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姑丽·阿不拉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成为教师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的语文能力为宗旨,在倡导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切实挖掘语文教学素材中的人文因素,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阐述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且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字与形,还应透过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进一步提升语文这门科目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加深学生课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对问题分析的能力,感受文字背后传递的信息,还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并将正确的内容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给初中语文课堂注入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调整对于学习的态度,从而有效地完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做好文本解读,挖掘人文元素与情感
教材是语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形成有语文意识的语文课堂。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初中语文的选材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所以,教师要注重教材中人文意蕴的挖掘,通过学习教材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有效地引导学生挖掘相关的人文内涵和品格,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人文素养。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文情感,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温度的活动。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的内容时,学生对于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背景下人民的境遇难以把握,这是课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文本,民国时期背景环境的渗透工作必须做到位。在课文中,作者四次提及“我”流眼泪,悲伤的情绪在文中蔓延,可是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容易流泪,教师可以从文本所叙述的家庭背景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时节是冬天,祖母之死,父亲失业,远道奔丧,离家求学,父子分别,都是触目伤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对“我”的爱,才更使人内心更加深深地动容,伤感流泪也在情理之中。只有把学生引入当时的时代里,学生才能感同身受。
要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内心世界,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龙应台的《目送》。通过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父子之情,使他们在相同类型的文本中感受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加强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还成就了学生升华情感高潮的出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拓展阅读活动,促进认知和情感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进行拓展,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语文学习引向更广的层面,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拓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相应的人文内容,掌握语文阅读的正确方法,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的内容时,这篇课文是作者对母亲的“关怀之情”进行抒发,教师不妨组织“对母亲告白”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写一写那些不曾对母亲讲过的话,用文字记录下平凡却又感人的瞬间,这个过程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恩之心。还比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走进鲁迅先生”阅读活动,将《呐喊》、《祥林嫂》等作品引入课堂,引导他们由此积极讨论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些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看法,教师应让这些年代和思想相似的文章给予学生多种形式的點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同时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将这些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双重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把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阅读、热爱自己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不断强化学生对生活的以及情感的认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落实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永恒不变的责任与义务。初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与成长的价值,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语文学科智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品格。
参考文献
[1] 段开荣,段文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1.
[2] 肖付彬.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