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颜
【摘要】 探究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师研究的重点。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获得知识带来的乐趣。基于此,笔者以谈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作为选题,以探究实验为导向,提出若干提升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式学习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35-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初中物理阶段,学生刚接触物理,对物理知识认知有限,需要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更能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释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创新教学方式,以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老师对于同一节内容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候,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也要结合教师自己的特点,将同样的教材讲出不一样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与学生的特点要相符合,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老师的上课方式学生不喜欢,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一来,在之后的课程中,学生就不会认真听讲,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比较低。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使用符合自己的特色也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独特的形式,将创新性的物理小实验带进中学的物理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身边常见的学习用具以及生活用具,制造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声音。比如说可以使用橡皮筋绷紧,用手拨动、将塑料尺或是钢尺按在课桌上,超出课桌一段长度,用手拨动、用手拍打桌面或是地板,通过倾听这些奇特而又各异的声音的特色,并且探讨发生物品在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征,意识到所有发生的物体都在震动这一观念。之后再探讨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说话时,摸着自己的声带的部位,更加清楚地感受声带的振动。在这之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课后利用一组创造性的探究小实验来研究声音传播的途径。学生们可以使用自己身边可用的材料进行实验,最终得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结论。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生活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生活本身就是学习的场所。学生们不仅可以从学校和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果想把创新性的小实验带到初中物理的课堂,将这些创新性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只有这种现象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才会对此感兴趣,才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去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各拿一个纸杯开展实验,首先将硬币放入纸杯中,学生斜着看向碗里的硬幣缓慢移动视线,直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之后,将水倒入纸杯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并且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亲身的观察,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一个和光的折射有关的创新性的小实验,然后在物理课堂上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与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生活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三、因材施教,选择适当的探究实验方式
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接触的知识过于简单,他们会觉得很没有挑战性,因此觉得所学的内容太过于无聊,而导致他们不想努力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太过于困难,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现有水平的创新性实验非常的重要。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分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将同学们带到实验室进行观察。但是,由于关于分子的知识非常的抽象,虽然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但是却很难用具体的知识去解释分子的存在。所以,对于这一章节的知识,老师不应该涉及太深入,也不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创新性的实验对分子进行观察。因为学生对于这个概念了解得不多,而且也不是同学们在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物。因此,在这一章节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间接地观察分子的运动。比如,让学生在家中准备一杯水,在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并且在学生观察之后,告诉学生墨水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就是分子的运动过程。这样的知识就比较符合学生的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谈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为题,对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将创新性的小实验带入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影响,以及相关地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本文中提到了创新性的小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为国家提供创新型的人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创新的时代需要很多创新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的飞速发展。此外,文中还提到很多关于如何将探究实验有效带入物理课堂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应用探究式实验,多让学生参与创新性的实验或者比赛,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将创新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以及将创新性的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陆天明.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学习复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初步[D].南京师范大学.