氮源比优化实验:碳源(葡萄糖)浓度固定的前提下,添加不同浓度优化后的氮源,使碳、氮源质量比分别为40、60、80、100、120。

1.2.3 无机盐正交优化 通过预实验,从8种无机盐KH2PO4、NaH2PO4、K2HPO4、MgSO4、CaCl2、FeCl3、ZnSO4和CoCl2中筛选3种明显提高产油量的无机盐KH2PO4、MgSO4和FeCl3,并以产油量为指标,设计3因素3水平(表1)正交试验L9(33)。

表1 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

1.2.4 溶氧条件组合优化 将摇床转速140、180、220、260 r/min分别与250 mL锥形瓶装液量100、150、200 mL设置成12组不同溶氧条件,通过优化,确定最佳的转速及装液量。

1.2.5 评价指标 1)生物量测定。生物量采用细胞干质量法[12]测定,将菌丝置于109 ℃的烘箱中烘干,称取质量。

生物量计算:干菌生物量(g/L)=(带干菌体培养皿质量‒ 培养皿质量)/ 发酵培养皿体积

2)油脂浓度。采用酸热法[13]提取油脂:按每1.00 g的干菌体添加4.00 mol/L的盐酸6.00 mL,置室温下30 min,沸水浴加热10 min,‒20 ℃下速冻,反复2至3次,加入2倍体积的氯仿-甲醇(体积比2∶1),振荡,以2 000 r/min离心15 min,挥发有机相即得油脂。

油脂质量浓度(g/L)= 总油脂质量/ 发酵培养基体积。

3)脂肪酸组分。样品甲酯化[14],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脂肪酸组分。

气相色谱条件:SP-2560气相毛细管柱(100 m×0.25 mm×0.2µ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25℃;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10∶1。程序升温条件:柱温100 ℃,维持13 min;以10 ℃/min升至180 ℃,维持6 min;再以1 ℃/min升至200 ℃,维持20 min;再以4 ℃/min升至235 ℃,维持20 min。

1.2.6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判断组间显著性差异,= 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氮源及碳氮源比单因素优化

2.1.1 碳源优化 由图1可知,桔青霉Asc2-4可利用此5种碳源合成油脂。蔗糖、麦芽糖和甘油的生物量相近,分别为5.65、5.00、5.78 g/L,油脂质量浓度亦相近,分别为0.32、0.35、0.25 g/L,该菌对3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相近。桔青霉Asc2-4对乳糖的利用效率最低。葡萄糖作为碳源时生物量最高(< 0.05),达7.35 g/L,油脂质量浓度为0.40 g/L。因此,葡萄糖可提高显著该菌生物量(< 0.05),而5种碳源对油脂质量浓度影响不显著(> 0.05),确定葡萄糖为最适碳源。

同一指标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1.2 碳源浓度优化 图2表明,桔青霉Asc2-4生物量随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100、150 g/L时生物量最高(< 0.05);而油脂质量浓度呈降低趋势,150 g/L时最低(< 0.05)。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50 g/L时,生物量和油脂浓度出现下降可能是因为葡萄糖浓度过高,菌体生长与油脂积累出现抑制[15]。葡萄糖为100 g/L时的生物量和油脂质量浓度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8.33 g/L和0.56 g/L),为最适浓度。

同一指标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1.3 氮源优化 图3表明,对于无机氮源而言,硫酸铵比硝酸钾更利于菌体生长和积累油脂,可知该菌对氨基氮源利用效率比硝基氮源高。对于有机氮源为蛋白胨时,桔青霉Asc2-4的生物量和油脂浓度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78、2.71 g/L,蛋白胨相较于其他氮源对于提高油脂浓度效果最为显著(< 0.05),因此,桔青霉Asc2-4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图3)。对比氮源硫酸铵和蛋白胨,该菌的生物量相近(> 0.05),而前者油脂浓度降低,平均值分别为0.46 g/L和0.75 g/L,可见,蛋白胨更利于该菌积累油脂,可能与蛋白胨所含刺激产油的必需营养物质有关[16]。

