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一祎
摘要: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并未受到重视。研究显示,由于跨文化冲击,来华留学生或多或少地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应对文化冲击最有效的途径是文化适应,要达到良好的文化适应需要学生本人、学校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从高校层面来说,可以通过拓展已有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机制至留学生层面、提升留学生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水平、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克服跨文化心理障碍、举办各类校园活动促进文化融合等措施来建立完善的留学生心理健康体系,保障留學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为49.2185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也不再局限于汉语相关专业,而是进一步扩大至教育、理科、工科等专业。在获得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中,有70%是攻读硕博学位的研究生。以上数据显示了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持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向更高层次和质量发展。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来华留学生整体学术质量的提升,反映了高校对留学生教学资源、课堂质量、科研水平等的重视。与此相对立的是,对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监控,似乎是大多数学校的盲区。许多高校与留学生相关的网站主页上,并未清晰显示留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咨询的网站链接及预约方式等相关资讯。其次,大多数高校也鲜有为留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调查显示,来华留学生们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其中包括孤独感和思乡感、抑郁和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心理压力由于在校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资源,并未得到良好的监控和干预。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还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适应、学习成绩产生负性的影响。因此,剖析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并建构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机制尤为重要。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这一心理学概念包括了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疲惫、易怒、孤独、健忘、思乡、不适应等症状(Pedersen,2004)。通常人们在去到国外或陌生的社会环境的第一天就能感受到文化冲击。研究指出,文化冲击源自外部的改变和自然环境的差异(Pedersen,1994)。当人们经历文化冲击时,兴奋感会被自我怀疑和恐惧所替代,进而表现对新生活的适应障碍。研究人员Josep和Baker(2012)指出了留学生主要面临的五类文化冲击的因素:孤独感和难以融入、焦虑和抑郁、价值系统和文化差异、文化认同感和环境因素。孤独感和难以融入指留学生远离家人和朋友的孤独和难以融入当下人际关系的无奈,这是当留学生面临文化冲击时最容易感觉的情绪。焦虑和抑郁则体现在一些留学生无法对新的环境产生安全感、对成绩和表现感到紧张,以及对经济状况和不规律的作息感到焦虑,由此产生抑郁消极的情绪。价值系统和文化差异反映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习俗、生活习性等的巨大差异对留学生产生的影响。文化认同困难体现在留学生们在自我种族定位、对他人的种族歧视、以及与不同种族的人群进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最后,虽然环境因素并非是一个显著的因素,但它同样会影响到海外留学生的情绪水平,如寒冷、多雨的气候会增加学生思乡情绪。
在最重要的学习生活方面,来华留学生面临文化冲击是教和学的方式差异。在中国,大多数的授课方式由教师全程讲授,而学生是被动地听讲。而在西方国家,学生则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留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教与学模式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此外,由于语言和口音的限制,在课堂的听课表现、小组的课业讨论上,来华留学生都会受到一些限制。再次,留学生接触其他学习资源的能力和机会较本国学生来说相对偏少,在学校里,大学数的学科讲座、论坛等都是针对本国学生开设的,相关资讯往往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留学生,因此他们对于课外的探究参与度相对缺乏。面对上述学习方面的差异和不适,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由此带来的焦虑与抑郁感。
综上所述,在新的环境下,语言、环境、情绪、文化认同、授课方式、学习习惯等因素会给来华留学生带来文化冲击,进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影响。
文化适应 要消除文化冲击带来的影响,最有效的途径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文化和心理同时改变的二维过程,是与两个或以上的文化群体及其个体相互接触的结果。换句话说,文化适应是一个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文化的积极过程,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适应的影响性指标(Wang & Mallinckrodt, 2006)。
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对于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必修课。要想平稳地度过文化冲击的危机期,达到良好的文化适应,需要学生本人、学校以及社区环境的共同努力。对于来华留学生本人来说,寻求母国其他同伴的陪伴可以适当地减轻负性情绪,如参与相关的由母国学生组织的活动或社团,学习学长学姐们处理文化适应问题的相关经验等。其次,来华留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以更好地跟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再次,来华留学生可以与当地学生多交朋友,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了解更多的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为留学生提供帮助其适应的服务,如心理咨询、生活老师等,以帮助其更好地管理日常学习生活。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拓展已有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机制至留学生层面 在我国,各高校已基本建立起针对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包括: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普查、问题学生筛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组织团体辅导、举办心理科普讲座等。在此监控体系下,中国高校大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高校能较早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得到较好的转介和辅导,而来华留学生则缺少上述相应的心理健康资源;此外,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有些针对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管理并不适用于来华留学生。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系,将留学生融入高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受众群体,提供更多针对留学生特性的心理辅导,系统地监控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留学生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水平 现阶段,大多数留学生的辅导员仅是具备较好的外语基础和日常的学生事务管理能力,而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心理辅导能力;而学校对辅导员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重视不够,就容易造成辅导员对留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忽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辅导员与本班的留学生直接接触,相处时间长,能有机会第一时间发现留学生的情绪异常和心理问题。如辅导员具备较好的跨文化心理辅导能力,对留学生的轻微心理问题,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转介。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克服跨文化心理障碍 新媒体的产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创新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信息传播者和受众变得更加多元。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华留学生可以在来到中国之前,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图片、社交网站以及电视节目等了解中国的自然、社会等环境特征,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風土人情,了解中国的饮食习俗、社交礼节等等,并通过线上交流和留言板块直接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初步观感和体验。来到中国以后,留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其在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实时聊天,抚慰其孤身处异国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其次,通过互联网,来华留学生可以寻找同在一个学校或城市的本国人组建聊天群体,相互慰藉;也可以加入当地学生的聊天室,加快融入新集体。通过以上渠道,来华留学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再次,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丰富、学习渠道多样化,可以弥补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大学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和语言技巧的不足。
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还应借助新媒体,构建来华留学生线上心理支持体系。如定期向来华留学生推送英文版的心理健康科普,开设线上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与线下的社会支持系统一同,构建完整的心理支持体系。
举办校园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举办国际文化交流周、文化体验社团活动,搭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来华留学生有机会成为校园活动的主角,亲自体验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习俗近距离接触。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较快地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的文化和习俗,能让他们更好地协调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适应。
以上对策从日常预防、早期监控和问题干预若干层面充实了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更能有效的保障留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水平造成影响,还会对他们的学业水平、人际交往产生负性因素。因此,高校应积极实行应对策略,切实保障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让留学生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Pedersen,P.(2004).110 experiences for multicultural learning. 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Edwards-Joseph,A.,&Baker,S.B.(2012).Themes Caribbean overseas students perceive influence their levels of culture shock.College Student Journal,46(4),716-729.
[3]高炳亮.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8(5).
[4]张澜,秦晔,李翹彤,蔺娜.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心理问题疏导及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 2016(24).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