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探

2020-10-23 09:16张天辉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张天辉

摘要: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个性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學生得到整体性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以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189-02

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储备和情感态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从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计划。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滋生厌恶学习的负面情绪,最终在心理负担的重压下对学习感到索然乏味,信心尽失。因此,教师只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让各类学生都经历教师为其量身定制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他们才能收获成功,增强信心,激发潜力,乐学不辍,才能使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稳步提升,避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1.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优势作用

1.1 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早已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国外许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已故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提出“教育最优化”理论,强调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1]。实际上,不同的学生其能力和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自制力等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方”的去教,一定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由此看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2 优势作用。

实践证明,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有益于学生,对教师也不乏好处。就学生而言,分层教学法可以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适合每一个学生,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符合个体的差异性和目标的驱动性,因此,课堂教学就不会出现“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学困生则跟不上教学进度”的不利局面,各类学生都会学有所获,共同提高。如今,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将分层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全面优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与实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时,既要让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障学困生能够达成预期目标。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分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准备,确保教学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过程更落实,方法更实效,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师业务素质的角度来说,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实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锻炼教师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助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环节

2.1 学生编组。

要实施分层教学,最先要做的是学生的分组工作。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编组,才能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确保分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教师可事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心理状态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次。A组学生的能力较强,要为其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进行高要求的教学;B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C组学生基本可以按照大纲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分组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适时进行分组调整。

2.2 分层备课。

学生编组完成后,教师要分组进行备课。首先,教师要根据整体教材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明确基础性的教学要求和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内容之后,再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设计不同的延伸内容。此外,在备课时,教师还要多考虑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潜能挖掘。

2.3 分层授课。

编组、备课完成后,教师才可进行分层授课。根据已经划分好的学生层次和内容层次,合理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各个知识点的衔接和联系,降低教学坡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进行教学引导,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保障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效用。

2.4 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是分层教学成败的抓手,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分层方式进行正确的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与个体差异,遂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各类学生都经历成功,获得成就感,特别是要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乐于学习,使他们渐渐从低层次中分离出来,逐步转向高层次。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

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兴趣、能力、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将学生分为A、B、C三层[2]。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我提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了研判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组学生为优等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且对简易方程有所了解,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和预习。所以,我要求A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学简易方程的内容,为构建新知做好准备;B组学生为普通生,这组学生有基本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但学习能力和自制力等次于A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一般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所以B组学生在学习时以掌握方程概念和解法为主;C组学生为学困生,他们不仅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欠缺,主要是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律能力,学习没有自主性和自觉性,有的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多加关注和引导。

3.2 根据学生分层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就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我将学生分组后分别制定教学目标。首先,以让每个学生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它的计算方法为总体目标,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细化教学目标。其中,A组学生需要在教学前进行课前预习,除了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外,还要适当进行“小数乘法”的拓展与延伸,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更灵活的掌握小数和计算有关的知识并加以适当拓展;B组学生以夯实基础为主,着重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适度进行计算灵活性的训练,以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和灵活运用为教学目标;C组学生以掌握教材知识为教学目标,主要强化该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避免该组学生落后于B组学生。

3.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在分组指导时,教师可选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例如,针对A组学生,我主要以引导、点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积极挖掘学生的智力和潜能;针对B组学生,我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主,采用提问和合作的教学方式,鼓励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面对C组学生,我主要是采用逐步教学的指导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制定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帮助学生找到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率,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个性化与差异性,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践行教学原则,积极开展分层教学,从学生、目标、内容等多个层面入手,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宜清.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4):50.

[2] 王小利.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7(22):100-10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