同一指标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1.4 碳氮源比的优化 图4表明,碳氮源比在40 ~ 80的范围内,生物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而油脂浓度平均值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氮源减少,菌体生长受抑制,菌体因氮源含量逐渐降低而进入油脂积累阶段,从而提高油脂积累量[17]。碳氮源比为100时,油脂浓度最高,平均值达到2.71 g/L,生物量平均值为11.59 g/L(图4),表明该菌在高碳氮比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油脂合成。碳氮源比为120时生物量及油脂浓度均显著下降,可能是因为氮源不足限制了菌丝生长,从而油脂合成受到抑制[18]。

同一指标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无机盐正交优化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无机盐正交试验结果

表2可见,KH2PO4、MgSO4和FeCl3三种无机盐的数据均值最高水平分别为A2、B3、C1,所以无机盐添加量的最佳浓度为A2B3C1,即KH2PO44.0 g/L、MgSO4150.0 mg/L、FeCl330.0 μg/L,且影响因素A>C>B,KH2PO4对菌株发酵产油脂的影响最大,MgSO4和FeCl3在影响油脂浓度方面存在较大的交互作用。经无机盐优化后油脂浓度达到4.73 g/L,提高42%。

2.3 溶氧条件组合优化

由图5A可知,180 r/min的转速条件最有利于菌体生长,在转速180 r/min、250 mL锥形瓶装液量(下称“装液量”)100 mL,转速180 r/min、装液量150 mL的条件下,该菌的生物量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20.39、20.62 g/L。而在260 r/min的高转速条件下,生物量在11.79 ~ 17.44 g/L之间,仍然较高,表明该菌具有较高的抗液态剪切力能力,该特性对工业产油具有重要意义[19]。如图5B所示,该菌在转速140 ~ 260 r/min的范围内,油脂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220 r/min为适宜油脂积累的转速条件。其中,转速220 r/min、装液量100 mL的溶氧条件下最利于产脂,油脂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8.76 g/L。因此,确定转速220 r/min及装液量100 mL为最适产油的溶氧条件。

装液量指250 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同装液量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优化条件后桔青霉Asc2-4的油脂脂肪酸组分

由表3可知,优化条件后桔青霉Asc2-4油脂主要为C16和C18系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四种脂肪酸依次为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油酸(C18:1)、棕榈酸(C16:0),其中功能价值较高的脂肪酸为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6.05%和26.67%,该两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达52.72%。桔青霉Asc2-4所产油脂脂肪酸组分与Kyle等[20]研究的油脂酵母()相似,但是桔青霉Asc2-4的亚油酸质量分数约高23%。综上可知,桔青霉Asc2-4可用于生产功能性油脂油酸和亚油酸。

表3 优化条件后桔青霉Asc2-4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说明:1)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

Note: 1) Percentage of fatty acid to total fatty acid.

3 结论

桔青霉Asc2-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0 g/L、蛋白胨0.5 g/L、酵母膏0.5 g/L、KH2PO44 g/L、MgSO4150 mg/L、FeCl330.0 μg/L;最佳溶氧条件为转速220 r/min、250 mL锥形瓶装液量100 mL。优化后生物量和油脂质量浓度分别达19.90 g/L和8.76 g/L,分别比未优化前约提高1.5倍和20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3.37%,油酸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05%和26.67%。桔青霉Asc2-4有作为产功能性油脂的工业生产菌株潜力,有开发研究的价值。

[1] RATLEDGE C, WYNN J P.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lipid accumulation in oleaginous microorganisms[J]. Advance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51: 1-51.

[2] 徐涛. 海洋真菌sp产DHA油脂的发酵生产过程研究[D]. 大连:大连工业大学, 2016.

[3] 柴慧子, 黄蕴怡, 雷晓凌, 等. 海鞘中产油脂共附生真菌的筛选及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32(12): 287-291.

[4] SPIER F, BUFFON J G, BURKERT C A V. Bioconversion of raw glycerol generated from the synthesis of biodiesel by different oleaginous yeasts: Lipid content and fatty acid profile of biomass[J]. In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15, 55(4): 415-422.

[5] 李蕾蕾. 裂殖壶菌在两种不同碳源发酵条件下的磷脂组学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6.

[6] 马治灿. 产功能性油脂真菌菌株的筛选及发酵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7.

