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及吸引性的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应用。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十分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本文将针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效用的策略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已经由来已久,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在合作学习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合作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展开,使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没有得到最佳的体现。[1]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1.分组不合理
对于合作学习而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分组时,教师应正视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重视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互补性,是一个小组内所有学生能够得到整体性的提高,也是所有小组能够实现共同进步。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分组方式往往过于草率,不能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的互补。不合理的分组方式会导致小组中某学习成员与小组整体脱节,学习进度大幅度落后于小组其他成员。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用考虑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小组间的成员能够在能力形成互补关系,如有的擅长理论、有的擅长实践、有的擅长沟通等,如此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效用。[2]
2.教师作用的缺失
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进行共同学习,与自身的关联度较低。但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兴趣,在探索中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成长与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指点的作用,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用。教师不能在分组后放任不管,导致教师作用的缺失。教师应该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对合作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策略
1.采用优化组合方式,促进整体性进步
为了使合作学习的效用能够发挥到最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有效解决分组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优化组合的方法,使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中国人 中国梦》的教学。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梦想的可贵,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同时,更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梦圆梦的道路上奉献一份力量。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基础进行组合划分,使小组中各成员能够实现互补,让学生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梦想,想要实现梦想需要怎样做,这些问题使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因差异性及互补性的存在能够互相进行思维带动,从而展开积极的探讨。
2.有效发挥个人优势,提升学生自信心
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展示自己的长处和技能。教师要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成员之间有着不同的性格,因此,为了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一定要协调好学生之間的差异性。
例如,《建设美丽中国》的教学。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行一场演讲比赛,演讲比赛的主题就是“我爱我的祖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准备,准备的过程中,是锻炼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中学生是否能进行明确分工,能否承担好自己的责任非常关键。擅长收集的同学可以负责资料整理,擅长写作的同学可以负责稿件撰写,擅长组织活动的同学可以安排整个小组的准备活动,而擅长演讲的同学则负责登台演讲。这样明确的分工,使学生能够在这场合作学习中各司其职,发挥属于自己的光和热,为合作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明确的分工能够使学生积极融入小组中,他们能够在分工合作中得到锻炼,即使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强烈的参与感会逐渐消除自卑心理,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3]
3.给予充足合作时间,提升整体性效果
新课程改革后,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格外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各种学习活动的展开,也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享受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适当地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守望精神家园》的教学。在这节课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合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比如,请同学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民族精神的故事;这些震撼的故事对学生有怎样的启示等。问题提出后,学生便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激烈的讨论,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整个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又促进了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4.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胜负欲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情绪会对其学习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是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主动的交流。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胜负欲,是学生能够以更严谨的态度来面对学习。
例如,《坚持法治中国》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场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法治社会是否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主观答案进行分组,然后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可针对学生在小组辩论赛中的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就会得到激发,在辩论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知识,又磨炼了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展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不可避免的是,在合作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但教师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予以解决,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相信一定能够使学生有所收获,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志祥.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8+148.
[2]范成美.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79.
[3]梁其帅.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