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辉
【摘要】 信息化教学革新了语文课的信息传递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和教学表现形式,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初中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语文学习角度和崭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让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合理地、机动地、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以下立足于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81-01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导入,唤醒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语文作为一项抽象的历史文化,有时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譬如对一些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内容,又或者是作者的写作背景、生活遭遇等情况都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如果这时恰当利用各种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制作一些相关的教学课件,就必定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了。
例如,我在新授《中国石拱桥》时,首先用多媒体教具在白板上呈现中国古老的石拱桥的图像,引发学生对“中国石拱桥”这个概念的初步的认识。把比较抽象的一种语文教学形象,直观地准确地展示在每个学生面前,吸引到了学生的更多注意力,使他们不仅印象明晰而且记忆深刻。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迅速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置于课堂学习的一个主体自主的地位。
二、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课堂情境活动的实际参与率
将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引入、应用到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到语文阅读、写作,及各种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当中,无疑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语文课堂情境活动的实际参与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阅读教学
在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时,一共两课时,时间及具体条件上皆不能够带领全体学生亲自去公园参观,学生也就无法获得亲临其境的感受。于是,在上课前,先指导学生进行同一主题素材的收集与积累,要求并引导学生及时收集一些描述相关知识的资料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信息等,通过系统收集、归类、交流、分析、综合,学生对园林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目睹了苏州园林的那种如山水诗画般美妙的艺术境界,为了解苏州园林的绝妙特色在说明文这一文章体裁上的恰当演绎做好充分准备。这些也正是我们利用网络多媒体上丰富信息资源,突破了广大学生学习生活、文化阅历的传统限制,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开拓了的知识视野,发展学习思维,从而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地进入语文课堂并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进一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即使未能达到眼中有风景,心中有沟壑的境界,也能够对园林这个中国文化领域中的特别门类耳闻目睹,及在课堂上对说明文体裁的这一阅读教学充分地参与了。
2.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中恰当地综合运用教学录像,可利于创设良好的写作教学环境。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校园生活》时,将以短片形式摄录的学生拔河比赛和学生在学校劳动现场的情况进行课堂播放。录像中所显示的热水沸腾般的比赛现场和劳动场面等一下子紧紧扣住并拨动了每个学生的心弦。镜头下的中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别人的各种形象,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各种表情、动作,还经常能清晰看到自己参赛时或劳动时所会被忽略的一些情景,启示了学生如何捕捉精彩的写作细节。学生们的情绪活动得以充分调动,情绪自动而发的同时又引发灵感自然涌现,写作本来便是一件水到渠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事。
3.名著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多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互的结合,加强培养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素养。这一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的语文德育教学观的良好教学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有效做法之一是,严格要求班级学生按读书周次循序渐进进行阅读,并认真作好每次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有关研读名著的网页。
三、自我评价反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中国信息化教育学习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提供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反馈的良好机会。通过学生形成性的练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可以随时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及時巩固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在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工作效率,拓展了语文教学理论空间,给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提供了一个广大的舞台,也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教学发展点和契机。让我们将之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合理地、机动地、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就必能创造出一番新的教学天地,描绘更加美好的语文教学的明天!
[ 参 考 文 献 ]
[1]郭洪侠.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200-200.
[2]甘建刚.网络技术在应用活动中的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7(04).
[3]吴家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学生育德教育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11).
[4]张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初探[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8.
[5]杨巧灵.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下),201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