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探索

2020-10-21 03:50曾丽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互联网+互联网

曾丽玲

摘 要:将“互联网+”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而具体到小学教学中来看,由于数学科目所涉及的知识信息在客观上具备一定的教学难度,这就使得如何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成了普遍关注的教学话题,而从“互联网+”的视角下进行探索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切入点,在如何推进“先学”方面提出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辅导和以课中设问为指引三项措施,而在如何开展“后教”方面则阐明了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合理利用教学时间以及优化日常教学方式等重点内容,旨在探索出一种科学高效且容易被学生接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先学后教 小学数学

一、推进“先学”的具体措施

1.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鼓励学生进行“先学”,简单来讲即是激发学生的主观意愿,使其能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若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的,自然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例如,在开始新章节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依据教学大纲提前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自学纲要,并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微课视频,将其整理成统一格式发送至学生的终端设备上,要求学生提前一天结合微课视频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完成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学生需要在教材中用两种符号分别标记出自己已懂和未懂的知识点,或是用列表的形式将微课中所提到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等等。只有在“先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才能够让学生的自学活动更有效率。[1]

2.以信息技术为辅导

无法准确理解知识要点是学生进行自学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而“互联网+”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恰恰能够有效补足这一点,教师需对此多加揣摩以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例如,在一些重点章节的课堂教学中,若教师只凭借语言和板书一方面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另一方面也无法对相关的公式和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此时教师便可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巨大优势,比如说在讲解“圆的周长”时,可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个点沿着圆形轨迹运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与体会,以此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具象化的认知,进而让相对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样一来,不仅摆脱了反复讲解这种低效的教学模式,更给学生的“先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2]

3.以课中设问为指引

灵活运用“互联网+”能够创设出不同主题的教学情境,再加之巧妙的课中设问则能够让“先学”变得更有层次。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以商品买卖为主题的教学短片,并在播放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小问题。比如说视频中正在播放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超市,价目表上显示小瓶可乐3元、大瓶可乐7元、小包薯片2.5元、大包薯片5.3元、全麦面包6.2元、奶油面包8.3元,这时教师便可提出诸如“如果你是小明手里有20元可以怎么来分配购物呢?”等问题。由于视频中所展示的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增强了学生去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进而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

二、开展“后教”的具体措施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能否在“后教”环节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教师应及时改进以往以自我意识为引导的教学思路,转而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真实想法,以此来打造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将学生平均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而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部就自己“先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并将发言记录和讨论结果以电子列表的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一方面要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了解该名学生的真实情况,而另一方面则要将学生集中反应的学习难点作为教学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让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而让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

2.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提升教学活动在规定时间内的有效性是探究“互联网+”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时间段,教师可将主要的教学精力用于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分析,特别是在与几何内容有关的章节中,教师应善于发掘网络上可用的教学素材,优先选择动画等富有趣味性的表现形式,以此来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不仅如此,当完成某一章节的学习后,教师还可以将其中的知识要点汇总到一部教学视频中来,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查阅与复习。每一分钟的教学时间都是极其宝贵的,教师只有从点滴之处做起才能够构建起完整有效的教学模式。[3]

3.优化日常教学方式

对日常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而借助“互联网+”的许多具体方式,不仅可以消除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也能够实现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完善。例如,教师可利用社交软件搭建班级内部的交流平台,并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对于其中有益的部分进行吸收与参考,而对于学生的一些困惑也要积极地进行讲解与疏导,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参与感。与此同时,一些实时的新闻热点和有趣的动画短片都可以成为课堂中的教学素材,教师只需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让知识讲解变得简单高效。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视角下对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教学创新,更符合了新课程进程中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等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所能产生的巨大推动力,而另一方面也要对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从而提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与可行性。与此同时,只有精准地把握住“互联网+”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之间的衔接点,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丰富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陳严.“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探析——以小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89-90.

[2]祁芸."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2).

[3]刘芳.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三年级后进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2).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互联网+互联网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