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笔者从教师、学生、家长的准备情况,对小组的考核与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几方面阐述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教师的准备 要想很好的落实合作学习就要求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学生的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尽快熟悉每一名学生。可以趁初一入学时,学校进行军训的机会了解学生。为了在所有学科中都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班主任应该给每位任课教师一张学生的照片,让他们也尽早熟悉学生。再利用空闲时间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拟训练:先让学生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学生都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训练,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及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合作以及怎样合作;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充满信心,为“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做准备。
对家长的准备 多与家长沟通。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笔者让一名讲解能力较强的同学给参会家长讲了 “学习金字塔”,通过介绍“学习金字塔”引出即将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明白“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学习效果远比“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效果要好。让家长回忆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很喜欢给别人讲题,看起来好像是浪费了学习时间,实则是很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希望家长鼓励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讲出来,此举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适当分组
小组成员按照学生综合素质梯级合理搭配,以一次或几次比较有代表性的考试成绩为依据,首先分大组,在大组内再进行二次分组,确保整体上各大组间的学习水平相当,让全体学生觉得分组是公平的。基本上采用两个人结成一个“对子”,4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八个人组成一个大组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4人一组是最好的,但根据班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人一对有“对长”,4人一小组有“小组长”,每两个小组为一大组安排一名“大组长”。“对长”通常坐在组内的核心位置,便于合作中有问题时小组间交流。上课以两人讨论交流为主,如有问题找小组,仍有问题找大组,最后是组间合作。
为便于管理,“报告”和“展现”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每个组固定使用一块展板。每组的5至8号展现,各组内1至4号同学若想得到加分机会,就只有好好地辅导他的“对子”,或对所讲内容进行知识点、易错点和技巧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深刻思考并总结。
培训组长。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组长负责对本组小组的组织和监督,是最基层的“领导”,笔者要求组长无论上什么课,在交流时都要把展现的学习任务给组员分配好,而且任务要明确到个人,这样在展现时才能不浪费时间,监督每一位组员的参与情况及“对子”的合作情况,及时纠正不好的现象。大组长要善于把所展现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由不同层次的组员来展现,同时考察大组长对知识的理解和组员的配合是否默契。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进行观察,组长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就要引导他解决,给他撑腰,树立威信,同时也要对其高标准、严要求。发现各组有什么问题,教师就及时把组长叫到一起,随时沟通、交流、纠正,随时帮教示范。
注重赏识,积极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会使快乐的学习成为可能。在考核“小組合作学习”效果时,既要注重本堂课“学习目标”的检测,又要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度、合作的深入性、创造性等进行评价。全班每天评出最佳对子、最佳个人、最佳组长以及最佳小组(至少也要每周一小结,如果时间长了学生会缺乏兴趣,甚至忘了还有小组竞赛这回事)。评出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和学期冠军,还对每天每组得负分的同学加以提醒(好让任课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多加关注),小组积分每天都在变化,让每个小组及成员振奋精神,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同时体会到了小组之间竞争的乐趣。班级定期对优胜的对子、优胜的小组、优胜的大组进行表彰,并由优胜组的组长进行“如何管理建设小组”的经验交流。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给学生和家长进行讲座,调动社会资源;在家长会上及时向家长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让孩子展示给家长看,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综合素质在提高,从而调动教育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成功关键看教师。教师倡导学生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那么教师自己首先也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教师思考多了、合作多了、探讨多了、研究多了、展现多了、实践多了、反思多了,教师才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