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环境的营造研究

2020-10-21 11:17王霞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区域活动

王霞

摘要:幼儿教学当中,区域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活动能够让孩子明确自身的喜好,张扬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受到启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等等。而区域活动环境的营造则决定着孩子能否更快进入情境。在教学领域发展不断加快的趋势下,区域活动更要随着时代趋势而不断改革,通过区域活动环境的优化,为孩子打造更加自由的、个性化的游戏空间。

关键词:幼儿教学;区域活动;环境营造

幼儿教学是帮助孩子奠定各方面基础的关键环节,孩子在这一阶段各方面基础十分薄弱,所以通过区域活动,能够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激发,针对性强化孩子的身心,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满足,探索人生发展的发展方向,可见区域活动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成长。而区域活动的环境营造是激发孩子兴趣的关键途径,因此必须要做好环境营造,才能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收获更多。

一、合理划分空间

(一)依颜色划分区域活动空间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视神经元发展处于高峰期,利用丰富的色彩刺激孩子的视神经,能够让孩子的视觉功能得到强化。为了刺激孩子的视觉,应当做好对于区域活动环境的颜色区分,借助不同的活动区域颜色,不但能够让孩子对于分区功能更快进行辨别,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颜色认知能力。特别是小班孩子对于色彩的敏感度更高,而且往往对于鲜明的颜色更容易辨别、更容易被吸引。因此可以依照不同颜色区分各个区域的功能,营造环境。例如运动区可以使用草地的绿色,美术区则可以使用多种颜色,营造出调色盘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色彩,视觉神经元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依实物划分区域活动空间

区域活动模式下,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不同的活动功能,需要用到的工具也不同。为了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实物区分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为了做到明确区分,可以借助工具柜、储存架等能隔离空间的设施去划分不同区域,这些设施不但能够划分活动空间,同时也能够储存不同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等。除此之外,因这些简单的设施方便移动,所以可以随时调整空间划分。而且也能够对某个特定区域中的区块进行细分。例如在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当中,可以利用简单的储物箱等划分出家庭、超市、公园等不同区域,让孩子的临场感更强[1]。

二、合理投放材料

(一)生活化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是一种引导性的活动,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必须要利用生活化的活动材料,让孩子将活动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参与度更高。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应当结合幼儿阶段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选择,以保证利用区域活动材料能够关联孩子的感性经验,让孩子产生联想。例如在绘画区,除最基本的绘画用具(蜡笔、纸等等),教师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加入一些能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应用的素材,包括干净的空易拉罐(需要指导孩子安全使用)、漂亮的糖纸等等,生活化的材料能够关联生活,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拓宽孩子的想象边界。

(二)情境化的材料投放

情境创设是区域活动环境营造的重点,孩子如果在区域活动范围内依然感到自己处于课堂,很难真正放松下来,反而会感到更加紧张。但是如果在情境化的区域活动环境下,孩子则能够更快转换角色,在情境化的活动当中收获快乐与知识。例如对于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区域内投放的材料,便应当尽可能对应现实情境中的物件,包括碗筷、食材、家具等。对于小物件,可以使用等大的假材料,而对于大的物件,包括家具等等,则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模型,只要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件相似度高,便能够让孩子产生代入感。

(三)操作性的材料投放

所谓操作性材料,主要是指能够让孩子去使用、去操作的,具备一定功能的材料。在区域活动当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操作性的材料必须要加以利用。例如在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区域当中,农贸市场这一小区域内,虽然不可以放置刀具,但是可以安设用于清洗的小水池以及小篮子,同时也可以放置用于称重的秤,让孩子学习最基本的称重、清洗等,这便是操作性的材料,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2]。

三、恰当进行指导,让区域活动环境有情

(一)合理引导

区域活动是游戏性的活动,但是同样也有特定的规则要求,否则必然会导致活动过程一片混乱,而且部分工具孩子是不会使用的,只有经过合理的引导,才能讓孩子学会使用。因此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如同教程一样,让孩子尽快了解到区域活动的规则,同时了解区域内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在烹饪区域,教师可以利用棱角圆润的玩具刀具以及模拟炊具去引导孩子如何做简单的烹饪动作,这样不但能够避免伤害,而且能够保证孩子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

(二)科学评价

评价环节是区域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虽然在区域活动是自由的活动,但是教育职能终归是幼儿园的基本职能,所以区域活动也不能是单纯的玩乐,而是要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且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让孩子学会总结自身的收获。例如在共同合作的区域互动过程中,每个孩子应当分配不同的角色,对于每个孩子发挥出的不同作用,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认可。例如对于为某个区域绘制招牌的孩子、参与区域清洁工作的孩子,教师都应当给予认可,并且给予相应的奖励以示激励,而对于不足,则应当指出强化的方向,不应说你在XX方面有不足,而应当说应该怎样做会更好。这是激发孩子参与积极性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孩子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强[3]。

四、结语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而区域活动则是孩子认识各种事物、了解各个领域知识、掌握各种技巧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创新趋势下,为了让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得到体现,更要从孩子成长的需求出发,思考区域环境营造的策略,这样才能让区域活动的意义得以体现,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婷.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才智,2019(36):67.

[2]黄利.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问题与对策分析[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80.

[3]皇甫佳珍.幼儿教师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区域活动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