[7] 沈宏伟, 杨晓兵, 龚志伟, 等. 基于消耗碳氮比进行底物分配和油脂得率预测[J]. 化工学报, 2016, 67(1): 324-330.

[8] 李涛, 纪晓俊, 吴娜, 等. 金属离子对产油微生物油脂积累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6, 35(4): 1173-1179.

[9] 蒋汉明, 张凤珍, 孙凌云, 等. Fe3+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5, 26(6): 43-46.

[10] 乔腾生, 董训赞, 黄力, 等. Mg2+对糖蜜酒精废醪液培养单针藻 (sp. FXY-10) 油脂合成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19, 50(5): 1043-1049.

[11] 钟琦, 吴慧昊, 代军飞, 等. 响应面法优化油脂酵母发酵产油的影响因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2): 57-64.

[12] 刘淑君, 杨文博, 施安辉. 高产油脂酵母菌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27(2): 93-97.

[13] 李元森. 产油脂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产油脂条件的优化[D]. 济南: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9.

[14] 元冬娟, 蔡春, 周克元, 等. 广东湛江地区几种海洋微藻中的脂肪酸检测[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43(4): 721-722.

[15] 徐涛, 董天飞, 陈明, 等. 海洋真菌sp. DP-16发酵产DHA油脂过程的优化[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6, 35(6): 411-415.

[16] 杜丽红, 郝亚男, 陈宁, 等. 有机氮源及其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J]. 发酵科技通讯, 2019, 48(1): 1-4.

[17] TAHA E M, OMAR O, YUSOFF W M W, et al. Lipid biosynthesis in2A1 in N-limited and N-excess media[J]. Annals of Microbiology, 2010, 60(4): 615-622.

[18] 沈宏伟, 杨晓兵, 龚志伟, 等. 基于消耗碳氮比进行底物分配和油脂得率预测[J]. 化工学报, 2016, 67(1): 324-330.

[19] CALVEY C H, SU Y K, WILLIS L B, et al. Nitrogen limitation, oxygen limitation,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6, 200: 780-788.

[20] PROBST K V, VADLANI P V. Single cell oil production by: Biphasic fed-batch fermentation strategy providing glucose for growth and xylose for oil production[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121: 49-58.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um and Dissolved Oxygen for Improving Oil-producing Properties ofAsc2-4 from

LUO Zheng-dong1, GAO Ping2, LEI Xiao-ling1, LIU Huan-min1, ZHONG Min1

(1.////,524088,; 2.N(),524088,)

To improve the biomass and oil yield ofAsc2-4 fromby optimizing the culture medium and dissolved oxygen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and the ratio of C source to N source (C/N) in the medium were optimized by a single factor, the inorganic salts by orthogonal method,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by combination metho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dry weight method, acid-hot oil extraction method and gas chromatography.The optimal medium consist of a carbon source that was glucos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00 g/L, a nitrogen source with peptone+yeast extract (1∶1), a C/N of 100, inorganic salt content of KH2PO44 g/L, MgSO4150 mg/L, FeCl32.0 μg/L.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condi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were determined that the rotation speed was 220 r/min, loading volume was 100 mL in 250 mL conical flask. Finally, biomass and oil mass concentration were increased to 19.90 g/L and 8.76 g/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1.5 times and 20 times higher than unoptimized control. The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 the fermented oil was 53.4%, among which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was over 26%.The optimization of medium and dissolved oxygen can greatly improve oil-producing properties of the strain,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n industrial strain for producing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 oil-producing properties; medium optimization;dissolved oxygen optimization

Q949.32

A

1673-9159(2020)06-0102-06

10.3969/j.issn.1673-9159.2020.06.013

罗正东,高平,雷晓凌,等. 海鞘桔青霉Asc2-4培养基和溶氧条件优化对产油性能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0,40(6):102-107.

2019-11-14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0)

罗正东(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真菌资源研究。E-mail: 794008688@qq.com

雷晓凌(1963—),女,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真菌及活性物质研究。E-mail: 1252765610@qq.com

(责任编辑:刘庆颖)

猜你喜欢
产油溶氧氮源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累计产油突破200万吨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无机氮源对红曲霉调控初探
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氮源优化研究
不同外源碳对AM真菌吸收氮源合成精氨酸的影响
茶树菇液体培养碳氮源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